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庙号确定后一般不会修改 朱棣的庙号为何会被后人修改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棣庙号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作为封建帝国的更高统治者,皇帝在驾崩之后会得到一个专属的谥号,有的还会有庙号,以此来评价他们的一生。比如大汉的一代雄主刘彻,他的谥号是“孝武皇帝”,庙号是“世宗”。早期的庙号只有少部分非常杰出的皇帝才可以拥有,到了后来才成了皇帝“人手一个”的标配。无论是谥号还是庙号,都是帝王驾崩之后才会有的,二者的区别在于谥号是评价是非功过的,庙号则是入宗庙后的名号。
区分二者最简单的办法有两个:其一,谥号都是“某某帝”,庙号都是“某某宗”,少数开国皇帝的庙号是“某某祖”;其二,隋朝及其以前的帝王,大多称谥号,唐朝及其以后的帝王大多称庙号,除个别被夺位没有庙号的(如建文帝朱允炆)。
一般来说,谥号会根据后世之君的个人意愿进行各种各样的调整,有的中谥变恶谥,有的则会加谥。可庙号一旦定了下来,基本上是不会再做修改的。但是明朝的一代雄主朱棣,庙号楞是被后人给修改了。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初封燕王,通过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朱棣一生励精图治,修编《永乐大典》、派郑和下西洋、五次御驾北征蒙古,是一位文治武功都非常优秀的帝王。说起朱棣,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他是“明成祖”,然而在明朝以前的庙号之中,只有开国皇帝才称“祖”,比如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以及明太祖朱元璋。
事实上,朱棣驾崩之后,他的庙号也只是中规中矩的“明太宗”,和唐太宗、宋太宗这样的第二代帝王一样。为何朱棣的庙号会从“太宗”变成“成祖”呢?这件事还得从百年之后说起。
正德十六年(1521年),贪玩的正德皇帝朱厚照驾崩,没有子嗣的他留下遗诏:“朕疾弥留,储嗣未建,朕皇考亲弟兴献王长子厚熜年已长成,贤明仁孝,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奉祀宗庙。”
这位被正德皇帝选中的皇位继承人,是他还只有15岁的堂弟朱厚熜,也就是后来的嘉靖帝。在礼法大于天的封建时代,由藩王入统的皇帝以何种身份继位是很重要的。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古代帝王膝下无子的情况多了去了,他们要么把皇位传给弟弟、要么把皇位传给侄子。虽然不是自己的儿子,但再怎么说也是一家人。
嘉靖帝即位之后,与大臣们因为这一问题产生了分歧。大臣们都认为,嘉靖帝应该认自己的伯父孝宗皇帝为皇考,也就是法统上的亲爹。而嘉靖帝的生父兴献王,虽然是生物学上的父亲,但名义上只能称皇叔。
嘉靖帝白捡个皇位却要因此给自己换个爹,正值叛逆期的他自然是不愿意的。他始终坚持该怎么叫就怎么叫,伯父就是伯父,亲爹就是亲爹。但是大臣们团结起来,非得让年轻的皇帝听他们的,跟先帝正德由堂兄弟变为亲兄弟。
围绕这一问题,嘉靖帝与文武百官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礼法之争,史称“大礼议之争”。在皇权被强化的明朝,年轻的皇帝凭借一己之力争赢了群臣,保住了自己的亲爹。但这并不能让嘉靖帝满意,自己当了皇帝,父亲的谥号怎么能还只是一个王呢?虽然他在世之时没有当过一天的皇帝,但追封一个皇帝的谥号还是可以办到的。于是乎,君臣之间又开始围绕这一问题争论,帝王术越来越老道的嘉靖帝轻松的让大臣们妥协了。
嘉靖三年(1524年),朱厚熜为自己的父亲上尊号“皇考恭穆献皇帝”,两年后“奉安恭穆献皇帝神主于世庙”。注意,此时嘉靖帝还没有把自己的父亲抬入太庙,只是另起一座世庙供奉。时间转眼来到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嘉靖帝一想,自己的父亲都追封为帝了,为什么不走完最后一步将神主供奉进太庙?已经完全把控朝政的嘉靖帝为父亲上庙号为“睿宗”,准备将神主从世庙迁进太庙。
但此时他遇到了一个问题,太庙的位置满了。如果想把“睿宗”迁进太庙,就必须先从太庙里面挑一个关系离得最远的迁出来。
朱元璋身为太祖高皇帝,自然是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的,那么太宗朱棣就难免要被迁出太庙了。但是朱棣文韬武略为子孙打下这江山,将大明的皇位由朱标一脉抢到了自己这一脉,他的牌子也是不适合搬出来的。但是为了让他继续待在太庙,嘉靖帝便索性给他改了个庙号,称“成祖”,成为了和太祖并列的地位。成祖之后,那就只能将洪熙皇帝仁宗朱高炽的神主迁出来了。
可能朱棣自己都没想到,自己百年之后居然还有幸得一个“成祖”的庙号,跟自己的父亲朱元璋在排面上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