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蒯通谋略水平不输张良,为什么没能立下功绩?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3-06)280

说到蒯彻,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谋士大爆发时期,如果要把这个时期的谋士做一个排行榜,那么贾诩肯定能够名列前茅。但是在秦末这个谋士相对稀缺的年代,有一个人和贾诩有着很相似的谋略和经历,这个人就是蒯彻,后来为避讳汉武帝刘彻被改名为蒯通。

蒯彻和贾诩,两个人同样是出身平平,同样在关键的时刻用几句话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同样是站在失败的一方投降,又同样通过自己的智慧得到了善终。很多人把贾诩称作三国时期的“搅屎棍”,意思就是在历史平顺发展的时期,只要他一掺和就会掀起一场风起云涌的变化,蒯彻也同样如此。

蒯彻的出现是战国纵横家的余绪,凭借着自己的战略眼光和舌辩之才,为当局者提供可执行的有利建议,并且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利益,这就是蒯彻所做的事情。自战国末期以来,因为天下大势已经无可挽回,所以纵横家这个物种在历史上消失了很长时间,直到秦末之乱又给了他们复兴的机会。

蒯通谋略水平不输张良,为什么没能立下功绩?

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义,一时间声势浩大,杀官响应者无数。陈胜到达陈地的时候,陈国的两个贤人陈余、张耳就劝他不要自己称王,而是复立六国的后人以为秦国树敌,但是陈胜没有答应,自己匆匆忙忙的就称王了。

陈余、张耳认为陈胜难成大事,于是就去劝说陈王攻取赵地,陈、张二人随陈王麾下的武信君武臣略赵地,一路打到了范阳县。这个时候范阳县的蒯彻就来见县令,张嘴就说:

“县令大人,我是来给你吊丧的,秦国的法律严苛,你做了这么多年县令,范阳的子弟对你都恨透了。现在解放大军打过来了,他们巴不得斩了你的首级献城投降,你现在如果派我去见武信君,还能保全你一条性命。”

范阳令听完后心慌慌,死马当活马医,赶紧派蒯彻去见武信君。蒯彻见到武信君就开始忽悠了:

“你以为你很牛吗?告诉你,不战而屈人之兵才算牛。现在范阳城内正磨刀霍霍,想跟你拼个鱼死网破,到时候就算你赢了也会元气大伤,赵地的其他城池也会跟你拼到底。你只要听我的话,我愿意去给你说降范阳令(人家本来就想投降),到时候只要你能够礼遇范阳令,赵地的其他县城肯定会主动开门纳降。”

果然,武信君让蒯彻带着侯印去说降范阳令,赵地的三十个县令闻讯都纳地而降,蒯彻一张嘴顶得上千军万马,为武信君立下了大功。

这其实就是战国纵横家的那一套,两边忽悠从中取利,那个时候的人相对来说很单纯,蒯彻从中倒了一个信息差,把自己的作用在里面无限的放大了。他的这个招数,时间越靠后就越不灵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了,三国时期曹、孙、刘三家君主都运用的出神入化。而此时,蒯彻用这一招使他获得了很高的起点和声望。

蒯通谋略水平不输张良,为什么没能立下功绩?

据说,项羽灭秦之后,曾经想册封蒯彻以示笼络,但是蒯彻却拒辞不受,认为项羽这个人不是明主,所以他后来投靠到韩信帐下。

刘邦和项羽在对峙的时候,韩信带兵东向,此时的郦食其已经奉命说降了齐国,天大的功劳被郦生一个人独占了,向来不安分的蒯彻就想从这里面找发达的机会,于是劝说韩信攻打齐国,抢占郦生的功劳。结果,齐王认为自己是被郦生给欺骗了,所以架起大锅把刘邦的重要谋士郦食其给煮了。

蒯彻到底是图什么呢?其实他是在下一盘大棋,依旧是借别人对峙的时机给自己创造机会,他趁着刘邦和项羽正在死磕,在韩信攻下了齐地以后,就建议韩信自立,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这样蒯彻也就成了齐国的开国功臣了。

这个时候天下之势掌握在韩信的手中,韩信助刘则刘兴,助项则项赢,所以他有三步棋可以下。上策是让刘邦和项羽去狗咬狗,自己在齐地发展势力,以实现三足鼎立之势;中策是先让项羽和刘邦去消耗,等到两边都打的差不多的时候,韩信以同盟的身份出来灭掉名声更好的刘邦;下策是老老实实的给刘邦当小弟,一起灭掉项羽,然后以开国将领的身份急流勇退、保全自己的富贵。

蒯通谋略水平不输张良,为什么没能立下功绩?

蒯彻建议韩信选择上策,但是韩信优柔寡断,既惦记着刘邦哥哥的知遇之恩,又不甘心老老实实给他做小弟,最后选择了一条折中的下下策。那就是先向刘邦暴露野心,对大哥进行威胁,表示自己不是好惹的,然后又乖乖的给他做小弟。这条馊主意也只有韩信这个可爱的脑袋能想出来,等韩信帮着刘邦灭掉项羽之后,韩信也成为了刘邦案板上的五花肉。蒯彻看韩信这个家伙实在是太娘,所以就装疯卖傻跑路了。

韩信临死之前,还没忘了当年蒯彻的上上策,他骂骂咧咧道:“当初要是听蒯彻的话,现在老子早是齐国皇帝了”。临死还没忘了拉着蒯彻垫背,刘邦听说了这句话以后,就让人把蒯彻抓到长乐宫。

刘邦:“听说你教唆着韩信造反?”

蒯彻:“是啊,陛下!”

刘邦:“好吧,拉出去煮了!”

蒯彻(一脸懵逼的亚子):“Your Majesty,我冤枉啊!当初跟着韩信混,眼里边就只有韩信,这个很正常啊。何况世界上磨刀霍霍想取您而代之的人多得是,只不过是力所不殆罢了,您难道能全扔锅里煮了吗?”

刘邦:“这家伙还挺能说,放了吧!”

在这紧要关头,蒯彻好不容易捡了条命,纵横家这个物种也随着蒯彻消失了400多年,直到后来的汉末三国时期又迎来了下一次 *** 。

论谋略,蒯彻不下于张良,可惜他遇人不淑、识人不明,才没能做下张子房那样的功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3/50759.html

“蒯通谋略水平不输张良,为什么没能立下功绩?”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于谦是什么形象?史书上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上于谦是什么形象?史书上是如何记载的?

于谦,明朝著名的政治家、诗人、民族英雄。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里,竭尽忠诚、鞠躬尽瘁者多如繁星,诸葛亮受刘备白帝城托孤之重任辅佐幼主刘禅,六出祁山、五次北伐,为匡扶汉室殚精竭虑;宋人文天祥不受功名利禄诱惑,宁愿赴死也不投降;还有屈原为了国家...

许劭: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善于评价,定期举办月旦评

许劭: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善于评价,定期举办月旦评

许劭(150年~195年),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少有名节,善于评价,定期举办“月旦评”。举孝廉出身,出任汝南郡功曹。拒绝司空杨彪征召,投靠扬州牧刘繇。刘繇被孙策击败后,逃往豫章郡。东汉兴平二年,去...

张昭是什么出身?他在东吴的地位怎么样?

张昭是什么出身?他在东吴的地位怎么样?

三国时代,在东吴的职业人团队之中,张昭应该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但同时也是一个悲情人物。“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内事不决问张昭”、“带投大哥”这些都是网络上调侃东吴重臣张昭的段子,在众多网友心目中,张昭似乎成了个没什么骨气的老头子。然而,真实历史上的张昭,远没...

曹操控制汉献帝嫁一个女儿就好 曹操为何把三个女儿都送过去

曹操控制汉献帝嫁一个女儿就好 曹操为何把三个女儿都送过去

还不知道:曹操控制汉献帝,派一个女儿就够,为何把三个女儿都送了过去?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以前的时代背景中,女子向来就是被用来交换利益的工具,曹操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汉献帝,也是为了换取自己想要的利益。但是那时候的汉献帝其实就是一个傀儡皇帝,曹操送去一个女儿...

汉献帝在被曹操借时 其他诸侯在做什么

汉献帝在被曹操借时 其他诸侯在做什么

曹操迎汉献帝时,其他诸侯为何无动于衷,都在干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中的曹操的势力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的这么迅速,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他的手中控制着汉献帝刘协,这让他能够名正言顺的去扩大自己的地盘。曹操的实力也正是在他迎奉汉献帝之后,才逐渐发展...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孙皎(?―219年),字叔朗,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昭义中郎将孙静第三子,武烈帝孙坚之侄,孙权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任护军校尉,领兵二千多人,号称精锐部队。后升任都护征虏将军,接替程普都统夏口,曾随吕蒙平定荆州。219年,孙皎病死,孙权追录...

雍正在位时期做的那么好 雍正名声为何那么差

雍正在位时期做的那么好 雍正名声为何那么差

清朝的雍正皇帝为何名声差?强迫读书人互相指责,结果适得其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的雍正皇帝在历史上的名声不怎么好,这大概和他残酷对待兄弟手足和逼压官员士绅纳税有关。不过雍正也是个很有趣的皇帝,在对待某些敌视他的官员士绅方面,雍正不像他的父亲...

陆胤:东吴将领、丞相,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陆胤:东吴将领、丞相,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陆胤,字敬宗,吴郡吴县人,左丞相、嘉兴侯陆凯之弟 ,三国时期吴国官员、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陆胤初任御史、尚书选曹郎,太子孙和听到他的名声,以特殊之节待他。适逢杨竺等亲附鲁王孙霸,与孙和分庭争斗,暗地相互谗毁结怨,陆胤因此获罪入狱。后任衡阳督军都尉。赤乌十一年(2...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