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的长寿真的是导致东吴灭亡的原因吗?这是他更大的弊端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孙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三国末期,吴国最后输给了晋国,根本原因是实力有差距,但还有一个间接的原因,就是孙权临死前,没有选好接班人,导致吴国内乱,出现了严重的消耗。
孙权活了70周岁,虽然不如张昭的80周岁,但也觉得是长寿的皇帝。要知道,汉朝平均年龄只有22岁,历史上所有皇帝的平均年龄只有36周岁。
孙权一共有7个儿子,从大到小分别是孙登、孙虑、孙和、孙霸、孙奋、孙休、孙亮。老大是孙登,孙权称帝的时候直接被立为皇太子,并进行了重点培养,可惜就活到32岁就死了,没活过老孙权。古代的时候,帝王长寿没毛病,但对儿子不好,很多太子都没等到皇位就被长寿的老皇帝熬死了。这样一来,麻烦事就多了,因为牵扯到新的传位问题,这个事最让老皇帝头疼,毕竟原来的太子都培养了很多年,现在要重新培养皇位继承人,哪有那么容易,培养的时间成本太高了。
法国的路易大帝最狠,当皇帝72年,是世界范围内大国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因为长寿,先给儿子熬死了,后来给孙子也熬死了,不得不传位给曾孙子。
回过来,我们在看孙权,他在太子死后最后决定让老三孙和为太子。有人肯定会问,老大没了,怎么不给老二呢?哎,老二更惨,比太子死的还早9年。所以按照年龄顺序,老三成为新的太子也算顺理成章。如果你还是不太熟悉孙和,那你一定知道孙和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末代皇帝孙皓。
老三成太子,老四孙霸不服了,孙权长女孙鲁班的母亲和孙和的母亲在孙权那争宠,故而孙鲁班也与孙和不和,于是,孙鲁班和孙霸联合,一起陷害太子,和孙权各种说谗言,终于让孙和的太子位被废掉,当然孙霸的结果也不好,以危害太子罪最后被杀。此事之后,东吴宫廷开始乌烟瘴气,无形中损耗了吴国的实力。孙权执政东吴52年,当皇帝23年,但对于东吴来说,孙权就等于是52年皇帝,要不怎么说皇帝不能做太久,到后来都容易昏聩。康熙晚年昏聩,造成了九子夺嫡的惨烈局面。乾隆晚年昏聩,重用大贪官和珅。汉武大帝晚年昏聩,出现了巫蛊之祸,都是皇帝做太久的结果。
想不到这么快,前4个儿子都不行了,但孙权还活着呢,此时的他已经68周岁了。此时他可以考虑的皇位继承人只有那三个最小的儿子了,而他最喜欢的是小儿子孙亮。
孙权老死之前,做了一个意料之中,又让人最不解的决定,就是真的传位给了老七,也就是他最小的孩子,叫孙亮,才9岁,就继位了。从喜欢的角度,没错,应该选他,但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十分滑稽。9岁孩子能懂啥呢?和东汉时期小皇帝继位的危害差不多,后来果然,孙权死后,吴国宫廷里能压制场面的人一下就没有了。然后孙权还留下了5个辅政大臣辅佐小皇帝孙亮,最终造成了权臣轮番把持朝政,喋血事件不断,大家互相不服,互相利用,托孤大臣孙俊本来和诸葛恪不和,但暂时和好,是有目的的,孙弘本来要先处死诸葛恪,结果被孙俊出卖,诸葛恪先处死了孙弘。诸葛恪更先控制住了童年皇帝孙亮,进而控制了吴国的朝政。然后孙俊和孙綝成功击倒诸葛恪后,孙綝又控制朝政,并废掉了孙亮小皇帝,改立了孙权的六儿子孙休。孙休后来稳住孙綝,让丁奉又成功除掉了孙綝,吴国的混乱暂告一段落。
孙休死前一刻,得知蜀汉刚被灭,魏国更加强大,准备多面围攻东吴,他于是和大臣们商议,自己的孩子太小,先别让他的儿子继位了,这时候需要一个年长的人继位,先保住吴国朝廷是根本。经过衡量,最后决定让废太子孙和的儿子孙皓继位,但就是这个人,没有吴国带来福音,而是给吴国带来了灭顶之灾。他继位后一开始出现了假象,孙皓先是励精图治,保境安民,但随后就原形毕露,热衷于杀人,挖人眼,剥人皮,不亚于当初的董卓,杀人后还很开心,导致国内从大臣到百姓都人心惶惶,大臣都不希望孙皓能长久的存活下去,然后开始同床异梦,心怀鬼胎,你说,这能不亡国吗?
从孙权,到六儿子孙休,都在传位上出现了问题,所以导致了吴国的快速灭亡。不过孙皓和刘禅不同,刘禅是乐不思蜀,得以善终。而孙皓嘴很硬,被抓到晋国朝廷之后,司马炎对孙皓说:我等你很久了,看到前面的椅子了没有,那就是我给你留的臣子之位。谁知孙皓也说了一句,陛下,我在吴国也同样给您留了一个这样的位置。但不管多么嘴硬,吴国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