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睿是什么身世?一位母亲的阴谋与算计
曹睿是什么身世?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曹丕、曹植、甄姬之间的三角恋故事,曹丕对于甄宓给自己戴绿帽子这件事,恐怕也并非毫无心结,而曹丕、曹植的太子之争中,曹叡不是邺城布局中的一枚小小棋子,事实上他才是真正的核心关键。
曹叡死于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正月,时年三十六岁。古人以出生为一岁,以此倒推回去,那么曹叡应该是生于建安九年。建安九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魏略》曰:「熙岀在幽州,(甄)后留侍姑。及邺城破……文帝入绍舍,姑乃捧(甄)后令仰,文帝就视,见其颜色非凡,称叹之,遂为迎取。」
《世说新语》日:「太祖下邺,文帝先入袁尚府,有妇人被发垢面,垂涕立绍妻刘后文帝问之,刘答『是熙妻』,顾揽发髻,以巾拭面,姿貌绝伦。既过,刘谓后『不忧死矣』!遂见纳,有宠。」
《三国志》曰:「及冀州平,文帝纳后于邺。」
三段史料都确凿无疑地记载着同一件事:邺城被曹军攻破之后,曹丕在袁绍府中看中甄宓,并娶回了家。
让我们再来看看《曹操传》里的记载:「八月,审配兄子荣夜开所守城东门内兵。配逆战,败,生禽配,斩之,邺定。」
曹军在建安九年的八月攻克了邺城;曹丕在同一月里迎娶本是袁熙妻子的甄宓;曹叡也在这一年出生。当这三段材料搁在一起的时候,一个一直被忽略但却极端重要的真相,出现在我们面前。
曹丕在邺城之一次见到甄宓的时候,她至少带着六个月的身孕。也就是说,曹叡不是曹不的亲生儿子,他的父亲是袁熙。这个事实有点令人难以接受,但史料给出的答案,却是板上钉钉。
甄宓早有身孕这件事,曹丕肯定是知道的。不过大概是甄宓实在太漂亮了,曹丕舍不得,于是就姑且当一回便宜老爸。
这在三国时代,也不算什么新鲜事,当初曹操打败吕布后,就纳了吕布部将秦宜禄的老婆为妾,秦氏当时已经怀孕了,后来生下子,被曹操养为义子,名字叫秦朗,后来位至骁骑将军。
这件事曹操肯定是不知道的,打完邺城之后,他忙着征讨袁谭,然后远征乌丸,回头还要征讨高千、管淳,等到忙完这些事情回到邺城,已经是建安十年的年底。他所看到的,就是新娶的儿媳妇给他生了一下一岁多的大胖小子。
无论怎么样,曹叡是甄宓最重要的拥有,是她的生命。
幸运的是,阴错阳差之间,曹叡被当成曹家骨肉而受到宠爱。甄宓知道曹操非常喜欢曹叡,同时她也知道曹丕很不喜欢曹叡。曹操在世时,这一点无须担心;倘若曹操一死曹不即位,这个孩子的处境可就危险了。所以当曹丕受了郭女王的蛊惑,要求甄宓去引诱曹植的时候,甄宓应该是提出了个条件。
这个条件很简单,就是让曹叡封爵。只要曹叡封了爵,诏告天下,就等于从法理上确保了他曹氏长孙的地位,也就堵死了曹丕以后不认账的可能。
曹丕急于扳倒曹植,于是便答应了甄宓的这个要求。于是从史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吉本叛乱尘埃落定后的建安二十三年,十五岁的曹叡被封为武德侯,正式被纳入继承人序列,位列更高。
当甄宓做完曹丕交给她的任务以后,她知道,自己终于为流着袁氏血脉的儿子在曹家的家系中确保住了位置。
她容光焕发,她意气昂扬,她就像史书里记载的那样,「颜色丰盈,更胜从前」。
当甄宓对着卞夫人脱口而出「自随夫人,我当何忧」时,前半句是马屁,后半句却正是她内心的真实写照。是啊,我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历史的车轮在向前转动着。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去世。曹丕迫不及待地接过刘协的禅让,开创了曹魏一朝。当曹丕坐上龙椅,意气风发地朝下俯瞰时,他看到曹叡恭敬地站在群臣最前列。
这时候,他发现天子也是没办法随心所欲的,比如废掉武德侯。诏告天下说这孩子是袁家的种?这会让皇室沦为天下笑柄。曹丕这人极好面子,断然不肯这么干。
曹丕拿曹叡没辙,只能把这种郁闷迁怒于始作俑者甄宓。他拒绝将甄宓封为皇后,并且开始冷落她。
而郭女王也不失时机地开始进谗言,现在的她不再惧怕甄宓,甄宓已经不再是威胁,她现在是嫉恨甄宓,因为甄宓有个儿子,虽无太子之名,却有太子之实,而郭女王自己却始终未给曹丕生下一男半女。
甄宓生命中的最后两年是凄凉的。《文帝甄后传》里只记载说「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而《汉晋春秋》里的记载则更为惊心动魄初,甄后之诛,由郭后之宠,及殡,令被发覆面,以糠塞口。」
一代佳人,就这么死去了。她一死,曹丕立刻力排众议,把郭女王立为皇后。而甄宓,除了曹叡之外,唯一一个为她痛哭流涕,以致胁持使者要上京 *** 的,就是在鄄城的曹植。
曹丕看到密报,心不自安,就把曹植贬为安乡侯,又转为鄄城侯。
曹植这一次没有忍气吞声,而是做出了文人式的反击。他写出了《感鄄赋》。
在《感鄄赋》里,曹植把那一次「甄宓献身」的经历,诗化成了他与洛水女神的邂逅,他把与甄宓在建安二十一年底到二十二年初在邺城的那段交往,全部浓缩在了洛水那一夜中。
甄宓的容貌,甄宓的体态,甄宓的幽香,甄宓的一颦一笑,还有甄宓的辞别,都细致入微地描摹了出来。
他不恨甄宓,尽管她欺骗了他,他却始终爱着她,如赋中所言:「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他恨的,是那个幕后的主使者,也就是他的哥哥。
曹植写完这一篇《感鄄赋》后,没有刻意隐藏,他相信很快就会有人偷偷抄录给曹丕,而且曹丕肯定会识破他在「鄄」和「甄」玩的小花样。这就是他的目的。
果然,曹丕很快就从监国谒者那里拿到了抄稿,看完之后却没有愤怒,只有恐慌。他领会到了赋中的暗示,曹植已经猜到了建安二十二年「献身」事件与那一次曹植失职叛乱的真相。这一篇《感鄄赋》,是宣战书,也是告白书。曹植不是为自己,是要为甄宓讨回公道,他也可以借此痛快地抒发一次对甄宓的情怀——当着曹丕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