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汉文帝刘恒为什么不遵循祖制执意将陵墓修于白鹿原上?他是什么用意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3-12)340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汉文帝刘恒为什么不遵循祖制执意将陵墓修于白鹿原上,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早已划定咸阳原是皇家墓葬区,可为什么汉文帝刘恒却为何要违背祖制,把自己的帝陵修建在远离咸阳原的白鹿原上,到底有着怎样的矛盾?为何将自己的陵墓深藏于大山之中?

公元前180年,六十二岁的吕后病逝,司马迁《史记》记载:“七月中,高后病甚,乃令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军北军。吕王产居南军,吕太后诫产、禄曰:高帝已定天下,与大臣约曰,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今吕氏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必据兵卫宫 慎钨毋送丧,毋为人所制。”

汉文帝刘恒为什么不遵循祖制执意将陵墓修于白鹿原上?他是什么用意

果然吕后离世,诸吕蠢蠢欲动,图谋汉家天下,刘姓宗室开始了倒吕风波,齐王刘襄率军出发直逼长安,诸吕恐惧,令大将军灌婴率军迎击,可他是忠于刘姓宗室的,他按兵不动和齐王密约消灭诸吕,同时,太尉周勃和右丞相陈平等人设计,剥夺了吕禄的兵权,进而诛杀吕产,掌控了南北两军,最终,嚣张一时的吕氏一族全部伏诛。大汉政权重回刘氏手中,谁才合适继承皇位呢?吕后所立的前少帝刘恭和后少帝刘弘,都不是刘盈的亲儿子。所以都不承认。后来商议一番,代王刘恒宽厚仁慈,是更佳人选。可他真的想继承皇位吗?

公元前180年,刘恒登基为帝,他推行轻摇赋税的理念,开创了文景之治。

可是他却不愿意和刘邦等刘姓宗室葬在一起,这是为何?这就要说起他的母亲薄姬,她本来魏王魏豹的妾,后来被刘邦所击败,就成为了刘邦的宠姬,始终没有升她为夫人。后来生了代王刘恒,可刘邦似乎并不喜欢这个儿子,后来他们母子相依为命,导致刘恒一生都是不惹事生非,给大臣们留下了温柔敦厚的形象,后来吕后也没有把他放在眼里,直接没有理他。

汉文帝刘恒为什么不遵循祖制执意将陵墓修于白鹿原上?他是什么用意

而刘恒也对汉族保持着戒心,似乎并不以自己的皇室身份为荣。可能是皇族之间的萧墙之争,早以让他对自己家族心生拒斥,所以他选择远离咸阳原,远离帝陵带。重新规划属于自己的帝陵。

可是他真的只是这样认为吗?要知道皇家帝陵可不能凭着自己随心所欲而改。得有足够的理由。自古西汉帝陵的布局深受昭穆制度的影响,必须严格排位,不能乱来。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刘邦的长陵占祖位,刘盈的安陵居右,符合昭穆制度,但是同为刘邦之子的刘恒该占哪里呢?这就给了刘恒机会,开辟另外一个陵区,大臣们也不反对。同时也利于薄太后,毕竟她从未做过皇后,直接由刘恒继位而当太后。若是安葬于帝陵区,就注定矮了一截。而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刘恒来说,他肯定不会这样安排自己的母亲。

刘恒与薄太后母子情深,薄太后病卧三年,刘恒每日上朝归来,都要侍奉老母,亲尝每一碗汤药,这也被写进了《二十四孝》,成为中国孝文化的典范。正因为他经历苦难,所以重视民本,将土地税削减为三十分之一,算赋也由每人每年120钱减至每人每年40钱。在他的统治下,出现了治世。他生活也极其节俭,在位二十三年中,所用车骑服御之物一概没有增添。

史书记载,霸陵是中国之一座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汉书》记载,当刘恒看到断崖上凿洞为玄宫的墓穴时,感慨的说:“用北山之石做为棺椁,把贮苏、绵絮充塞在石椁的缝隙中,再用漆粘合起来,这样的陵墓难道还能打开?”中郎将张释之说:“如果里面有别人想要的东西,即使将整座山封起来,也还是有缝的。如果里面没有人想要的东西,就算没有石椁,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刘恒对此说颇以为然。这就为他解决了防盗的隐忧。同时还在提倡薄葬。

汉文帝刘恒为什么不遵循祖制执意将陵墓修于白鹿原上?他是什么用意

然而盛景之下,却暗流涌动。文帝时期,各地诸侯王,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公元前177年,文帝即位后第三年,济北王刘兴居叛乱,虽然被镇压。又过三年,淮南王刘长又举起了叛旗,虽然没有行动就被察觉,但是一些有识之士觉得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是削藩。可惜当时的中央 *** 还不够强大,更多采取的是绥靖政策。这个难题就只能交给汉景帝去办了。

公元前157年,刘恒驾崩,谥号孝文。随后被葬入霸陵。他的皇帝生涯无疑是空前成功的,作为一名人子,他对母亲的孝心也令人动容。这位经历过人生离合的大汉天子,在历史的舞台上书写了辉煌耀日的篇章。他独特的人生经历,使他明了人生的无常和悲欢。这令他的心灵几乎无限贴近他的万千子民和他所热爱的大汉江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3/51733.html

“汉文帝刘恒为什么不遵循祖制执意将陵墓修于白鹿原上?他是什么用意”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罗宪为何会投降曹魏?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罗宪为何会投降曹魏?原因是什么?

罗宪字令则,襄阳人。父亲罗蒙,三国时任蜀国的广汉太守。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后主刘禅出降魏国,蜀汉灭亡。当时,在蜀汉的西线,防御东吴方向的永安战区,守将罗宪却面临着来自东吴军队的袭击。在蜀汉已亡,东吴又觊觎永安的局面下,罗宪没有选择对东吴妥协,而是选择了降魏,理由是东吴...

赵云作为刘备的保镖 赵云为何始终没有得到重用

赵云作为刘备的保镖 赵云为何始终没有得到重用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最强保镖赵云,刘备20多年不重用他,刘禅继位才发现刘备高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三国演义》中的众多人物,不知道最受大家喜爱的会是谁?对于不同的人而言,答案一定各不相同。不过长板坡上七进七出的赵云,应该会是很多朋友的选择之一。可只要仔细观察...

胡质: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胡质: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胡质(?~250年),字文德,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官至荆州刺史、征东将军。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年轻时与蒋济和朱绩皆在江淮之间闻名,在州郡任职。后来蒋济任别驾,与曹操举荐胡质,曹操于是任胡质为顿丘令。后来历任丞相东曹令史,扬州治中,丞相...

宇文忻是什么人?他反隋的原因是什么?

宇文忻是什么人?他反隋的原因是什么?

宇文忻,字仲乐,北周,隋朝名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大象二年(580年),北周丞相杨坚专权而导致三总管之乱爆发。宇文忻身为平灭北齐的名将,选择支持杨坚而大败相州总管尉迟迥,为隋文帝篡周建隋扫平了障碍。既然宇文忻为隋朝建立立了大功,为何又要反隋呢一,出身名门宇文忻出身鲜卑贵族,...

养廉银是工资的几十上百倍 雍正时期贪腐之风为何愈演愈烈

养廉银是工资的几十上百倍 雍正时期贪腐之风为何愈演愈烈

对雍正给大臣发的养廉银是工资的几十上百倍,为何贪腐之风愈演愈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皇帝,是清朝十二帝中一个非常特别的人物。在民间野史中,他是一个残暴不仁、凶狠暴戾的魔头,设立“血滴子”残害忠良,还曾伪造遗诏,弑兄杀弟,逼死生母。史学家早已证实,这些传言大都是毫...

孙权当初固守江东52年时间 孙权为什么迟迟没有称帝

孙权当初固守江东52年时间 孙权为什么迟迟没有称帝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凭什么固守江东52年,又为何迟迟不称帝,看孙策遗言就知道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孙权剧照人们对三国的认知,大多来自于《三国演义》。在小说里,作者给孙权集团的评语是占了“地利”的便宜。这句评语的确不假,但东吴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也得益于一种不健康...

朱标太子如果没有死的话 朱标能压制众多兄弟吗

朱标太子如果没有死的话 朱标能压制众多兄弟吗

对明朝太子朱标如果不死,能压制住众多藩王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标:朱元璋长子,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被立为吴世子,大明洪武初年(1368年)被立为皇太子,是继位早定的未来皇帝。由于一些文学作品和电视剧的渲染,我们对于这为太子的印象多是“仁弱”、“怕事”、“...

顾邵: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博览群书,以善于识人为名

顾邵: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博览群书,以善于识人为名

顾邵,字孝则,吴郡吴县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大臣,丞相顾雍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博览群书,与舅舅陆绩齐名,胜过陆逊、张敦、卜静等人。名声广扬,远近闻名,孙权将孙策之女许配于他。以善于识人为名,官至豫章太守。人物生平顾邵博览群书,少年时与舅舅陆绩齐名,胜过陆逊、张敦、...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