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史思明是什么人?比安禄山更狡猾,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4-28)220

史思明是什么人,接下来听听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大唐帝国曾经的鼎盛时期真正做到了万国来朝,不过随之而来的安史之乱彻底终结了大唐的盛世。一提起安史之乱,大家往往想到的是安禄山,还有一位比起他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史思明。和安禄山最后的结局一样,都是被自己的儿子杀死,也是挺悲催的。之一:早期个人的一些经历,用计谋骗取奚王

1:早年的一些经历,跟安禄山的关系还不错

史思明是突厥人,本姓叫阿史那,少年时和安禄山一起在营州柳城一起长大。成年之后,两个人依旧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没过多久,二人同时被 *** 任命为捉生将。不要看他人瘦小,但极其骁勇善战,因此得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赏识。赐名为“思明”。

史思明是什么人?比安禄山更狡猾,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

2:唐玄宗很看重他,叫史思明多多努力,日后一定会大富大贵

唐玄宗在执政前期虽然英明神武,把大唐帝国推向了顶峰。不过到了后面,他越来越放纵自己,宠幸李林甫等。有一次,唐玄宗召见了史思明,亲自赐座,并且和他亲密交谈,对他的军事才能可谓是赞不绝口。唐玄宗问他年龄多大?他说:“已经四十多岁了!”唐玄宗接着说:“那你好好努力吧,争取多立下战功,这样你也能大富大贵。”

3:用计谋骗取奚王,再一次展现出过人的才能谋略

唐玄宗开元24年,史思明由于欠下官府巨额债款,走投无路的他于是投奔了当时的奚族。奚族人想要杀死眼前的这个外地人,可是史思明却一本正经的说道:“我是大唐帝国派人和你们大王和亲的使者,如果把我杀掉,得罪了大唐后果自负!”少数民族的人一般都很诚实,还真以为他是大唐帝国派人的使者,于是按照宾客的礼仪接待了他。

奚王惧怕大唐王朝的实力,于是决定派100人跟随史思明一起参见大唐皇帝。史思明接着说:“你派出去的不过都是一些无名之徒,朝廷觉得你这样做诚意不够。听说在你手下有一个极其骁勇的将领叫“琐高”,何不让他去呢?”奚王不敢违抗,于是让他带着上百人出使大唐王朝。

他们一行人走到平卢的时候,史思明欺骗城中守将说奚族人派了之一名将名义上是朝见天子,实际上则图谋不轨。于是等到他们一行人悄无声息进入平卢的时候,把他们一行人杀的一干二净,只留下了琐高。把他活捉送给了幽州节度使,因此被任命为将军。第二:跟随安禄山一起叛乱,杀死安庆绪,成为大燕皇帝

史思明是什么人?比安禄山更狡猾,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

1:平常和安禄山关系要好,于是跟随他一起发动叛乱

史思明和安禄山平时的关系就比较要好,都是少数民族的人,为人比较狡猾。唐玄宗统治后期任用奸臣杨国忠把持朝政,生活腐败。那时候胡人出身的安禄山频繁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任命他为三镇节度使,掌握了很大部分的军权。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史思明和安禄山一起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15万反唐。很快叛乱便卷席了河北,攻打京城长安便是由他当先锋。第二年安禄山顺利打下了洛阳,他在洛阳登基称帝,国号大燕。封史思明经略河北,范阳节度使,掌管兵马多达八万之众。

2:投降大唐实在是权宜之计,安禄山这边被安庆绪杀死

安禄山这个人为人凶悍残暴,由于过度肥胖最终导致他逐渐双目失明。这时的他越来越残暴,扬言要全部杀死自己的身边人,他们一行人撺掇安庆绪最终杀死了安禄山。没过多久安庆绪失守洛阳,逃往邺城。这时候史思明思虑再三决定暂时投降大唐,暂避锋芒。于是向朝廷献上投降书,表示愿意带着本部统领的十三万人马投降大唐,一起征讨反贼安庆绪。

3:杀死安庆绪,安氏集团覆灭,接着被史氏家族取代

史思明是什么人?比安禄山更狡猾,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

虽然假装投降,但实际上他却仍然招兵买马,暗中图谋不轨。恰好“乌承恩”是一代名将李光弼的心腹,让他到史思明军队做策反行动,找机会把史思明杀死。可史思明也不是好惹的,他人非常狡猾很快。没过多久发现了“乌承恩”的不对劲,于是把他全家全部杀死,他打着朝廷不信任的旗号再度反叛。

这时候史思明和安庆绪虽然不对付,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就是大唐。得知安庆绪受到威胁之后,立马带着军队前去解围。史思明在城外表示愿意去除君臣礼节,改为兄弟,邀请安庆绪前来“喋血为盟”。实际上等到安庆绪一来,史思明命令手下的心腹把他们一行人全部绑起来,大声斥责道:“你作为大燕国的皇子打了败仗就罢了,还杀死自己的父亲,简直天理难容。”于是让手下把一行人全部杀死,安庆绪的旧部归了史思明,安氏家族退出了历史舞台,替代他的就是史思明。第三:和安禄山最后一个下场,被儿子史朝义所杀,没过多久安史之乱被平定

1:由于矛盾很多,最终和安禄山一样被儿子所杀

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安禄山和史思明在某些方面极其的相似,都是胡人生性狡猾,最终都是被儿子所杀。安禄山是被儿子安庆绪所杀,史思明是被儿子史朝义所杀。被杀的原因还是利益问题,当时史思明的手下骆悦经常被他打骂,于是离间父子之间的关系。再加上史思明本身不宠爱史朝义,没有立他为太子。最终史思明被活活勒死,史朝义成为这支军队的领袖。

史思明是什么人?比安禄山更狡猾,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

2:史朝义本人不争气,兵败自杀

史朝义杀死史思明没过多久,朝廷军队陆续进行了反攻。叛军的势力逐渐独木难支,很难抵抗朝廷军队的势力。首先史朝义连战连败,被迫逃往莫州。首先很多人包括大将田承嗣相继投降了唐军,内忧外困的情况下被朝廷军队步步紧逼。在众叛亲离,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于林中自杀。历时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最终被平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4/59957.html

“史思明是什么人?比安禄山更狡猾,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 的相关文章

乾隆上位后大肆给宗亲翻案 乾隆为什么和雍正做对

乾隆上位后大肆给宗亲翻案 乾隆为什么和雍正做对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继位后,大肆为旧朝宗室翻案,他为什么偏要和雍正唱反调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对于乾隆来说,是一个创造历史的一年。这一年,乾隆正式为多尔衮平反昭雪,恢复原爵;这一年,他下令将已去世36年的弘晳恢复原名,收入宗籍;这一...

历史上刘备与孙夫人之间的感情怎么样?

历史上刘备与孙夫人之间的感情怎么样?

刘备在拿下益州之后,在法正的劝说下,娶了寡妇吴夫人为妻,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说起来,孙尚香可是孙权嫡亲的妹妹,皇亲贵族。但是刘备却对她一点儿也没兴趣,反而迎娶了一个寡妇吴氏。这是怎么回事呢?(孙尚香剧照)孙尚香从小就很得父亲孙坚和孙权的宠爱,在父兄的影响下,舞枪弄...

冯唐是什么人?他为何不得皇帝重用?

冯唐是什么人?他为何不得皇帝重用?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出自于唐朝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李广是汉武帝时期非常有名的将军,被称为“飞将军”,一生战功赫赫,威震敌胆,可到死都没能封侯。连李广的儿子李敢,并不怎么出名,也没什么大功绩,都被封为关内侯,而李广却没能获封。汉武帝不给李广封侯,他不从自己身上...

司马德文:东晋末代皇帝,他有哪些悲惨经历?

司马德文:东晋末代皇帝,他有哪些悲惨经历?

我国是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随着朝代更迭,产生了数百位皇帝,一般来说王朝的末代皇帝,命运都很悲惨,东晋最后一位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也不例外。司马德文是晋孝武帝司马曜次子,晋安帝司马德宗同母弟。晋孝武帝驾崩后,太子司马德宗继位。司马德宗天生在智力上有缺陷,不擅长说话,甚至分不清冬夏,这样的...

皇太极后宫明明有三千佳丽 皇太极为何对海兰珠情有独钟

皇太极后宫明明有三千佳丽 皇太极为何对海兰珠情有独钟

还不知道:皇太极为何对海兰珠情有独钟?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封建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很长的一个时间段,随着封建王朝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皇权得到了空前强化,帝王具备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因为自身的方方面面有带着政治因素,哪怕是婚姻也不例外,封建王朝皇帝的婚姻往往是以利益...

明末时期武之望与孙元化两位大臣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明末时期武之望与孙元化两位大臣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明末,天下大乱,很多明朝官员因为剿匪或抗清不利,结局悲惨。不过,既然做官,为国捐躯也好,因罪自尽也好,这是他们应该承担的因果,无可厚非。但其中,也有部分比较可惜的官员,比如,科学家式的技术型官员...

柳宗元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柳宗元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枊宗元位列唐宋八大家的第二位,韩愈和他发起的古文革新运动,一时间在唐代掀起了散文创作的浪潮,形成了唐宋八大家散文风清骨竣、气势宏伟、笔力雄健的文风。宋代苏东坡对柳宗元的评价颇高,说他的文章内容...

赵飞燕的生理缺陷,为什么会让汉成帝那么迷恋?

赵飞燕的生理缺陷,为什么会让汉成帝那么迷恋?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赵飞燕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赵飞燕的生理缺陷,为什么会让汉成帝那么迷恋?请听我详细道来。众所周知飞燕合德最巅峰时,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就算如此,两人不好的出身也是改变不了的事实。其实很让人意外,飞燕合德的亲生母亲是汉朝一个贵...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