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拓跋珪为什么会建立子贵母死这样残忍的制度?真的是个人习性使然吗?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3-12)420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拓跋珪的故事。

“子贵母死”制度源自北魏的开国皇帝拓跋珪。初行此制时道武帝拓跋珪像是经过相当充分的考虑,懂得它的得失之处,而且多少有应付不测的思想准备,而不像是一种临时心血来潮的不顾后果的因应措施。拓跋珪这样一个“出自结绳,未师典诰”的野蛮人,居然找到偶见的汉代典故作为口头依据,虽有“太子”的强烈反抗而不回头,并且从此形成代代因袭的北魏定制,这显然不是用个人的残酷习性可以解释通畅的。也许这种需要付出如此巨大代价的制度,一定有某种还没有人加以探究的深层背景。

拓跋珪属于鲜卑族拓跋部。拓跋旧制,“七族”、“十姓”血缘相近,“百世不通婚”,拓跋婚姻必取之拓跋以外部落。拓跋部世代与周围部落酋长通婚,其祖母是燕国慕容氏(就是天龙八部中的姑苏慕容,历史上是鲜卑族的一大部落),母亲和老婆是贺兰部贺兰氏(匈奴族),另一个老婆是独孤部刘氏(匈奴族)。

拓跋珪为什么会建立子贵母死这样残忍的制度?真的是个人习性使然吗?

按习俗,这是一种政治婚姻,它能巩固婚家部族利益,也有利于部落联盟的维系与巩固。事实上,有不少部族与拓跋是世代通婚,包括娶后和嫁女。君后有强大的部族背景,部族也因君后而增加影啊。

拓跋珪在建立北魏的过程中,得到了慕容燕国、贺兰部、独孤部的很多帮助。但当羽翼丰满后,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统治,拓跋珪不惜对原来帮助过自己的亲人下手,先后打散、消灭了慕容、贺兰、独孤三大部落,将原来的部落民变成了普通市民,原来的部落酋长变成了北魏任命的官员。

道武帝依靠后族支撑自己的部落联盟领袖地位,完全没有问题,但要靠它树立一种超越一切之上的专制君权,却是办不到。道武帝必须有一个集中权力的过程,其中包括剥夺母后和母族权力,特别是母族干预拓跋事务的权力。剥夺权力必将影响现实利益,引起强烈反抗,因而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为了一劳永逸的根除后患,拓跋珪推出了“子贵母死”制度。先是赐死了刘氏,又把贺兰氏关了起来。

拓跋珪为什么会建立子贵母死这样残忍的制度?真的是个人习性使然吗?

“初,帝母刘贵人(案:刘贵人出自独孤部)赐死,太祖告帝曰:‘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母,不令妇人后与国政,使外家为乱。汝当继统,故吾远同汉武,为长久之计。’”--《魏书·太宗纪》。

一个野蛮皇帝对这样一个重大决策引汉典为据,表面看来说的是汉武帝故事,实际上却全是拓跋宫廷内情。所谓妇人与政,指的是道武以前各代后宫母强立子的惯例;所谓外家为乱,指的就是几代以来各外家部族干预拓跋君位传承。

细审道武创业战争的主要攻战对手,叔父窟咄除外(这正是由于拓跋部并未建立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拓跋珪不被一致认同为当然继承人的缘故),几乎都是与拓跋世婚的外家部族,即道武妻族独孤刘氏诸部,母族贺兰贺氏诸部,祖母族慕容诸部,其中并没有一个是拓跋部的宿敌。这正证明了,拓跋珪创业的主要障碍不是别人,而是拓跋部的外家部族。

拓跋珪建立“子贵母死”之制,不惜以杀妻为代价来巩固北魏帝业,正是有鉴于拓跋屡代强后及后族干政引发动乱的惨痛教训。

也许是报应吧,因为对自己的亲人、恩人下手太狠,拓跋珪不久就开始精神失常,最终被不忍心看到自己母亲被赐死的贺兰氏之子杀死。但“子贵母死”制度却延续了下来。

这一违背人伦的制度,在后来被宫中野心家利用,竟实行了上百年,沿袭了七代。

拓跋珪为什么会建立子贵母死这样残忍的制度?真的是个人习性使然吗?

这里要重点说一说文明太后冯氏,就是《锦绣未央》里李未央(冯心儿)的原型(从奴婢到皇后再到皇太后,最后为太皇太后,传奇的一生)。

冯太后本是 *** ,出于北燕皇族,入北魏后坐父诛入宫,因缘而为皇太后,又由于特殊机遇得到弄权机会,但并无外家实力支撑。她“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权力欲望极强。在短暂执政之时,就为自己长久之计进行筹画。

她从保太后受尊重的事例中得到启发,深知最可靠的手段是母养皇储,从而控制日后的新皇帝。这等于是掌握了政局的未来。恰在此时皇子宏(即后来的孝文帝)生,冯太后“躬亲抚养”,这一没有母亲的幼小皇子就成为冯太后手中“奇货”。她坚守子贵母死之制,除赐死储君之母以外,甚至诛戮至于储君的母族。孝文即位,冯氏为太皇太后,她牢固控制孝文帝,而且进行下一步筹画。孝文产子,“生而母死”,就是说不待立储之日,母林氏即被赐死。孝文帝曾经想废除此制,挽救妻子林氏生命,以不能逆冯太后旨意而未能成功。冯太后不但自己掌握了两代储君,还引诸冯氏女入宫,其中二人后来相继被立为孝文皇后。

而且,这些冯氏女当权后也效法其姑故伎,夺取新产皇子而母养之,赐其母死。

拓跋珪为什么会建立子贵母死这样残忍的制度?真的是个人习性使然吗?

因此,由文明太后开端,诸侄效尤,子贵母死之制不但未得废除,而且更形巩固,并演化为强人倾轧的残酷手段,阴毒恐怖气氛弥漫于迁洛以后的北魏后宫之中。

孝文帝临死前才下决心揭除冯氏内外势力,但未及正式宣布废止子贵母死之制。直到宣武帝后宫胡氏产子逃过了各种暗算,三岁时立为储君,即后来的孝明帝,储君之母胡氏亦未赐死,即以后的明太后。胡太后是北魏一朝唯一凭血缘关系擅权的母后。至此,实行了百年的子贵母死之制事实上被废除了,但是北魏国祚事实上也终于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3/51775.html

“拓跋珪为什么会建立子贵母死这样残忍的制度?真的是个人习性使然吗?”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徐晃投降曹操的过程如何?

三国时期徐晃投降曹操的过程如何?

徐晃,字公明,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徐晃是曹操五子良将之一,在投奔曹操之前,徐晃曾为杨奉部将,曹操将汉朝皇帝掌握在手中,挟天子以令诸侯,徐晃曾跟随杨奉讨伐曹操,曹操看到徐晃,很喜欢他,于是,让许褚出战,两个人最终大战五十合战平,后来,满宠偷...

李通在历史上都有何战绩?最后是什么结局?

李通在历史上都有何战绩?最后是什么结局?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曹操手下猛将如云,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一流水平,诸如五子良将、两夏侯和曹氏宗族大将等,然而,有一位大将,勇冠诸将,曾率军痛击张绣,迎战关羽,成为关羽劲敌,但是,却英年早逝。而在演义中,他非常倒霉,刚出道就死在马超枪下,成为打酱油...

荀况:战国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荀况:战国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

曹操死后曹丕即位后都做了什么 曹丕为何会英年早逝

曹操死后曹丕即位后都做了什么 曹丕为何会英年早逝

还不知道:曹操死后,曹丕究竟做了什么事?为什么活到40岁就英年早逝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曹操这个人物,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说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有胆识,也有人说他生活作风有问题,光是喜好美色也就算了,还尤其喜欢“别人家的妻子”,这实在是算不上什么...

深受汉武帝重用,张汤最后为何还是难逃一死?

深受汉武帝重用,张汤最后为何还是难逃一死?

酷吏是中国古代称呼用严刑峻法的官吏,是我国历史上的打黑策略之一,深受有权利追求的帝王待见。张汤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法家人物。汉武帝手下有名的酷吏、位居汉朝十大酷吏之首。在张汤小时候父亲因为工作需要外出,他在家看守家舍,等到父亲后发现家里的肉都不见了,张汤被父亲打了一顿,张汤不服扒开老鼠洞,以老鼠洞中...

刘廷让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刘廷让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刘廷让是赵匡胤义社兄弟之一,他也是众兄弟中出身最好的。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雍熙四年(987年),北宋名将刘廷让在被流放的途中绝食而亡。刘廷让是北宋名将,为宋太祖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之一,在助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混乱割据局面立下大功。那么刘廷让为何会被宋太宗赵光义逼得绝...

陈济:明朝时期史学家,他为何被称为两脚书橱?

陈济:明朝时期史学家,他为何被称为两脚书橱?

陈济,明朝史学家,今属江苏常州人,陈洽兄。以布衣召为《永乐大典》的都总裁。书成,授右春坊右赞善,为皇太子所重,五皇孙皆从受经。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陈济自幼博学强记,读书过目能诵。口诵手钞,经史百家无不贯通,时称“两脚书橱”。洪武十八...

苏轼是什么人?他被贬黄州是因为i什么

苏轼是什么人?他被贬黄州是因为i什么

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词豪放派创始人,也作婉约诗词。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古城黄州,因苏东坡而闻名天下。黄州对于苏轼来说,是人生的一段重要时光。在这里,他的心态得到进一步的锤炼,直至旷达。在这里,他的文学造诣达到顶峰。在这里,他能感受生活的另一番乐趣。...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