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高适为什么要对李林甫感恩戴德?真相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4-12)300

高适为什么要对李林甫感恩戴德,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据《旧唐书》记载,天宝八年(749),唐玄宗下诏开有道科试,宋州刺史张九皋(张九龄的弟弟)十分欣赏高适的才华,极力荐举他进京应试。在此之前高适就以诗歌闻名,时任殿中侍御史的颜真卿是高适好友,也积极为高适扬名。五十岁的高适终于否极泰来,应试及第。考后不到十天就由一介布衣华丽丽转身,成了封丘县尉。然而,这件事却成了李林甫“薄于文雅”的罪证之一。

有道科属于制举,是科举制度的补钉,虽然与正儿八经的科举进士及第无法相提并论,但也是李唐拣举发现人才的重要渠道。按规定:“文策高者特授以美官,其次与出身。”中举后所授官职的高低,需要根据其对策水平来评判。高适捞了个县尉的官职,很显然要比仅给出身者好出许多。

按唐制,县级政权分为赤、畿、望、紧、上、中、中下、下七等,京城所在地为赤县、京兆、河南、太原府所辖县为畿县,其余五等则根据人口、地理位置是否冲要等为区分,至开元十八年,六千户以上为上县,三千户以上为中县,不满三千户为中下县。高适任职的封丘县属于紧县,虽然不如赤(京)、畿、望县,但优于上、中、下县。

高适为什么要对李林甫感恩戴德?真相是什么

高适由一介布衣直接担任从九品上的封丘县尉,算不上荣宠,但也并非薄待。比起其他人来,他应该还算是比较幸运的。

如初唐诗人王无竞,仪凤二年“初应下笔成章举及第,解褐授赵州栾城县尉”,栾城不过是中县而已;神龙元年,严挺之进士及第后再应制举及第,授常州义兴尉,义兴也是紧县;晚唐诗人李商隐在任校书郎之后,迁转官是弘农县尉,弘农也只是紧县而已。

综上所述,紧、上县尉都是两任、三任官的迁转官,而高适此前就是个白丁,制举授官就拜紧县尉,也算是特殊待遇了。相较于严挺之、李商隐,高适还属于优待。而且,县尉是县里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对于初入官场的菜鸟来说,有利于他们积累工作经验,熟悉行政业务。没有基层的长期历练,如何在更高层次的岗位上做出成绩?

史家替高适抱屈,而当事人高适自己,却是漫卷诗书喜欲狂了。他赴任时留别朋友作《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云:

忆昨相逢论久要,顾君哂我轻常调。羁旅虽同白社游,诗书已作青云料。蹇质蹉跎竟不成,年过四十尚躬耕。

长歌达者杯中物,大笑前人身后名。幸逢明盛多招隐,高山大泽征求尽。此时亦得辞渔樵,青袍裹身荷圣朝。

犁牛钓竿不复见,县人邑吏来相邀。远路鸣蝉秋兴发,华堂美酒离忧销。不知何日更携手,应念兹晨去折腰。

历史上,许多知识分子一面标榜着清高,嘴里说着不为斗米而折腰,一面却汲汲于富贵、奔竞于权门。

李白杜甫如此,高适自然也不能免俗,诗中结尾处说是“去折腰”,其实是种矫情,是种炫耀,如果没有“幸逢明盛多招隐”的话,高适又岂能“青袍裹身荷圣朝”?

其实,真正表达高适心情的,是其在长安授封丘尉时,所作《留上李右相》:

高适为什么要对李林甫感恩戴德?真相是什么

风俗登淳古,君臣挹大庭。深沉谋九德,密勿契千龄。独立调元气,清心豁窅冥。本枝连帝系,长策冠生灵。

傅说明殷道,萧何律汉刑。钧衡持国柄,柱石总朝经。隐轸江山藻,氛氲鼎鼐铭。兴中皆白雪,身外即丹青。

江海呼穷鸟,诗书问聚萤。吹嘘成羽翼,提握动芳馨。倚伏悲还笑,栖迟醉复醒。恩荣初就列,含育忝宵形。

有窃丘山惠,无时枕席宁。壮心瞻落景,生事感浮萍。莫以才难用,终期善易听。未为门下客,徒谢少微星。

这首诗是高适写给时任宰相李林甫的。李林甫无疑是可以左右高适人生的主儿。在诗中高适不吝笔墨,将李林甫描摹成与历史上贤相傅说、萧何比肩的人物,这与我们所知道的奸诈专权“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迥异,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从开元二十二年(734)五月入相至天宝十一年(752)仲冬去世,李林甫任宰相长达十九年。在他担任宰相的时候,正是唐王朝发展到巅峰的时期,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杜甫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反映的正是这一历史时期。

这个时候的唐玄宗已经由最初的励精图治变得耽于逸乐,曾经表示“天下无事,朕欲高居无为,悉以政事委林甫,何如?”唐玄宗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做了甩手掌柜,躲在深宫中沉迷于道家的长生术,将政事全托付给了李林甫。

事实证明,玄宗眼光老辣、可谓识人,李林甫历任吏部、刑部、礼部、户部、兵部,担任吏部尚书近十年,又曾担任过国子司业、御史中丞之类的“清望”官,有着丰富的任职经历,熟知中枢利弊。玄宗对他信之不疑,为李林甫任相期间对经济、法律、军事各方面大刀阔斧的改革提供了广阔舞台。

在李林甫殚精竭虑的努力下,王朝国力蒸蒸日上,至有玄宗“用人多矣,方获我心”的感叹。

高适为什么要对李林甫感恩戴德?真相是什么

从李林甫的一则小故事,就可以看出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做宰相合格与否?

王如泚的老丈人因伎术的缘故,很得玄宗皇上的宠信,一次居然趁着玄宗高兴,斗胆请赐女婿进士及第。玄宗正在兴头上,也没有多考虑,一口答应了他的非分要求,并交由礼部去办理。

李林甫问礼部侍郎,王如泚的文章水平如何,能否及第?

礼部侍郎也是个聪明人,既不敢违背圣旨,又不敢不如实回答宰相的问话,只好含糊其辞道,及第也可,落第也可。

李林甫闻弦歌而知雅意,当即奏请玄宗,科举考试是为国家选材,绝非儿戏,如果这次为王如泚开绿灯的话,规矩的制定者带头破坏规矩,“将何以观材?”

玄宗听了,也明白自己错了,只得收回成命。

哪知道,王如泚得了玄宗金口玉言的承诺,已经在家中呼朋引类,“宾朋燕贺、车骑盈门”大肆庆祝起来。

消息传来,王如泚不由茫然若失。

为维护科举的公开公正,李林甫甘冒得罪唐玄宗的危险,可见他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态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4/57226.html

“高适为什么要对李林甫感恩戴德?真相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董卓进京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有多残暴

历史上董卓进京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有多残暴

从董卓进京夺权开始,中国历史便开始进入到战乱不休的汉末三国时期。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这是蔡文姬《悲愤诗》对于董卓之乱的描述,说的就是西凉兵把社祭(古代聚会)中所有男人杀掉,头挂在抢来的车子上,女人则用车拉着回军营的场景。这只是董卓之乱其中一个很小的场...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 嘉庆后面为什么会后悔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 嘉庆后面为什么会后悔

对三件事让嘉庆必须杀和珅,为何嘉庆在15年后又后悔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799年,89岁的乾隆在弥留之际,似对嘉庆交代着临终遗言,可是嘉庆一个字也听不懂,无奈之下叫来和珅。结果,无论乾隆嘟囔什么,旁人一概听不清,唯有和珅对答如流,嘉庆顿觉脊背发凉。嘉庆此刻心里...

赵云跟随刘备那么多年 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

赵云跟随刘备那么多年 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

还不知道:赵云跟随刘备多年,忠肝义胆,刘备为何不重用他?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我国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刘备,张飞与关羽的兄弟情谊让人争相模仿,“三顾茅庐”里刘备与诸葛亮的主从情谊让人津津乐道,但无数人也曾对刘备的一员猛将——赵云赵子龙...

薛珝:三国晚年东吴官员,见证了蜀汉末期的民生凋敝

薛珝:三国晚年东吴官员,见证了蜀汉末期的民生凋敝

薛珝(生卒年不详),沛郡竹邑人,三国晚期吴国官员,太子少傅薛综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门荫入仕,累迁五官中郎将。曾多次奉命出使益州,见证了蜀汉末期的民生凋敝。迁将作大匠,修建宫殿。建衡元年,出任威南将军、大都督,带兵攻打交趾,授交州牧。卒于回国途中。人物生平出使蜀国吴...

嘉庆帝死后,继位的为何是旻宁?真相是什么

嘉庆帝死后,继位的为何是旻宁?真相是什么

旻宁原名绵宁,清朝第八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嘉庆二十五年夏天,嘉庆在热河暴病而死。由于死得仓促,嘉庆来不及安排后事。不过自雍正开始建立秘密立储制后,继位人的名字,一般早早就写在继位密诏中,放在光明正大匾后面。所以只要找到继位...

图海的一生有何作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图海的一生有何作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康熙十五年(1676年),清朝抚远大将军图海率兵围攻平凉。为了尽可能减少战争带给军队与百姓的伤亡,图海采用先震慑后劝降的策略,在周培公的帮助下,成功迫使王辅臣投降,拿下平凉城。那图海是如何攻...

刘禅有何优点,刘备为何会选择把皇位传给他?

刘禅有何优点,刘备为何会选择把皇位传给他?

刘禅,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汉昭烈帝刘备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蜀汉后主刘禅身上,你也许会发现这些标签:恨铁不成钢,烂泥扶不上墙,扶不起的阿斗等等。刘禅遭人诟病的地方大概有三处:宠信宦官黄皓;不战而降和“乐不思蜀”。既然如此,刘备为何还要将位子传给资质平平的刘禅?刘备一共...

明朝时期有有哪些人是仰仗父亲的功劳才获得的爵位?

明朝时期有有哪些人是仰仗父亲的功劳才获得的爵位?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元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乃即吴王位,建百官”,从此正式可称为一国之主。建国称王后,朱元璋就有了给手下功臣封赏爵位的资格。不过,朱元璋正式开始封赏或追赠功臣爵位要到称王后的第三年,即元...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