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陶安对明朝有什么贡献?陶安对朱元璋提出过哪些建议?
陶安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朱元璋起兵濠梁,最终一通四海,建立明朝。朱元璋驱逐元虏,收复燕云,历史贡献颇丰。朱元璋能够取得天下,他身后的文臣武将功不可没。朱元璋身边武将如云,例如徐达、常遇春、冯胜、李文忠等等,但提到朱元璋手下的文臣,出名的并不多,唯有刘伯温和李善长二人。其实,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他手下文臣谋士多达数十个,最主要的有4大谋士,分别是:李善长、陶安、朱升、刘基(刘伯温)。本文的主角,就是陶安。
在4大谋士中,刘伯温和李善长名气很大,不多介绍。朱升和陶安,虽然名气不响,但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朱元璋渡江之后,一路向南,取下徽州,经过邓愈的推荐,亲自去请朱升出山。朱升身为元末秀才,熟读经史,他为朱元璋效力后,为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使朱元璋能够在元末乱世中低调发展,没有成为元朝的“靶子”。若说朱升提出的九字方针功不可没,那另一位谋士陶安提出的一个建议,也很重要,因为陶安建议,朱元璋把大本营定在南京。
朱元璋最初从濠州(古凤阳)起兵,然后攻下定远和滁州,再攻打和县,然后开始筹划渡江。此时,正好俞通海、廖永忠等人带领巢湖水军来投奔,朱元璋如虎添翼,策划周密,渡江攻下采石矶,然后攻入太平(安徽当涂)。元朝末年,各路枭雄都犹如土匪,每攻下一城,都抢掠不止。唯有朱元璋的军队京城之后,秋毫无犯。太平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儒者,名叫陶安,他看到朱元璋军纪严明,感叹说:
“方今四方鼎沸,豪杰并争,攻城屠邑,互相雄长,然其志在子女玉帛,非有拨乱安民,救天下之心。
陶安的意思是说,其他豪杰都是为了钱财和子女而相互攻打,只有朱元璋是为了拨乱安民,这才是拯救天下的主人。于是,陶安带领太平的父老乡亲亲自迎接朱元璋,并且表示愿意为陶安效力。朱元璋非常开心,不仅升任陶安为参幕府事,还主动向陶安问计。陶安给了朱元璋一个非常有决定性的建议,那就是取金陵,朱元璋问为什么要如此,陶安解释道:
“金陵帝王之都,龙蟠虎踞,限以长江之险。若据其形胜,出兵以临四方,则何向不克!
陶安认为,如今天下大乱,东有张士诚,西有徐寿辉,北有韩林儿,南有方国珍,朱元璋夹在中间,若想立足脚跟,必须找到一片易守难攻的根据地,而南京,是一个绝好的地方。因为南京据长江之险,水系复杂,可以及时向四方出兵,是立足之地。
朱元璋听闻大喜,采纳了陶安的建议,开始谋取南京。此后,陶安屡受重任,朱元璋每攻克要地,都要陶安去安顿民心。陶安一方面稳定百姓,一方面筹集粮草,为朱元璋补充军需,功劳很大。朱元璋登基后,让陶安为首,李善长和刘伯温为辅,三人共同编纂《大明律令》,还让陶安兼修国史。后来,江西百姓不稳,朱元璋派陶安去江西安抚百姓,陶安政绩显著,但当年九月,生了急病,死在了江西。史载:
(洪武)元年,安至江西,政绩益著。疾剧,卒于官。嘱诸子曰:勿恋钱帛!帝亲为文以祭,追封姑孰郡公。
陶安去世后,朱元璋非常悲痛,不仅亲自写文祭奠,还追封陶安为姑孰郡公,给陶安的评价是:“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之一家。”有一个细节,陶安临死前,对他的儿子说了4个字:勿恋钱帛!陶安希望他的儿子们,为官一任,不要贪图钱财,可惜,他的儿子没有听取。
根据历史记载,陶安一共有两个儿子,长子陶昱,次子陶晟,在洪武年间都因为贪污而被诛杀,陶安因此绝后。陶安临死说的4个字,儿子们并未听取,十分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