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号称六首状元的明朝牛人,为何会被诛九族?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4-04)441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黄观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这项制度有效的打破了士族门阀垄断朝堂的局面,是封建社会时期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无数出身中下层的人因此而改变一生;但是,想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毕竟天下士子不说上百万,大几十万还是有的,结果就录取寥寥百余人而已,可见比例之低。

而其中,最显赫的莫过于高中状元,纵观历史,不说中过状元的人都有大出息,但在当时,绝对是显赫一时的人物;科举制度一共实行了约一千三百年左右,总共诞生了约592名状元郎;但你以为状元郎就是更高荣誉了吗?显然不是,想来应该有人听过“连中三元”吧,所谓“连中三元”,指的就是在乡试、会试和殿试中均得之一的人,在历史上,总共也就出现了18位而已。

当然,你以为“连中三元”是科举考试中更高荣耀了吗?那你就太小看天下人了,因为在“连中三元”之上,还有一个“六首状元”,什么意思呢?就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均为之一名的状元;基本上,考中状元的就算是妖孽了,能“连中三元”的算是绝世妖孽,那“六首状元”算什么?

号称六首状元的明朝牛人,为何会被诛九族?

在历史上,总共出现过两位“六首状元”,分别为明初的黄观和清朝乾隆时期钱棨,但是要将这两人在做一个比较的话,那黄观比之钱棨更为妖孽,因为黄观在27岁时就已经高中状元,期间都是一次过;而钱棨在47岁时才中状元,乡试期间,有过六次落榜,所以说,黄观要比钱棨更为妖孽,简直称得上是科举史上的最终传奇。

可能很多人会问,为何这黄观27岁就成为了状元,而且还是“六首状元”,为何在历史上籍籍无名呢?的确,黄观在历史上的确是几乎毫无名气,这与他一生的经历有关,接下来,就看看这位科举史上的最终传奇,究竟有何坎坷经历吧。

据记载,在殿试时,是朱元璋亲发策问的,而黄观在策论中极力主张“屯兵塞上,且耕且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则可中国无扰,边境无虞”,这是什么意思呢?在明朝时,这叫“屯兵制”,在后世,这叫“建设兵团”;当然,这并不是黄观原创的,这项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当时曹操就实行过“屯兵制”。

所以这项制度并不算什么稀奇的,但黄观的策论能得到朱元璋的高度赏识,当然有其独到之处。黄观在中状元后,被授翰林院修撰,并在五年后升任礼部右侍郎(正三品),要知道,当时黄观才32岁啊!在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改旧制,黄观任右侍中,参与重要国事奏议。

号称六首状元的明朝牛人,为何会被诛九族?

当时燕王朱棣自恃皇叔,且兵强马壮,军功显赫,故而态度傲慢,入朝时都不给建文帝朱允炆叩拜;朝中群臣畏其权势,都沉默不言,唯独黄观敢当面顶撞朱棣,黄观怒斥朱棣道:“虎拜朝天,殿上行君臣之礼;龙颜垂地,宫中叙叔侄之情”,这话说得极重,纵然朱棣狂妄,但仍然不得不给建文帝朱允炆行跪拜之礼。

但也因此,燕王朱棣内心恨极了黄观;后来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时,公布了一个“文职奸臣”的名单,黄观名列第六;在朱棣进攻南京期间,黄观在长江上游督促各地赴援,当船行至安庆下游罗刹矶时,得知建文帝朱允炆已死,燕王朱棣已即位,自知大势已去,于是投江自尽,时年38岁。

虽然黄观投江自尽了,但朱棣对黄观的怒火却没有丝毫消减,反而是更恨黄观;因为虽然他受过黄观的责骂,但他也知道黄观的确是有大才能的人,如果黄观肯投降他,他绝对会非常欢迎;但黄观宁可投江自尽也不肯投降他,这让朱棣心中更恨黄观了,于是下令诛灭黄观九族,黄观的亲朋受监禁、谪戍者达百余人之多。

27岁就成为“六首状元”,32岁成为正三品的高官,按理说,黄观的前途绝对是一片光明,如果没有“靖难之役”的话,入主中央成为首辅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而且想来也不会太晚。可惜,在他38岁时,就投江自尽了,而且既然朱棣下令诛他九族,并将其名从登科录上划去,剥去其状元名号,当然也会将黄观的很多信息都抹去;直到万历皇帝时期,黄观才得以 *** ,并补谥“文贞”,以表其才能和忠贞。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4/55707.html

“号称六首状元的明朝牛人,为何会被诛九族?” 的相关文章

王昶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昶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昶(2世纪-259年),字文舒,太原郡晋阳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太原王氏,少有名气,进入曹丕幕府,授太子文学。曹丕即位后,拜散骑侍郎,迁兖州刺史,撰写《治论》、《兵书》,作为朝廷提供施政参考。魏明帝曹叡即位...

朱瞻基有何特长之处能让朱棣如此喜爱他?

朱瞻基有何特长之处能让朱棣如此喜爱他?

朱瞻基明仁宗朱高炽长子,仁宗病故后继位,明朝第五代皇帝。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朱棣确实非常偏爱长孙朱瞻基。说朱棣偏爱长孙朱瞻基,有以下几个理由。其一,朱棣除了立朱高炽为皇太子外,还立了朱瞻基为皇太孙。一般皇帝在确定储位的时候,都会只考虑自己继承人的问题,不会考虑儿子继承人的问题。毕竟...

朱祁钰都做了八年的皇帝 夺门之变为何能轻易被废

朱祁钰都做了八年的皇帝 夺门之变为何能轻易被废

还不知道:朱祁钰当了八年皇帝,为什么一场夺门之变就能轻易而举的废掉他?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祁钰,一个苦命的明君。被逼当皇帝,又被逼退位,一生都好似一个傀儡皇帝。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他临危受命,硬着头皮做了一个可能会让自己背负上亡国之君恶名的皇帝。但是,当他勤勤恳...

李世民在处理李承乾的时候 李世民为什么要选择上策而不是其他选择

李世民在处理李承乾的时候 李世民为什么要选择上策而不是其他选择

李世民如何处置李承乾方为上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作为唐高祖李渊的次子。虽然其因为并非长子而无缘太子之位,但由于其在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手下人才济济。所以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用武力夺取了本应是兄长...

三国时期孙权统治基础最稳 孙权为何是称帝最晚的一个

三国时期孙权统治基础最稳 孙权为何是称帝最晚的一个

还不知道:为什么统治基础最稳固的孙权,偏偏是三国中称帝最晚的那个?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已经初见雏形,从父兄手中继承家业孙权巩固了自己在江东的统治,可谓是志得意满,坐断东南。江东世族们也从抵抗、反对孙权的统治,变成了合作、支持,在淮泗将领与江东...

明朝要灭亡时崇祯圣旨求救 期间为何没有大将进京救驾

明朝要灭亡时崇祯圣旨求救 期间为何没有大将进京救驾

还不知道:明朝灭亡时,崇祯发出求救的圣旨,为何没有将军进京救驾?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7世纪的明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当明朝有难时,边疆的将领却无动于衷,他们为何会抛弃明朝?当李自成快要打到北京时,崇祯发出了救命的圣旨,回应的将领却寥寥无几。当时的明朝,手握重兵...

施绩:东吴中后期名将,主要负责荆州重地的军事

施绩:东吴中后期名将,主要负责荆州重地的军事

施绩(?—270年),字公绪,丹阳故鄣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原名朱绩。左大司马、当阳侯朱然之子,吴少帝孙亮登基后恢复本姓“施”。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施绩有将领之才,转战四处,是孙吴中后期的大将,主要负责荆州重地的军事,官至上大将军、左大司马(当时东吴最高武职)。人物生...

年羹尧最后为何是自尽而死?真相是什么?

年羹尧最后为何是自尽而死?真相是什么?

雍正是清朝第五位君主,清朝世宗的年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年羹尧是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三十九年进士,钦点为翰林,后升为内阁学士,从康熙四十八年开始,仕途一路通畅,雍正即位后,将不轻易授人的“大将军”印信授予年羹尧。为啥后来被雍正帝赐予自尽呢?笔者给读...

评论列表

月亮
月亮
1个月前 (10-13)

黄观,科举史上的传奇人物,才华横溢、忠贞不二的他虽遭逢不幸却仍心怀国家社稷之安危;面对权势不屈不挠的精神令人敬佩!其生平事迹值得后世铭记与传承至今仍为世人所钦佩和敬仰的楷模形象永存于世间激励后人奋进前行不忘初心勇攀高峰之路不断向前延伸着历史的长河……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