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田承嗣是什么人?他是如何逼迫大唐低头的?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3-05)340

田承嗣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最初,在田承嗣刚开始兼并昭义的时候,立刻被大唐中央 *** 盯上了,那时候真是危机四伏,老田丝毫看不到胜算。

四面都是敌人,田承嗣顾了头,顾不了 *** ;顾了左边、顾不了右边。但是这种困境很快过去了,因为围剿魏博的各大军区很快就全掉链子了。

更先掉链子的是淄青军区。淄青军区掉链子的原因,说起来也比较奇葩。

话说,皇帝让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淄青节度使李正己联手围剿田承嗣。开始,行动比较顺利;但是淄清军区的将士们突然得知,成德军区发的奖金比自己军区多,当时就火了。因为大家干着一样的活儿,奖金发的不一样,这叫什么事呢?

田承嗣是什么人?他是如何逼迫大唐低头的?

虽然淄青节度使一个劲儿的说,我们军区现在财政比较困难,希望大家以国事为重,不要和成德军区攀比奖金的问题。问题是,淄青将士的觉悟实在没有这么高,于是这事就比较麻烦。

一切是显然的,还未正式开战,将士们就因为资金问题,闹得惊天动地;这真打开了仗,那还了得?于是,淄青节度使只能赶紧率军退回了自己的军区。

成德节度使一看淄青节度使撤军了,跟着也撤军了。因为两大军区联手行动,一个军区擅自撤军了,剩下一个军区还怎么打仗呢?

淮西节节度使一看成德、淄青两大节度使都撤军了,也赶紧跟着撤退了。因为三大军区配合作战,两个军区突然中止了行动,剩下一人个军区,还怎么打仗呢?

李宝臣、正己会于枣强,进围贝州,田承嗣出兵救之。两军各飨士卒,成德赏厚,平卢赏薄;既罢,平卢士卒有怨言,正己恐其为变,引兵退,宝臣亦退。李忠臣闻之,释卫州,南渡河,屯阳武。

淄青节度使这一招玩的比较高明。

之一、这似乎可以证明,不是他不想打仗,实在是手下将士因为奖金的问题闹情绪。

事实上,各大军区出境打仗,中央 *** 负责后勤,就是一种比较通行的惯例。

所以,各大军区在配合中央军出工不出力时,常用的手段就是和叛军达成默契。总而言之,我们并不想和你们打仗,但是不打你们,我们也无法向皇帝交账。这样吧,我们来了,你们就让我们先占几座城池再说,你放心,我们不会趁胜深入的,我们就驻扎在这里。这样一来,我们向皇帝打报告时,就可以自豪的,我们取得XX大捷,还攻占了几座城池;而这样一来,我们以后的各种开销,就都可以向中央 *** 报销了。

这样折腾上几个月,只要皇帝感觉国库里的钱不够用了,自然就只能让相关军队退回自己的军区。

围剿田承嗣的军事行动,让淄青节度使这样摆了一道,多少有些开局不利。

但是不久后,成德节度使、幽州节度使联军行动,总算取得了一点胜利。面对这种胜利,皇帝就让一个死太监代表中央 *** 慰问成德节度使。

田承嗣是什么人?他是如何逼迫大唐低头的?

虽说成德节度使看到死太监就来气,但是死太监是代表皇帝来的,所以成德节度使就亲自带着一些礼物拜会这个死太监。结果呢?这个死太监,直接就把他的礼物全扔在街上,更破口大骂成德节度使!

在这种背景下,成德节度使的小弟就说了,现在,田承嗣还没有被灭掉,中央 *** 削藩的路还很漫长,死太监就敢这样对您,明天皇帝把田承嗣灭了,您还有活路吗?

面对此情此景,成德节度使李宝臣自然不再卖力围剿田承嗣了。

其实,这是因为成德李宝臣清晰的看到,如果帮助皇帝灭了魏博田承嗣,皇帝下一个要解决的目标,肯定就是他了。

从这层意义上,不论有没有那个死太监,成德军区也不会热心围剿魏博军区的。除非成德军区愿意取消自己藩镇的地位。

话说,成德节度使被死太监气得,本来就不想继续围剿田承嗣了。而有一天,有一个风水大师又告诉他,我在你的管辖境内某个地方发现一股神秘的气息。成德节度使顺着这个神秘的气息一查找,当时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因为据天意显示,他有机会占据幽州。

就在成德节度使想着如何占据幽州时,田承嗣派人过来游说他说。总而言之,你帮中央 *** 打田承嗣,那不是帮着皇帝挖坑活埋自己罢了。如果 *** 灭了田承嗣,下一个要灭的目标肯定就是你。

总而言之,你帮皇帝进攻魏博,不过是帮助皇帝挖坑活埋自己罢了。所以,你不如和田承嗣联手攻打幽州。

成德节度使一听这话,当时就惊呆了:看来自己可以占据幽州,真是天意啊。否则,哪来这么巧的事呢?

在这种背景下,其它军区想拒绝中央 *** 调动,理由更是现成的了,因为三大强藩都退出战争,这仗还怎么打?

到此为止,中央 *** 知道再强行围剿田承嗣,也是不会有结果的。

在这种背景下,田承嗣又给中央 *** 一个台阶。总而言之,上书向中央 *** 认错,并且希望皇帝原谅他。

田承嗣是什么人?他是如何逼迫大唐低头的?

田承嗣请入朝,李正己屡为之上表,乞许其自新。

面对此情此景,皇帝自然只能顺坡下驴,表示愿意原谅田承嗣。到此为止,幽州依附中央 *** ,给中央 *** 带来的战略主动权,因为田承嗣这样一折腾,就完全抵消了。

史书在写这段历史时,那是充满了戏剧性的内容。总而言之,田承嗣一个套子接一个套子的忽悠,把各大军区都忽悠瘸了。

如果我们看历史时,过多的关注这种充满戏剧性的内容,自然会形成英雄史观。因为在这种历史书中,历史的大背景,常常是一片空白;于是所有的历史变迁,好像就是某个历史当事人抖了个小机灵;或是某个历史当事人脑子一短路,于是就发生了巨变。

问题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历史背景,自然会发现,更真实的情形应该是这样的。总而言之,围剿田承嗣的战争进行到一定阶段,各大藩镇很快达成共识,于是,他们都找出各种理由,不再积极参与战争了。

如果失去这种背景,就田承嗣那几个小花招,玩弄个幼儿园小朋友应该是可以的;想玩弄各种尸山血海中爬过来的老狐狸,肯定是不可想象的。

看到田承嗣的成功,其它军区难免也是蠢蠢欲动;甚至那些地缘并不是多好的军区,也难免蠢欲动。但是残酷的事实很快让大家看到,你在挑战中央 *** 权威时,得先看看你的地缘是什么情况,否则,你真是死了,也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3/50641.html

“田承嗣是什么人?他是如何逼迫大唐低头的?” 的相关文章

杨约:隋朝权臣杨素之弟,筹谋并成功推动隋文帝废黜杨勇

杨约:隋朝权臣杨素之弟,筹谋并成功推动隋文帝废黜杨勇

杨约,生卒年不详,南北朝后期至隋朝时期官员,北魏谏议大夫杨暄之孙、北周骠骑大将军杨敷之子、司徒杨素之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弘农杨氏。北周(557年-581年)末年,因为杨素有军功,被赐爵安成县公,拜上仪同三司。隋朝建立后,被隋文帝任命为长秋卿,升任大理少卿。开皇(...

贺若弼:北周至隋朝时期名将,参与隋灭陈之战有功但自恃功高

贺若弼:北周至隋朝时期名将,参与隋灭陈之战有功但自恃功高

贺若弼(544年~607年),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周隋朝时期名将,北周金州刺史贺若敦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将门,少有大志,擅长骑射,博闻强识。初仕北周,追随齐王宇文宪,封当亭县公。跟随韦孝宽平定淮南地区,封襄邑郡公。隋朝建立后,拜吴州总管,参...

王衍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衍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衍(256年~311年),字夷甫,琅邪郡临沂县人。西晋末年重臣,玄学清谈领袖,曹魏幽州刺史王雄之孙、平北将军王乂之子、司徒王戎堂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衍出身琅琊王氏。外表清明俊秀,风姿安详文雅,笃好老庄学说,颇有时名。步入仕途后,历任黄门侍郎、中领军...

在宋朝时期,皇帝都没有身穿龙袍是因为什么?

在宋朝时期,皇帝都没有身穿龙袍是因为什么?

龙袍可以说在历史上始终是皇帝的专属,没有人敢逾越,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都有一个荣耀的名字,那就是“皇帝”。皇帝贵为九五之尊,位居万人之上,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见一斑。这么看来,皇帝自然拥有了很多特殊性,首先就从他...

吕雉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后 吕后的人生为何是悲剧的

吕雉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后 吕后的人生为何是悲剧的

对吕雉是中国第一位皇后,为何大家却说她可怜?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后,吕雉的一生,其实是一个典型的悲剧。吕雉少女时代嫁给了一个混混,后来这个混混起兵造反,吕雉从此过上了提心吊胆的日子,还曾被丈夫的敌人俘虏。好不容易被救了回来,丈夫却另有新欢。...

刘邦是个好色之人吗?他为什么要宠幸魏王豹的女人?

刘邦是个好色之人吗?他为什么要宠幸魏王豹的女人?

刘邦是个好色之人吗?他为什么要宠幸魏王豹的女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作为宗室子弟,当时魏豹是魏国的贵族,那个时候,秦国踏遍他们的国土。魏豹也是背负着恢复家族荣耀的使命,和其他兄弟一起揭竿而起。可是在当时几经周转,魏豹也没能够实现自己的...

秦皇汉武是千古一帝 刘邦建立汉朝为何不是千古一帝

秦皇汉武是千古一帝 刘邦建立汉朝为何不是千古一帝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都说秦皇汉武是千古一帝,为何没人说刘邦是千古一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千古一帝,这个词最早出自于明朝李贽的《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随后与他同一时代的王志坚在《读史商语·卷三》也用了这个词,如文皇者,真千古一帝也!这里的文皇...

杨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自以为功劳特大最终作茧自缚

杨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自以为功劳特大最终作茧自缚

杨仪(?-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最初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投奔关羽,任为功曹。关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调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军,此后一直跟随诸葛亮战斗。...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