扶苏为什么盲信赵高的诏书?他没有怀疑过吗?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扶苏为什么盲信赵高的诏书,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公元前210年,远在边关戍边抵抗匈奴的扶苏接到了使者带来的秦始皇的遗诏。
诏书的内容很简单,总结起来只有只有简简单单12个字,即:扶苏蒙恬有罪,责令就地自刎。
看到使者带来的诏书,扶苏的心都碎了,之后在使者的催促之下,不顾蒙恬的怀疑,旋即引颈自刎,扶苏还是死了,他带走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性命,还有大秦的希望。
扶苏死后没多久,蒙恬也死了,蒙恬死后没多久,李斯也死了,李斯死后没多久,胡亥也死了,胡亥死后没多久,赵高也死了,最后风云飘摇的大秦帝国传到了少不经事的子婴手中。
而在天下诸侯的轮番冲击下,不可一世的强秦,最终成为了历史中一抹鲜红的过往。
扶苏不死,秦朝或还有希望,因为扶苏具有仁德,在秦始皇的高压之下,人们早已经噤若寒蝉,如果扶苏能以仁政治天下,百姓自会附之。
可是历史没能成就扶苏,也没能眷顾秦王朝。
对于扶苏的死,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因为他接到的诏书并不是真的,那么问题就来了,扶苏身边有大将蒙恬,还有戍边抵抗匈奴的30万秦军,他为何会盲信赵高“假诏书”,轻易自刎而死呢?
这件事情说来话长,我们还得把时间往回倒退,回到秦始皇最后一次巡视中。
秦始皇暴毙身死
作为一统六国的帝王,秦始皇是一个很敬业的皇帝,至少在秦始皇手下的官员很轻松,因为他们每日的工作,并不用动脑子,只是跑跑腿就行,所有的大事,秦始皇自己一个人说了算,说他是名副其实的独裁者也不为过。
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但又觉得天下并不太平,所以秦始皇开启了巡视天下的模式,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秦始皇还有自己的私心,那就是寻找长生不老药。
在秦始皇看来,自己的江山并不稳定,而自己的儿子虽多,但并没有像他一样能以铁腕执政,而他最器重的长子扶苏,虽有能力,却有太过“仁”,一点也没有遗传自己杀伐果断的基因。
但世界上哪有长生不老药,秦始皇巡游天下,也只是徒劳无功,在最后一次巡视中,走到沙丘之地的秦始皇,突然病重,随即暴毙,而一直呆在秦始皇身边的赵高,却动了歪心思。
赵高趁机伪造诏书
秦始皇的死,让赵高很害怕,因为他得到了秦始皇临终的诏书,让扶苏把军权交给蒙恬,尽快返回咸阳,为自己主持丧事,之后便尽快即位为帝。
也就是说,秦始皇在病重之时,已经有了预感,自己大限将至,他要安排后事,即便秦始皇对扶苏不太满意,但扶苏也是当时秦始皇认为的最合适的继承人了,可是还没能赵国把诏书给送出,秦始皇就一命呜呼了。
而扶苏向来正派,他看不惯赵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两人早已结下了不能解开的梁子,在赵高看来,只要扶苏即位,那他就只有死。
为了与命运抗争,他利用自己中书令的身份,做了最后一份努力,那就是伪造诏书,结果效果非常好,于是发生了开头的一幕,估计就连赵高也没有想到,公子扶苏为何会对自己伪造的诏书深信不疑。
公子扶苏被贬戍边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公子扶苏每次读到《诗经》中的这段话,就觉得内心隐隐作痛,他认为他的父皇秦始皇以诗经中的诗句为自己命名,是对他这个长子给予厚望的。
可是扶苏却不喜欢父亲的强势和戾气,在扶苏的眼里现在已经不是乱世了,自然要以仁德治天下,所以当侯生、卢生戏虐了秦始皇而逃遁后,秦始皇就对咸阳的术士来了一次大清理,结果400多人被逮捕,在这次事件中,扶苏站了出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建议他的父皇不要如此大规模地杀戮。
这是扶苏生平之一次忤逆自己的父皇。
在秦始皇与天下百姓之间,扶苏也果断地站到了百姓一边,就是这次选择让扶苏之一次从父皇的眼中读到了厌恶和恨铁不成钢。
于是扶苏被贬出了咸阳,在秦始皇看来,这个儿子在咸阳呆久了,将来或难以继承大统,让他去戍边也是为了磨砺扶苏,让他见识见识战争的残酷和体谅自己作为父亲的良苦用心。
可是谁也没想到,这次分别会是永别,而更让人遗憾的是,扶苏只看到了秦始皇对自己的失望,而没有看到他想磨练自己的苦心。
扶苏盲信赵高伪诏
扶苏自杀了,赵高的心愿达成了,而秦帝国的江山,也已日薄西山,那么扶苏为何就盲信赵高,为何没能和蒙恬一起,带领30万戍边的秦军,自立为帝呢,其实有三方面的因素:
首先,秦始皇是扶苏翻越不了的高山。
在扶苏的眼里,自己的父亲就是一座一生也无法翻越的高山,他注定了只能活在秦始皇的阴影之中,当他离开咸阳,没能读懂秦始皇罚他戍边背后的语言时,扶苏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当他看到赵高的伪诏,伪诏的内容再次戳痛了扶苏原本就已经千疮百孔的心,他认为自己真的是糟糕透了,在他最敬重的人眼里,自己永远都没能成器。
其次,赵高伪造诏书的功力深厚。
赵高作为秦始皇身边的宠臣,我们都一直认为他就是一个没有本事的小人,其实并不然,赵高不仅擅长阴谋诡计,还是一个书法造诣深厚的大家。
秦始皇时期的书同文,就是以李斯的小篆和赵高的大篆为范本的,此外他还是中书令,负责掌管秦始皇的印玺,这也就意味着秦始皇颁布的很多诏书,都是秦始皇口传,赵高拟定的,这样一来,秦始皇死后,赵高伪造诏书,自然也让扶苏分不出真假。
最后,扶苏仁义不忍祸乱百姓。
赵高的伪造的诏书传到了扶苏手里,蒙恬就感觉到了这诏书有猫腻,并且极力劝说扶苏先向秦始皇重新请示,再做决定不迟,但此时扶苏心意已决,蒙恬的话,扶苏没听也不愿意听。
扶苏曾为那些江湖术士的生命不惜得罪自己的父皇,足见扶苏心中有大仁大义,或许在他接到诏书的那一刻,他就已经猜到了自己的父皇已经去世了,但是他不能带着蒙恬,还有戍边的大军攻打咸阳,因为此举无疑于葬送秦帝国的基业。
或许在扶苏看来,皇帝自己可以不当,但却不能让天下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可是让扶苏想不到的是,胡亥不是自己,赵高也不是自己,他们心中只有私欲,又怎么会有大义。
秦帝国在这两人的手中崩塌了,扶苏用自己的生命和江山社稷证明了自己的“仁”,可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