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曹丕诅咒厚葬制度戮而重戮,死而重死,这是为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4-30)290

汉代国力的强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厚葬成为有汉一代的整体风气。尤其是东汉时期,社会厚葬风气浓烈,民间墓碑墓葬豪华奢靡,无论是墓碑的选材、刻工、雕刻等工序,都极为讲究。汉代葬仪“视死如生”,不但要把人在生前所用物品带入墓中,还在修墓的时候按照现实生活中房屋的模式建造,有休息的地方,有放东西的地方,甚至还有厕所。

据文献记载,汉代皇帝、贵族们死后,饭含珠玉,穿金缕玉柙。饭含是把珠、玉、米、贝等物放在死者口中。汉代人认为玉是“山岳精英”,将金玉置于人的九窍,人的精气不会外泄,就能使尸骨不腐,可求来世再生,所以用于丧葬的玉器在汉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以前有幸参观了商丘博物馆,亳州博物馆,徐州博物馆中的金缕玉衣、银子缕玉衣和铜缕玉衣。也参观过龟山汉墓和狮子山汉墓,体会了汉代墓葬的豪华和随葬品精美的做工,当然,也领略了当时厚葬的奢靡之风。

玉衣在西汉东汉时期使用频繁,但是在三国时期,曹丕下诏禁止了这种奢侈的风气。以葬礼为引子,今天我们来根据史料,看看汉末三国时的婚嫁丧葬情况。我们肯定能猜到,在经过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后,当时的各种仪式制度肯定没有往日的浮华,很多贵族或身居上位者也提倡节约。提倡节约也是考虑到自身财富大不如前,且大乱之中掘坟现象令人发指。

曹丕诅咒厚葬制度戮而重戮,死而重死,这是为什么?

简单提一下当时的婚嫁。在建安二十五年的时候,曹操认为旧时婚姻嫁娶过于奢侈,命令以后公侯之女嫁人,普遍在仪式中采用黑色粗质的帷帐,随嫁过去的婢女不超过十人。《宋书》曾经指出,曹魏时期,诸侯王娶王妃,或者将公主嫁出去的礼节都有很明显的节约。仪式中贡献的物品一切从简,天子聘女仅用谷璧,诸侯仅用大璋即可。

有学者指出,汉高祖时期及其以后,天子聘后需要黄金二百斤,马十二匹。聘夫人黄金五十斤,马四匹。曹魏聘后、诸侯王娶妃、公主嫁人的礼节,都统一需要绢布一百九十匹。晋朝时,上述情况用绢布三百匹。

接下来,我们根据史书记载情况,尽量为大家复原一下汉末三国时期的丧葬规格。《宋书》记载,自有汉以来,天下墓葬趋于奢侈,人们常常会 *** 石室、石兽、碑铭等。建安十年,曹操认为天下萧条,下令不得厚葬,后来把为坟墓立碑都禁止了。

建安二十三年,曹操对自己墓地的选址、规格及墓园情况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下来。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驾崩于洛阳,曹 *** 前遗令入葬时仅穿平常的衣服,不要随葬金玉珍宝。

可以说,曹丕对于厚葬的奢侈之风也是深恶痛绝的。曹丕在黄初三年,下诏禁止了玉衣作为陪葬品的出现,同时定了自己墓葬的地点。

黄初三年十月,曹丕选定首阳山为自己将来的寿陵。

曹丕指出,自己的棺椁不要过大,足以放下尸骨即可,寿衣足够包裹朽肉就行。数代之后,不要让人知道自己的坟墓在何处。自己的陪葬品不需要金银铜铁,一并使用瓦器。入葬不需要口含珠玉,不要用珠襦、玉匣等。

曹丕诅咒厚葬制度戮而重戮,死而重死,这是为什么?

曹丕强调,自古至今,没有不亡之国,也没有不被掘的坟墓。自从天下大乱以来,汉朝的各个陵墓没有不被发掘的,甚至出现火烧玉匣金缕以取玉片的行为,最终尸体被烧毁殆尽,就像受到火刑似的,这些祸都是因为厚葬封树。

曹丕威胁道,如果有人抗旨厚葬,我将在地下对死者戮尸,让你再遭一遍罪,再死一次。凡是厚葬自己父亲的,反而视为不忠不孝,让死者知道,不会再庇佑你们。

这封诏书一式两份,一份藏在曹操宗庙里面,另一幅存在“尚书秘书三府”。黄初七年,曹丕驾崩,葬入首阳陵,整个过程中,人们完全遵照黄初三年的规矩行事。

曹丕的薄葬制度,感染力很强。

皇亲方面,文德郭皇后的姐姐去世后,皇后的外甥想要厚葬自己的母亲并为其建立祠堂。郭皇后制止并表示丧乱以来,厚葬的坟墓都被发掘,现如今可以按照首阳陵的规矩办。

文德郭皇后驾崩后,葬于阳陵涧西,完全按照曹丕生前诏书执行。

大臣方面,徐宣于青龙四年薨逝,遗令去世后身着布衣、疏巾、时服。

裴潜遗令葬礼一切从简,墓穴中只有自己一个人的地方即可,可以放置数枚瓦器,其他一概不留。

郝昭去世前对自己的孩子表示。因为战争需要,我曾经挖掘各种坟墓的封树来建造战争器具,也明白厚葬对死者百害而无一利。你要在我死后敛以时服,咱们不能葬在老家,就葬在此地(陈仓)即可。至于具体藏在哪里,东南西北,你随意。而这位郝昭,是诸葛亮“暗度陈仓”最棘手的对手。

王观在家中薨逝前,下令自己未来入葬时不要器物陪葬,不封不树。

常林六十多岁时,要求自己的孩子简葬自己。嘉平年间常林病危,仍再次强调自己两个孩子在自己死后挖个坑直接埋了,还要求自己的后人不能封树而葬。

另外,蜀汉和东吴也都有重臣主动提出薄葬的要求。

诸葛亮去世前命令自己葬入定军山,依山为坟,自己的坟墓足够放入棺椁即可,并敛以时服,拒绝陪葬品。

张昭去世前,要求自己死后幅巾素棺,敛以时服。

吕蒙去世前,将自己所得的金银珠宝都藏于府库,要求自己去世后,将所藏的物品全都上还,丧事也要从简。

因为天下大乱,所以人们为了生存或为了欲望当然会对死人下手。如果您去过狮子山汉墓,看到了考古学家发掘挖开主墓室看到的那一幕的照片,您也许就能理解了。

主墓室墙壁上有一张照片,照片正是你所在的主墓室。满地的碎玉片凌乱不堪,如果你仔细看,楚王的头骨和下颚骨被盗墓者掰开,分别扔到了墓室的东边和西边。其他陪葬品,被一扫而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4/60329.html

“曹丕诅咒厚葬制度戮而重戮,死而重死,这是为什么?” 的相关文章

宋太宗赵光义和宋太祖赵匡胤相比,差在哪些方面?

宋太宗赵光义和宋太祖赵匡胤相比,差在哪些方面?

同样都是皇帝,宋太宗赵光义和宋太祖赵匡胤相比,差在哪些方面?其实,无论是带兵,还是治国,两者其实不可放在一起比较的,赵匡胤比赵光义厉害10倍不止。一、陈桥兵变VS斧声烛影,赵匡胤更胜一筹。我们都知道,赵匡胤是夺取了后周的江山,才建立了大宋。虽说欺负1个8岁的小孩子的确有点儿无耻,但不得不说,赵匡胤处...

李隆基将朱允炆的江山都坑没了 朱允炆为何会相信还重要他

李隆基将朱允炆的江山都坑没了 朱允炆为何会相信还重要他

对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重用李景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咱们知道,李景隆是带引号的建文战神,把建文帝的江山都给坑没了,反而成了朱棣“靖难之役”的最大功臣!那么,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会如此相信又重用李景隆呢?咱们要知道,李景隆不是外人,他父亲李文忠是朱元璋亲姐姐的儿子,那李...

李神符:唐朝宗室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李神符:唐朝宗室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李神符(579年-651年),字神符,陇西成纪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祖李虎之孙,隋朝海州刺史李亮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神符幼年丧父,居于长安。义宁元年(617年),授光禄大夫,册封安吉郡公。唐朝建立,李神符受封为襄邑郡王,出任并州总管,击败东突厥进犯,授...

九子夺嫡中八爷党实力比四爷党还要强 八爷党是怎么输的

九子夺嫡中八爷党实力比四爷党还要强 八爷党是怎么输的

对清朝“九子夺嫡”,为何是实力强大的八爷党会输给更弱小的四爷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八爷党不是输给了四爷党,而是输给了康熙。“九子夺嫡”时,八爷党完全就是碾压四爷党的存在,那个时候胤禩从未输胤禛,他稳稳压着胤禛一头。只是,八爷一党的势力越来越大,锋芒也太过暴露,最终...

杜微: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与诸葛亮之间有何故事?

杜微: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与诸葛亮之间有何故事?

杜微(生卒年不详),字国辅,梓潼涪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吏。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年少时跟随广汉任安学习经学。东汉末年,担任益州从事,但不久后辞职。杜微装作耳聋,隐居于山野之中。后来诸葛亮想要任命杜微为益州主簿,杜微推辞,诸葛亮便派遣车辆去迎接杜微。二人见面后,诸...

白起当年要是不受君命,直接在长平之战灭掉赵国会怎样?

白起当年要是不受君命,直接在长平之战灭掉赵国会怎样?

历史上,白起曾经提出一股作气灭赵的建议,当时秦王未采纳。那么白起当年要是“不受君命”,直接在长平之战后灭掉赵国会怎样?历史会改写吗?秦国攻击韩国野王,使得上党郡变成了一块“飞地”,韩国为了破财免灾,向秦国请求割地求和,将上党郡割让给秦国。但是上党郡郡守冯亭不尊王命,主动献城给赵国。赵孝成王采纳平原君...

雍正为什么和十三弟胤祥关系那么好 究竟到什么程度

雍正为什么和十三弟胤祥关系那么好 究竟到什么程度

历史上雍正为何对十三弟胤祥那么好?他们俩关系好到了哪种程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更何况陪伴的还是在历史上向来以对待兄弟刻薄出名的雍正,别看雍正对待其他兄弟动辄夺爵圈禁,甚至将八弟胤禩和九弟胤禟折磨致死,连同母的亲弟弟胤禵都被...

历史上雍正为何会杀年羹尧?与一本书有关?

历史上雍正为何会杀年羹尧?与一本书有关?

年羹尧,中国清朝名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雍正三年,对年羹尧来说,这真是悲催的一年。军权在握、荣耀无限的他先是军权被夺,接着被革职入狱。本来,雍正还在犹豫,是否杀年羹尧。不过,后来,雍正又从年羹尧家里抄出了一本书。这让雍正下定了杀年羹尧的决心。书中写了什么呢?说起来,年...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