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三国期间,孙权为何在称帝之后还要迁都建业?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5-03)270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孙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历史上,当南北对峙时,定都金陵(建业、建康、南京)是常态,这是由于地理经济决定的。

孙权曾根据形势需要短暂地建都于武昌,是基于219-228年特殊的形势做出的务实调整。

不过,当形势回归常态后,孙权还是回到了历史的常态——迁都建业。

定都金陵是“南朝”常态

荆、扬二洲,户口半天下,江左以来,扬州根本,委荆以阃外···——《宋书。何尚之传》

从东吴到后来的东晋、南朝,南方政权多是定都于金陵(包含这种历史名称),这是由地理经济决定的。

南朝的重心有两个:荆州、扬州。

如能像刘表一样全据荆襄,则荆州经济比江东好。

正常情况下,唐代以前,荆州的经济比扬州要好。

但是,当南北对峙,尤其沿长江对峙时,情况就不同了。

荆州最为富庶的江汉平原,在长江以北。对于以长江天险自守的南朝来说,江陵以北,不论名义上归属于谁,都是很难有效控制的。

如此,南朝能稳固统治的荆州地区,其实只有南郡及荆南地区。

魏晋南北朝时期,荆南地区经济都不太发达,要以半个荆州为重心统治南方有些力不从心。

因此,以扬州财赋为本,治理南方是南朝的常态。

三国期间,孙权为何在称帝之后还要迁都建业?

与此同时,沿江对峙时,一旦北兵耀兵于江北,武昌等地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相比之下,在大运河开通之前,金陵地区的水系则极为复杂,即使北兵渡江,在金陵附近连一块展开大军的地方都没有。

因此,晋灭吴时,即使吴已经奄奄一息,已经渡江的王浑仍然不敢攻建业,一定要等顺江而下的晋军前来解决问题。

孙权都武昌是特殊环境下的选择

219年,吕蒙白衣渡江袭击南郡时,孙权即已抵达荆州。

在称帝前,孙权一直在公安。

无论出于进攻还是防守,或是维持稳定,这都是孙权必须作的。

三国期间,孙权为何在称帝之后还要迁都建业?

1、维持稳定。

孙权所袭的南郡、武陵等地,久属刘备。刘备、关羽在此颇得人心。而自刘表时期开始,孙权即与当地多年争战。

因此,孙权必须亲自坐镇,稳定相关地区形势,消化战役结果。

2、防御:照顾两头。

吴蜀闹翻后,两国大战一触即发。

与此同时,孙权又必须防备北方曹丕南下。

孙权治于武昌,可以照顾荆、扬两个战场。

事实证明,这是非常得当的。

夷陵之战,孙吴击败了刘备;不久,孙权又挫败了曹丕三道伐吴。

连番大战,孙权应对得十分从容。

3、进攻:荆州是争夺焦点。

三国时期,吴魏争夺的焦点一直在淮南,唯孙权称帝前后例外。

这是因为:此时的荆州,魏、吴的统治都不稳固,是双方趁虚而下的焦点。

经过关羽北伐,荆州北部已经残破不堪。曹丕甚至一度放弃襄阳。吴魏在襄阳发生过易手。

吕蒙在白衣渡江前,策划的局面是:吕蒙自己坐镇襄阳,虎视北方。

因此,孙权坐镇荆州,可以说是继承了吕蒙时期的思想,以襄阳为发展目标,进行北伐。

可以说,在219年-228年,无论是维稳还是防守、进攻,孙权都必须坐镇武昌,以寻求机会。

迁回建业:形势改变

可是,形势很快就变了。

1、荆州方向国防压力顿减。

(1)、吴蜀和解

蜀国的军事威胁基本上解除;东吴基本上可专心对北作战。

(2)、曹魏无力威胁江陵。

曹丕三道伐吴时,江陵朱然能战之兵只有5000,而曹丕集结了曹真、张郃、夏侯尚大军来攻。

可是,东吴在没有调动陆逊军的情况下(吴蜀尚未和解),即挫败了曹丕的攻势。

此后,曹丕两次伐吴,重心遂转到了东线。

可见:曹丕也认识到,在荆州方向很难形成突破。

而在吴蜀和解后,魏国要突破江陵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不再是魏国的主攻方向。

三国期间,孙权为何在称帝之后还要迁都建业?

2、荆州方向攻势受挫。

226年,曹丕去世,孙权趁机北伐,重点放在了襄阳。

可是,孙权、诸葛瑾两路悉数败得毫无悬念。

相反,227年,在淮南方向,孙吴在石亭大败曹休,吴军将帅甚至提议趁机大举北伐(被陆逊劝阻)。

因此,此后,孙权调整攻略方向,仍以合肥为目标,组织攻势。

3、稳固根本。

孙权称帝前,完成了江东政权的本土化。

孙权以顾雍、陆逊等江东大族担任更高政治、军事长官,以换取大族的支持。

因此,如何处理好与江东大族微妙的合作关系。既能妥善利用,又能有效控制江东大族,成了孙家维持政治稳定的首要任务。

因此,迁回建业,是加强对江东大族的控制,稳固根本的必然选择。

总的来说,无论是长期建都江东,还是短暂地治于荆州, 都是孙权根据现实需要做出的务实选择。

孙吴能成为历史上之一个“划江而治”的南方政权,与孙权的务实是分不开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5/60706.html

“三国期间,孙权为何在称帝之后还要迁都建业?” 的相关文章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 嘉庆后面为什么会后悔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 嘉庆后面为什么会后悔

对三件事让嘉庆必须杀和珅,为何嘉庆在15年后又后悔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799年,89岁的乾隆在弥留之际,似对嘉庆交代着临终遗言,可是嘉庆一个字也听不懂,无奈之下叫来和珅。结果,无论乾隆嘟囔什么,旁人一概听不清,唯有和珅对答如流,嘉庆顿觉脊背发凉。嘉庆此刻心里...

范文程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范文程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范文程,清朝开国重臣,帮助清朝统一了全国。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作为范仲淹的十七世孙,范文程是最早投奔满清的汉人之一。他为了帮助满清打败明朝,一生鞠躬尽瘁。有人认为他为国家统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有人则认为他是汉奸。那么,范文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算不算汉奸呢?范...

曹操和孙权作为一方霸主 两人之间有没有见过面

曹操和孙权作为一方霸主 两人之间有没有见过面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同为汉末三国一方豪杰,曹操和孙权有没有见过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曹操、孙权各自作为一方霸主,乃是当时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那么两人是否见过面呢?关于这个问题,个人认为有两个答案,正史中两人应该是没有见过面的,但在《三国演义》中,两人却是...

商鞅和白起都没有能善终 张仪为什么能够只身而退

商鞅和白起都没有能善终 张仪为什么能够只身而退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同为秦国重臣,商鞅和白起都没能善终,为何张仪能全身而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商鞅、白起和张仪都是秦国重臣、功臣,商鞅主持变法改革为秦国发展成为强国奠定了基础;白起为秦国征战一生,斩敌百余万,攻城近百座;张仪出使诸侯,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

曹丕对甄宓是真的吗 曹丕为什么还要赐死甄宓

曹丕对甄宓是真的吗 曹丕为什么还要赐死甄宓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丕是真的爱甄宓吗?为何后来又要赐死甄宓?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植写洛神赋的时候,有一句“斯水之神,名曰宓妃”,被后世对标成了嫂子甄宓,也因此展开了曹氏宫廷狗血剧。但真实的历史,此宓非彼宓,洛神甄宓是后世歪曲曹植的原意,强行加上去的。那么问题来了...

杜夫人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杜夫人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自古美人配英雄。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封建社会的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基本没有什么话语权,在家从父,嫁人从夫。那个时候属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而这个特殊的标签,也成了压在女性身上的一把沉重的枷锁。所以,在战乱纷争的年代,很多女性会在战争当中为了洁身自好而选择以死明志,换句话说,她们成了...

壮年相从,多蒙教诲是什么意思?徐晃为何要对关羽说这些话?

壮年相从,多蒙教诲是什么意思?徐晃为何要对关羽说这些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关羽和徐晃都是汉末三国名将,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打的樊城守将曹仁不敢出战,向曹操告急,于是,曹操先派于禁督七军救援,结果,因为秋雨汉水暴涨,于禁七军全军覆没,曹操又派徐晃救援樊城,与关羽交战。在战场上,徐晃对关羽说,壮年相从,多蒙教诲,关羽教了...

曹操那么喜欢人妻 曹操为什么没有娶蔡文姬

曹操那么喜欢人妻 曹操为什么没有娶蔡文姬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为什么不娶蔡文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雄才大略,一代枭雄,他给后人留下了二个谜团,一个是离龙椅只有半步之遥,就是不坐上去;另一个谜团就是不娶蔡文姬,却对他关爱有加,终生照料。当年曹操为救蔡文姬,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兵10万于西域,匈奴单于逼...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