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将杨遇春,他一生经历上百场战役,为何没有负伤?
杨遇春身上为何没有伤痕,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古时候打仗和现在不同,由于科学技术还未得到发展,根本就没有现代战争中的枪、炮等热武器。那个时期,都是以砍刀、长矛为主要作战工具,基本都是近距离贴身肉搏战,中远距离的武器也就只有箭和弩弓等。
正是因为这种情况,古时候将士们进行一场战争,人员的损耗要远远大于今天。现代战争中,可能狂轰滥炸之后无一人伤亡,但在古时候,双方仇敌都已经到了面前,那么结果就只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以,古代战争中,将士们身上挂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不只是士兵,很多将军也都是如此。
以威震四方的唐朝开国大将秦琼为例,他年老之后就一直体弱多病,这在武将之中是非常罕见的。而他自己对此的解释则是因为年轻的时候打仗太过勇猛,前后身经两百多场战役,总是身先士卒,所以经常身受重伤,从身体中流出的血都能装得下数斛,身体其实早就不堪重负,因此才会像今天这副模样。
同样的还有宋朝大将秦翰。他与秦琼相同,一生征战沙场数十年,身体所受的伤,被正史记载的就已经有四十九次之多。
以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在古代战场之上,越是骁勇善战、勇猛无敌的将士,身上所负的伤就越多,甚至有很多大将在杀敌兴起之时,还会赤膊上阵,继续冲锋陷阵,所受的伤,自然会更多。
而那些胆小鼠辈,不敢冲锋陷阵的,上场杀敌首先以保住自己性命为主的人,由于本身就没怎么与敌人拼杀过,自然就很少会负伤了。
所以,战将身上因负伤而留下的伤疤,完全可以当作军功章,用以代表战将是否足够英勇,以及作战能力如何。
这虽然可以看作是定律,但是,凡事都有例外。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无奇不有,还真就有一位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上阵身先士卒杀敌几十年,身体却没有留下一道疤痕。
他就是清朝年间的虎将、陕甘地区的总督杨遇春。
一看到";遇春";二字,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明朝的开国大将,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老臣常遇春。的确,常遇春的威名直到今天也是如雷贯耳,当年朱元璋能够夺得天下,与常遇春做出的贡献密不可分。
不过,这个杨遇春虽然并没有常遇春知名,但在领兵作战方面的能力并不输给常遇春,只能说是生不逢时,没有常遇春那个年代的机遇。
杨遇春原是四川普通人家一员,自小就学习武艺,长大后走上了考取武举的道路。这武举,是当年武则天一统天下时创立的,因为给了更多民间人才机遇,而被后世保留了下来。而杨遇春,就是受益于武举的一位武学家。
杨遇春通过武举,一举夺得功名,进入中央军队效力,开始了为期五十八年的军旅生活,直到七十七岁高龄因病去世,把一辈子都奉献在了军队里。
而在这五十八年的军旅生活中,杨遇春打了数百场大大小小的战役,且每次都是身先士卒的冲进敌军队伍中斩杀敌人,却不曾受过一次伤。
按理来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无论一个人的武艺多高强,面对成百上千的敌人时,他都无法做到完全防御,身上负伤是在所难免的事。但是,杨遇春就是做到了。
而且,杨遇春也不是像李渊那种坐镇后方,让手下士兵上阵杀敌的人。他也没有什么背后靠山,这么多年,杨遇春就是靠着自己冲锋陷阵,一步一步从底层官员爬到总督,是靠着自己的刀枪拼出来的。
杨遇春能够在冷兵器刀剑相争的年代,不负一点伤,的确让人感到匪夷所思,就连皇帝都忍不住问及此事,还连连夸赞他。
口说无凭,有史书记载为证据,可以佐证杨遇春是一个从不退缩在手下身后的将领。
《清史稿》中有很多关于杨遇春的战役记录,以其中一场战役为例。
李文成造反事件,就是由杨遇春前往平定的。不过在杨遇春带领小队侦查敌情的时候,被李文成的千人部队埋伏,场面一度非常危急。
但杨遇春并没有投降,而是带领仅有八十人的小队与敌军厮杀,结果却是杨遇春的小队仅死伤两人,而李文成的千人部队命陨两百多。
原本已经撤退的杨遇春部队因为少了两人,又折返回去将他们的尸体抢了出来,才继续撤退。
杨遇春的秘诀就在于此,他非常爱惜士兵,待他们如手足,换来的是士兵们的拼死保护,所以才会经历上百场战役而不负伤。
总结成一句话:驭下有恩,得其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