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姜子牙为什么没有成为首辅大臣?原因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3-18)310

每当一提起姜子牙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当年周武王驾崩,给儿子留下了四位辅政大臣,分别是周公旦、太公望、召公奭以及太史佚,他们也被称为“周初四圣”承者,承天子之遗忘者也,常立于后,是史佚也。与周公为道,大公为充,召公为弼,同列而总谓之四圣。——《史佚书》

只不过,这四位里面也得分个主次,其中权力更大便是周公旦,他辅佐周成王建立成周,巩固的新生的大周。其次则是召公奭,他坐镇镐京,治理宗周,同样是功不可没。据《史记》的记载,当时的周王朝周公旦和召公奭“划陕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

姜子牙为什么没有成为首辅大臣?原因是什么

总而言之,在周成王的成长道路上,周、召二公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相较而言,大名鼎鼎的姜太公,则没有那么大的存在感。那么作为武王伐纣的更大功臣,一朝丞相,姜太公为何不能称为“四圣之首呢”,他比周公劣势在哪里?分析应该有以下四点原因:

之一点原因:周公关系方面更亲密。

这两个大臣在朝廷中的地位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他们跟王室的关系就有很大的不同了。周公是武王的亲弟弟,这种血缘关系算是亲情里面最深刻的一种,一般人最信任的人也往往是自己的同胞兄弟。

而姜子牙虽然在开国过程中有着非常卓越的贡献,但是真要论起关系,他和王室之间还是非常“平淡”的。虽然他也是周武王的岳父,但周成王却不是他的外孙。一个伪外公和亲叔叔,应该选谁,无需多言。

而且武王去世的时期周朝已经走上了正轨,国家需要的是维持政权的稳定,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首选让自家人掌握权力,这也是符合常理的事情。

托孤自家人这种事儿在历史上不少见,最出名的就是三国时的曹魏了,从曹真到曹爽,大权在握的永远是曹家宗室,只不过曹爽是个脓包,被司马懿夺了权。

姜子牙为什么没有成为首辅大臣?原因是什么

第二点原因:姜子牙的“续航”能力稍微差了一些。

姜太公博学,曾经去往殷商朝歌求官,帝辛(殷纣王)不用。姜太公都老了六十岁了,穷困而且郁郁不得志,遂前往西岐为用、垂钓于姜水之上。为了让国家实现长久的安定,统治者以及辅政者的身体因素也是需要考虑的一方面,如果国家政权一直都处在交接的过程之中,那么想实现稳定也是不可能的。

其实从威望和品质方面来看,二人都是有能力胜任辅政大任的,不过姜尚在那时的年纪已经达到了60岁左右(也有说五十多岁)。

按《吕氏春秋·首时》中记载的说法,古代的平均年龄来看,这种年岁的人绝对称得上的高寿老人,虽然高寿是一件很吉祥的现象,但是这其中也存在很大的隐患,万一姜尚在辅政以后突然去世,那么国家也会有些动乱。而周公此时正值壮年,在“续航”方面更加有保障,所以武王还是选择了后者。

第三点原因:周公能力太过出众。

我们历史上的很多学者都对此人有着很高的评价,贾谊曾经提出过这样的说法,他认为周公在黄帝之后以及孔子之前的这段岁月里面称得上的“之一人”,通过自己独特而又严厉的执政手段,他让新成立的政权政治清明、百姓多受教化,一手缔造出国家文化经济强盛的局面,这样的人才武王怎么可能让他埋没?更何况二人还有一层亲情关系。

姜子牙为什么没有成为首辅大臣?原因是什么

第四点原因:武王之死太过突然。

周朝时期特别相信“天命”一说,武王更是被宣传成了一个受上天眷顾的“天命之君”,在这样的烘托之下,几乎没有人想过天子也会有死去的一天。虽然武王自己也明白逃不出生老病死的轮回,但是他并没想到自己的生命会如此快速的终结。

在他垂危之际,姜尚已经走在了就国的路途之中了,如果不快些安排好后事,那么自己死后可能会出现很多的变数。在这种紧迫的情况之下,他只能果断的找来自己的兄弟托付后事,而这一切都因为他对死亡准备不够充分。

综上所述,本次辅政的选择是有很多基础条件的,而当这些条件综合起来以后,周公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3/52886.html

“姜子牙为什么没有成为首辅大臣?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垓下之战项羽被困时还有十万部队 项羽为何丢下大军就跑

垓下之战项羽被困时还有十万部队 项羽为何丢下大军就跑

对项羽手握十万精兵强将,面对围困时,他为何要选择抛弃大军跑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楚汉争雄中,项羽在鸿门宴上没能杀掉刘邦,让刘邦潜逃回大本营,开启新一轮的天下皇位争夺。双方的拉锯战越拖越久,项羽逐渐陷入了被动的局面,最终围困在垓下。此时的汉军和其同盟的势力就已经...

杨文纪:北周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杨文纪:北周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杨文纪(约545~603年),字温范,北周时袭爵华山郡公。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初任右侍上士,后历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安州总管长史等职。仁寿二年(602),迁为荆州(今湖北江陵)总管。仁寿三年五月二十二日(603年7月6日),卒官,时年五十八。谥曰恭。人物生平承袭爵位...

有哪些与简雍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简雍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简雍(生卒年不详),字宪和。涿郡人。本姓耿,而幽州人将耿说成简,便改为姓简。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刘备帐下谋士。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简雍年少时便与刘备相识,后随其奔走。常作为谈客,往来使命,刘备围成都时,简雍劝说益州牧刘璋投降。不久,官拜昭德将军,地位次于麋竺。简雍擅于辩论...

密折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雍正为何大力推行

密折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雍正为何大力推行

你真的了解雍正大力推行的密折制度是如何运行的?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康熙四十五年,王云锦是第一名,雍正皇帝是65;年纪大了,难免会放松,找几个老友来家中打牌,打到最后一副扑克牌;第二日,王云锦向雍正行礼,雍正从袖中取出王云锦遗失的牌,并表示要带回去继续玩,这可把王云锦惊出一身冷汗。...

朱元璋准备夺走武将兵权的时候,乐韶凤是怎么做的?

朱元璋准备夺走武将兵权的时候,乐韶凤是怎么做的?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兵部尚书乐韶凤就是这样一个人,当朱元璋准备大释武将兵权的时候,他看出朱元璋的心思并抢先一步交出兵权,顺利躲过了朱元璋的屠刀。乐韶凤是明代初年的一个兵部尚书,出生在直隶滁州全椒县,关于其早年的经历,史书上记载不多,所以我们后人也无从知晓,只知道她在元朝末年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一个...

孙权当初强调不能杀关羽 孙权最后为何还是下手了

孙权当初强调不能杀关羽 孙权最后为何还是下手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中,东吴孙权一再强调不能杀关羽,背后原因是什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孙权一再强调不能杀关羽,但是最后他还是杀了关羽?这个中原因,我当然知道,因为对于孙权当时的心情我感同身受。我所说的感同身受当然不是指杀关羽事件,而是指孙权那种犹豫不决的心情。...

朱然: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名震敌国,累有功勋

朱然: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名震敌国,累有功勋

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毗陵侯朱治的外甥。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然早年被朱治收为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孙权相交甚笃。孙权统事后,朱然历任、馀姚长、山阴令、临川太守,加折冲校尉,率军平定山贼。曾随吕蒙擒杀关羽,以功迁昭武...

一代明君朱元璋曾经犯下哪些错?5大错误直接让历史倒退

一代明君朱元璋曾经犯下哪些错?5大错误直接让历史倒退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个了不起的帝王,作为一个毫无背景穷苦出身的放牛娃,他开局一个碗,但结局硬是一统天下,结束了元朝的残暴统治,可以说,他的功劳是不小的,但是他的弱点也是非常明显的,在他执政期间,开了5次历史倒车,后果严重。第一,朱元璋恢复分封制分封制这个制度已经很久不出现了,上次出现还是在汉朝西晋,分封...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