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赵匡胤是怎么评价战神白起的?他真的不配进武庙吗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4-30)310

大家好,说起赵匡胤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说起武庙,想必大家对此都并不陌生。武庙,全称武成王庙,也被后人称为太公庙。是唐玄宗在唐朝开元年间为了表彰名将所设的庙宇,可供后人祭祀。

开元年间,战功显赫的白起作为姜子牙的陪祀被供奉于庙内,与韩信、诸葛亮、张良等人被称为武庙十哲,被历代后人祭祀供奉。但随着时代的不同,文化的变迁,后人对白起的认知和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的。

白起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人,他是有名的将领,是战国的之一大将。他把一生都奉献于秦国的统一大业上。三十多年来,白起作战深谋远虑,用兵又善于出奇制胜,正所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直以来,他保持着傲人的战绩,为秦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时对秦国一统六国的大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虽然白起一生征战37年,攻下敌方城池近百座,歼灭了敌军上百万,没有一次战败。但在长平之战中,在对赵军投降的四十万大军的处理上,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选择了将他们全部坑杀。因此被后人贴上了“屠夫”、“残暴”的标签,被很多后人所指责,甚至还对他一生崇高的军事地位产生了影响。一、骁勇善战,从普通士兵到大将的蜕变

赵匡胤是怎么评价战神白起的?他真的不配进武庙吗

首先,我们先说说白起一生的惊人战绩,白起完全是凭借自己的战功一步步从一名普通士兵成为秦国的大将。他不仅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将士,而且是中国历史上战功最为惊人的大将军,戎马一生,六国将领听闻白起的名字脸色都变了。

纵观白起一生,可谓是沾满鲜血。他为大秦屠灭敌军、拓宽疆土。一开始的伊阙之战,这是白起的成名战。公元前294年,魏韩联军进攻秦国,白起率军歼灭了敌军24万,亲手杀死魏国将领犀武,攻下伊阙。战后,魏、韩两国兵力遭到重创,被迫割让土地以保和平。这场战役让秦军心更加稳固,实力更加强大,为之后的战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262年的长平之战中,白起的战功达到了最巅峰。赵括发起了猛烈的攻击,采取一套战略,先是故意假装失败落荒而逃,然后用小计谋从后面杀出来,将运输粮食的通道堵住,让赵括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白起在长平之战中歼灭赵军45万,将赵军投降士兵尽数坑杀。但是好景不长,在白起认为已经可以夺得赵都邯郸,功成名就之时,被嫉妒的范雎从中破坏,导致战败。没几年白起便在范雎的诋毁下,被逼无奈自杀在杜邮。历史上的一代名将便自此消失,未得善终,这个结果不禁让人感叹。二、戎马一生,列入武庙享受香火

白起一生虽然战功赫赫,但后世对白起的评价褒贬不一,大概是因为时代不同,立场不同吧。对于秦朝的百姓来说,白起带领他们实现统一,带着他们走向胜利,在他们心里,白起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英雄。所以在他自杀后,才会有了“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的景象。但是对于其他人而言,白起屠杀他们的亲人,让他们国破人亡,流离失所,自然是让人嗤之以鼻的魔鬼。

赵匡胤是怎么评价战神白起的?他真的不配进武庙吗

因为战争,在朝廷心中,白起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他的存在更像是一种信仰,是佑护国家逢战必胜的战神。在唐太宗年间,长安有人说看到白起显灵了,并且告诉他,吐鲁番会来侵犯国土,但一定会惨败,过了一段时间,果然和白起说的一样。经此一事,唐太宗喜出望外,更加肯定白起战神的地位,要将白起加封为“司空”,不过最后是被李沁劝阻了。

虽然在很多的百姓心中,白起是一个像魔鬼一般的存在,但是在当时的年代,虽说百姓对白起非常憎恶,朝廷对于白起的评价却是非常高。他们认为白起爱国尽忠,征战沙场,虽然杀死投降二十万大军的行为不妥,但是总体功大于过。因此,白起因战功显赫,被供奉于武庙中,他作为姜子牙的陪祀,入列于武庙十哲,从此接受后人的祭祀供奉。三、杀人如麻,被赵匡胤踢出武庙

白起所经过的地方可谓是尸骨遍地,鲜血淋漓。他曾经掘开堤坝致使鄢城的百姓死了高达数十万人。因此在唐代人心中,白起必将为他今生所犯下的罪过承担报应,世代都投胎为猪,一生都被任意的宰杀。在后来的佛教教育中,白起也经常是被列举出来的例子,常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做坏事。

虽然在唐代年间,白起的地位备受尊崇,但是到了宋代,他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宋朝初年,赵匡胤在参观武庙的时候,参观武王庙的各大名将雕塑,当他看到白起雕像的时候,突然发怒,指着白起雕像说道:“此等狂徒,也配进武庙?”。

赵匡胤是怎么评价战神白起的?他真的不配进武庙吗

在赵匡胤眼中,长平之战,白起杀害赵国降军四十万大军,并非君子之举,简直就是 *** ,根本不配留在武庙中。因此,白起就这样被赵匡胤踢出了武庙,从此再也不在“武庙十哲”的行列里了。

然而,宋朝做了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在后来宋朝面对战争时,当国家面临入侵,他们又重新捡回被丢弃的白起,希望他能够保佑战争胜利,拯救国家。在宣和年间,开封被女真人攻击,情势危急,宋朝危在旦夕,宋徽宗不知道如何反击,到处求神拜佛,并且将白起雕像重新请回武庙,与古代的七十二位名将并列。

在后来的开封之战中,北宋面临女真人的攻击,听信一位叫郭京的神棍的谗言,大开城门召唤白起和天兵天将。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白起没有出现,天兵天将更没有出现,大开城门女真人直接攻入,北宋从此彻底灭亡。

不过时代发生变化,白起的形象也有了转变,到了明代期间,道教的发展,白起成为了高明大帝、酆都大帝两位大帝身下的“八猛将”之一,从而位列仙班,成为了神明。自此,在百姓心中,他的形象也大有好转。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604/60226.html

“赵匡胤是怎么评价战神白起的?他真的不配进武庙吗” 的相关文章

孙权和刘备是盟友关系 孙权为什么要杀关羽

孙权和刘备是盟友关系 孙权为什么要杀关羽

还不知道:孙权为什么非要击杀关羽?你看看周瑜临死前都说了什么,关羽不冤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19年,一个巨大的喜讯从前线传来,东吴的主将吕蒙在吴蜀战场上大获全胜,不仅收回了被蜀汉霸占多年的荆州,还擒获了蜀汉的大将、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这让东吴上下一片欢腾,仿...

海瑞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海瑞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海瑞是明朝著名清官。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宋有包青天,明有海青天。在民间,海瑞常常跟包拯并提,因为海瑞在明朝,也是有名的清官。海瑞一生历经明朝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不但得到了重用,而且他为官一方,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朝中上下,对他的褒奖多于贬低。海瑞字汝贤,号刚峰,从他的号...

刘裕掌权后司马家都没有威胁了 刘裕为何要杀光他们

刘裕掌权后司马家都没有威胁了 刘裕为何要杀光他们

刘裕已掌握大权,为何还要将司马懿后代灭族?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汉末年整个中国社会都处在了一种相当的混乱当中,汉王朝已经无法稳定的维持自己的统治,而权力的真空肯定要有其他人去争取,这也就导致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百年斗争。不过事情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

司马懿在高平陵之战的时候 司马懿为何要杀曹爽三族

司马懿在高平陵之战的时候 司马懿为何要杀曹爽三族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为何一定要将曹爽诛灭三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249年,曹爽被司马懿灭三族,曹爽大骂道:“司马懿,你这个大骗子,骗我交出兵权却要灭我三族。都怪我太过天真,悔不听桓范之言落到如此下场!”话音一落,刽子手手起刀落,曹爽瞬间身首分离...

萧何月下追韩信拉他一把 萧何最后帮助吕后除掉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拉他一把 萧何最后帮助吕后除掉韩信

萧何曾月下追韩信,后来为何不帮韩信,反而为吕后谋划除掉韩信?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萧何和韩信之间的故事早有一个著名的成语来说明,即“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因为萧何而青史留名,成为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同时,韩信的被杀也和萧何有直接的关系。...

陶璜:东吴至西晋初官员、将领,曾成功将西晋势力赶出交州

陶璜:东吴至西晋初官员、将领,曾成功将西晋势力赶出交州

陶璜,生卒年不详,字世英,丹阳郡秣陵县人,交州刺史陶基之子,三国时期东吴及西晋初年将领,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陶璜本人曾历显位,因为其父曾任交州刺史,故陶璜也十分熟悉当地的情况。263至271年东吴与西晋在交州一带爆发争夺交州地盘的战争,陶璜被任命为统帅,...

三国时期蜀汉的平安三侯指的是哪些人?

三国时期蜀汉的平安三侯指的是哪些人?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国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一个历史时期,这当然是各种艺术作品的功劳,蜀汉“五虎上将”、曹魏“五子良将”、东吴“四大都督”大家都耳熟能详。其实在三国后期,蜀汉有三位大将镇守边境,被称为“平安三侯”,你知道他们是谁吗?据《三国志》中记载...

乾隆妃嫔叶赫那拉氏是什么出身?她到底是怎么死的?

乾隆妃嫔叶赫那拉氏是什么出身?她到底是怎么死的?

俗话说一入宫门深似海。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有时候,清宫剧更像是一个感情世界的缩影,坏女人、好女人,各种各样的阴谋,各种各样的爱情,《如懿传》中有一位妃子,虽没有主角光环,但却也是个十足的老实孩子,性格温婉,无心争斗,对乾隆皇帝一心一意,但最后却没有善终,此人就是舒妃。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