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称帝后,刘太公见到他为什么要手握扫帚,还倒退着走?
刘邦称帝后去见父亲,为何刘太公手握扫帚,还倒退着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刘太公出身低微,甚至连个正儿八经的名字都没有,“太公”只是世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罢了。只有《史记索隐》记载他叫刘煓。然而他却是在生时,连一天皇帝都没做过,就当了太上皇的人。这都要得益于他有个能干的儿子,刘邦。
刘邦本名刘季,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三,因此很多人都误以为,“季”就是老三的意思。其实不然,古代排序有伯、仲、叔、季,“季”指的是最末的一个。古代老三一般取名“叔”为多,但不知为何,刘邦家里跳过了“叔”,直接叫他“刘季”。
笔者推测,可能是家里人认为刘邦是最小的,所以就直接叫“季”了。可是他们没想到,后来母亲又生下刘交,刘邦就不是最小的了,这也引起后人误会“季”是老三的意思。
总的来说,刘邦一家都出身不高,刘太公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根本别提什么梦想做太上皇了。他的儿子大多和父亲一样老实,唯独刘邦不守本分,整天游手好闲,跟自己的“狐朋狗友”瞎混。
久而久之,乡亲们都看不上刘邦,认为他是个地痞无赖,刘太公面子上也挂不住,因此常常骂他不学无术,比不上兄弟们。这就导致父子关系并不好,甚至刘邦根本不听父亲的话。
后来在楚汉之争期间,项羽俘虏了刘太公,以及刘邦老婆吕雉。为了威胁刘邦,项羽就扬言要烹杀刘太公,结果刘邦却说:“吾与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
就是说我和你都曾为楚怀王臣子,还结拜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烹杀你爹,别忘了也分我一碗汤喝。刘邦如此无赖的回答,让项羽差点没被气死。最后在叔叔项伯的劝解下,项羽才作罢。
不过后来楚汉还是和解了,项羽便将刘太公与吕雉放了回去。当然,后来刘邦背信弃义,打了项羽一个措手不及,迫使其在乌江自刎,楚汉之争就此结束。最后刘邦建立西汉,登基为帝。
刘邦虽然人无赖了点,也不怎么听父母的话,但他心里还是尊敬父母的。他称帝后,就每五天去朝见父亲刘太公一次,为其磕头请安、端茶送水。刘太公见儿子如此孝顺,也就渐渐放下当初的成见,同时接受刘邦的磕头。
但时间一久,就有人告诉刘太公,说刘邦如今已是天子,即使他贵为天子的父亲,也不该受其跪拜之礼。一旦这种规矩形成,那么天下人将会轻视刘邦,这就不利于他统治天下了。刘太公一听,认为很有道理。
于是,当下次刘邦去见父亲时,刘太公就手握扫帚,还倒退着走。刘邦见状很是惊讶,忙问父亲为何这样,刘太公解释道:“帝,人主也,柰何以我乱天下法!”
刘邦听后深以为然,从此以后便不再向父亲跪拜。
之后,刘邦尊父亲为太上皇,还赐金五百斤。知道父亲喜欢种菜,刘邦就下令,将御花园空地用以给太上皇种菜。不过即使这样,刘太公也开心不起来,因为亲戚朋友都在老家沛县,他自己在长安感到跟孤独。
刘邦得知后,便下令建筑新丰城,并把亲戚朋友都接过来住,陪父亲解闷,刘太公才渐渐开心起来。就这样,刘太公便一直以太上皇的身份,在新丰安享晚年,五年后寿终正寝,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