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韩信如果一直跟随着项羽会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不被重用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3-11)390

韩信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华夏历史上秦朝之前一直是贵族政治,以出身论英雄与成败,没有一个贵族出身,基本上连参政议政的权力都没有,这种贵族政治连同分封制,一起被千古一帝秦始皇终结,但是秦朝仅仅统治天下15年天下便再次大乱,这一次涌现出来的反秦起义,绝大部分是原六国贵族领导的反秦起义,而作为楚国贵族后裔的项梁和项羽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之所以提到项羽的出身,是因为出身决定了性格与命运,《史记》记载项羽既不爱读书,也不爱学剑,项羽想学的是万人敌,这个万人敌可以理解为武力过人的兵法,对于项羽来说一是武力过人,二是精通兵法谋略。

韩信如果一直跟随着项羽会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不被重用

项羽的个人武力在冷兵器时代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排名之一的,所以有“羽之神通,千古无二”的说法,总有人认为项羽是一介武夫,只有过人的武力,而没有谋略,这完全是错误的看法,项羽在历次大战中,都是凭借武力与谋略相结合的办法获得胜利的,比如巨鹿之战,采用的是破釜沉舟 断其粮道的谋略,5万楚军对40万秦军,就算项羽再能打,一个人最多杀一百多人,他手下的士兵可不是万人敌啊,能最终战胜秦军就是谋略 武力。

还有彭城之战更是经典,项羽用3万精锐大破刘邦56万大军,这是避其锋芒 快速突袭 迂回战略 打击刘邦指挥中枢,最终锁定胜利,这可不是只靠匹夫之勇能够换来的,同样是谋略 武力。

说了项羽这么多,就是想说明项羽的打仗的特点,而且在项羽一生中除垓下之战外,所有的战役都算是胜利的,从来没有失败过,既然项羽所有的战役都是胜利的,那么就说明项羽对于打仗是完全精通并且有能力打赢的,那么你觉得项羽会重用一个韩信吗?

韩信如果一直跟随着项羽会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不被重用

一个领导太强的团队,是不会存在个人能力突出的骨干,人们看到的只有领导的能力,领导的能干,和领导的成功,同时,项羽的成功也让项羽目空一切,要知道27岁的项羽就已经是天下诸侯共主了,一个27岁的年轻人能有如此重大的成功,这在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项羽的确有他骄傲的资本。

项羽的成功也让他看不到韩信这种千里马的存在,首先,项羽的贵族出身让他看不起韩信,越是贵族越是计较出身,这在历史上是一直存在的现象,况且韩信还有胯下之辱,项羽可是非常重名声的,要是用了韩信,项羽会认为别人看不起他,沐猴而冠这个成语就是形容项羽的,是说项羽虚有其表,而且容不下别人的批评,有个儒生讽刺了项羽,就被项羽所杀。

其次,项羽是完全用不到韩信这样的人才,项羽在所有军事战略上都能自己解决,干嘛要多任用一个韩信出来,韩信的才能也是体现在军事上,而且必须要有千里马识别出韩信,还要有平台、信任、支持,以用独立的指挥权,一般来说,自视极高的项羽是根本看不上韩信的,即使韩信有提出谋略,项羽也不会采用,因为这样会让项羽感觉失了面子,自己才是打仗最厉害,哪里轮到韩信这样的无名小卒来教我如何打仗呢?

最后,韩信在项羽手下的官职只是个执戟郎中,说得好听点叫郎中,好歹算个郎官,虽然郎官按汉制来说虽然有比三百石的俸禄,但是郎官这种职务在军中可以说满地都有,说得不好听就是个警卫士卒,一个站岗的小卒,从韩信的官职上就已经看出了项羽对于韩信的态度了,根本不会重视。

韩信如果一直跟随着项羽会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不被重用

别说项羽了,就连刘邦之前也不准备重用韩信,虽然有夏侯婴力荐韩信,但要不是萧何月下追韩信又大力推荐韩信,恐怕刘邦也不会重用韩信,重用一个人才都是经过重重考核的,至少刘邦有考核的愿望,而项羽恐怕是连考核的愿望也没有。

如果韩信一直跟着项羽,差不多就一直就是执戟郎中,不可能会得到特别提拔,能得到项羽特别提拔的一定是像英布这样能在战场上善于打仗,能征贯战的将领,因为项羽最喜欢的就是这种人才,看看项羽手下的将领就会明白,比如龙且,同样是能征贯战的将领,再比如季布、钟离昧、蒲将军等人,都是勇猛善战得到项羽的赏识。

项羽打仗根本就不需要谋士,因为他自己就是谋士,而项羽身边唯一的谋士范增,提给项羽的意见,大多都不会接受,比如范增劝项羽在鸿门宴杀刘邦,项羽不听,连唯一谋士的话都不听,项羽又怎么会重用韩信这样的以谋略见长,却非勇猛善战的人呢?

韩信如果一直跟随着项羽会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不被重用

韩信若一直追随项羽,会有出头之日吗?

如果韩信一直跟随项羽,他是不会得到重用的,也不可能有出头之日,正因为项羽不会重用韩信,这同时也是韩信要离开项羽的原因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正因为项羽不会重用韩信,所以韩信也不可能建立不世功业,更不可能封侯晋王,也就不可能被功高盖主,同时也不会被诛灭三族落得个悲惨结局,如果韩信最终跟随项羽,那么中国历史上将不会有兵仙韩信,这可能就是历史不一样的一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3/51646.html

“韩信如果一直跟随着项羽会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不被重用” 的相关文章

于谦和岳飞相比 于谦的贡献真的比岳飞还要大吗

于谦和岳飞相比 于谦的贡献真的比岳飞还要大吗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对于中国历史的走向,为什么说于谦的贡献要远大于岳飞,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1,岳飞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与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并称为南宋四大将,并位列首位。怒发冲冠,...

从接手父兄基业到坐上皇位 孙权是怎么一步步坐上那个位置的

从接手父兄基业到坐上皇位 孙权是怎么一步步坐上那个位置的

还不知道:从大汉吴侯到大魏吴王,再到最终称帝,孙权是如何一步步晋升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策去世后,他打下来的江东基业就都交到了孙权的手上。在孙权的多年打拼下,孙策留下的江东六郡,最终就变成了占据扬州、荆州、交州的孙吴政权,而孙权也在公元229年登基称帝,成为...

杜周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杜周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众所周知,汉武帝是一位雄略之主,但在汉武帝统治的中后期因为政治、经济高度发展,与其相配的另一社会现象是法制建设空前发达,刘彻开始爱用酷吏来镇压人民,为此来加强君主集权,也为了抑制地方性豪强、游侠与诸侯也可以短期内防止地方上土地的兼并,并且严明了法度。杜周就是其中之一。杜周出生于南阳郡杜衍县,他本来是...

后世是如何评价阚泽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阚泽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阚(kàn)泽(170-243年),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大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阚泽少年时家贫,只得向别人抄书,于是博学多闻。汉末被举为孝廉,出任钱塘长,升郴县令。孙权为骠骑将军时,征召他为西曹掾。后官至中书令、太子太傅,封都乡侯。虞翻称其为“盖蜀...

嘉庆上位为什么要除掉和珅 嘉庆是贪图和珅的钱吗

嘉庆上位为什么要除掉和珅 嘉庆是贪图和珅的钱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嘉庆上位就要除掉和珅,是因为和珅钱多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首先是嘉庆帝为什么要这么急着杀了和珅,一七九九年的正月初三,乾隆皇帝在三年前就去世了。和珅还在为乾隆的丧事忙碌着,正月十三就被嘉庆皇帝抓住,而且还被判了二十条大罪。又过了五日,也就是正月十...

历史上关于诸葛亮的后世评价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关于诸葛亮的后世评价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是三国时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诸葛亮五次北伐,全部失败,最后一次北伐,和司马懿在渭水相持,相持了一百多天之后,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死在五丈原军中,一代名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与世长辞。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北伐没有...

李昉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李昉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 ),字明远(《直斋书录解题》作明叔),深州饶阳人,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门荫入仕,补任太庙斋郎、太子校书。后汉时期,进士及第,授秘书郎,累迁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世宗时期,出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北宋建立后,...

李隆基都处死了太平公主的子女 李隆基为何留下她的儿子薛崇简

李隆基都处死了太平公主的子女 李隆基为何留下她的儿子薛崇简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太平公主死后,李隆基将她的子女处死,为何独留下她的儿子薛崇简,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朝的长安出了名的繁华,唐朝的女人也不是一般的疯狂,在女皇武则天的带动下,唐朝女人对权力的渴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这种迅速膨胀的野心,驱使着她们不断冲击皇权,企图再现武则天的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