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打败仗投靠袁绍后,他为什么药出迎200里?原因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打败仗投靠袁绍,袁绍为何还出迎200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三国之中,,曹操出身门阀大族,孙权出身贵胄之家,而刘备却出身市井贫民。他少小贫苦、孤单,无资财和社会背景,赤手空拳,凭借乱世而起。他奔逃转战于多个地方,备受颠沛流离之苦。半生戎马奔波,年到半百,还寄人篱下,寸土未有。在刘表的荆州痛哭自己年华已逝,脆弱的像个孩子。但是他用超一流的努力和坚持,硬生生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蜀汉的开国皇帝。
而他更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刘备戎马一生,从一个无名小辈而变为蜀汉帝王,这其间有太多的坎坷。但刘备凭借着“中山靖王之后”的头衔,宽仁爱民,审时度势,周旋于诸多军阀之中,屡败屡战且愈挫愈勇。折而不挠的精神,欲伸大义于天下的壮志,从而让刘备有了傲视群雄的资本。
根据《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但是他也只有“中山靖王之后”的头衔,既缺少政治资本,又没有经济实力。所以在乱世争雄中的刘备却始终保持低调,既不敢像曹操那样吟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言,也不敢像吕布那样发出“汉家城池,人人有份”的声讨之声,只能始终如一的表现着自己的仁者本质。
刘备早些时候并没有地盘,总寄人篱下,他的谨慎之心就更是无处不在了。然他的谨慎并非一味的胆小怕事,他还是很善于审时度势的,该出手时就出手。如参与董承的“衣带诏”的事件,刘备也清楚这是很危险的举动,但他更清楚明白,自己是以信义号召天下的,作为帝王后裔,仁义是他一生的写照,他绝对不能因此而见笑于天下。
他白手起家,二十多年风雨,受过多少辱,当初吕布偷袭夺取了他的徐州,却又反过来邀请他驻守小沛,关张兄弟意不能平,他轻描淡写地接受了。在曹操这个乱世奸雄面前,他伪装成一副忠厚模样,不但保住性命,还顺利取得曹操的信任和认可,更从曹操那里获得了独领一军的权力。
《三国志》:“先主走青州。青州刺史袁谭,先主故茂才也,将步骑迎先主。先主随谭到平原,谭驰使白绍。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袁绍亲自迎出二百里地!刘备败军之将前来投靠,何至袁绍与此?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敌人。刘备还是袁绍长子袁谭的恩人。再说了,刘备当时视曹操为死敌,曹操是袁绍统一全国的大敌,官渡决战一触即发,袁绍对刘备的到来当然很欢迎。
刘备从最初的一名社会底层的织席编履无名小辈,最终能荣登九五之尊的位置,成为蜀汉帝王,这在三国那个时代已经算是一个奇迹了。刘备一生都志在匡扶汉室,然而汉室倾垂,天道有常,唯独有贤德之人才能立足于世,这已成为了公论。而且,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刘备如果以正义之道前进,再去迎王者以保全汉室,显然已无路可走。在非常时期,刘备能不拘于时,接受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并发出如拨云而见日月的感叹,从而联吴抗曹,鼎足三分,不能不说这是其权变之心所产生的良好效果。
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建号魏国。此时的汉朝已经消亡,刘备的兴复汉室的梦想也一度成为了泡影一般。但是在这时他在群臣的上表下建号帝国,登基座上皇位。刘备顺应时事,适时而变,在蜀中称帝,是符合当时的局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