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汉武帝当初是选择和亲的 汉武帝究竟有什么难言之隐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5-07)31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武帝和匈奴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汉武帝16岁继位,在位54年,其中有44年都在对匈奴作战,可以说,汉武帝的一生,那就是吃饭睡觉打匈奴,可是在汉武帝继位的前几年,已经受够了和亲的汉武帝,当匈奴提出和亲时,汉武帝却选择了和亲,而不是派兵出击,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究竟是谁说服了汉武帝,还是说汉武帝有什么难言之隐?

汉武帝建元六年,匈奴又向大汉帝国提出和亲,这条和亲政策,已经从汉高祖刘邦到现在延续了七十余年,现在匈奴提出和亲,也属于正常的要求。不过此时在位的不是汉文帝,不是汉景帝,而是汉武帝,此时的汉武帝二十出头,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看着自己的国家如此受辱,居然需要靠和亲来维护国家的和平,这让年轻的汉武帝心里很不是滋味,早都想和匈奴过过招、掰掰手腕。

汉武帝当初是选择和亲的 汉武帝究竟有什么难言之隐

因此当匈奴提出和亲的要求时,汉武帝召集大臣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主要代表有外交部长王恢和御史大夫韩安国。王恢是坚定的主战派,韩安国是坚定的和亲派。

外交部长王恢率先进行陈述:匈奴人毫无信义可言,是典型的白眼狼,每次和匈奴和亲完以后,没过几年就继续侵犯大汉的边境,烧杀抢掠,对于这样一个没有信义的民族而言,更好的 *** 就是打他,见一次打一次,打到他害怕为止,不然这样的情况还会无休止的发生。

御史大夫则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对匈奴千里奔袭作战,没有任何好处。其一,中原是农耕民族,匈奴是游牧民族,他们的流动性太大,而不是中原地区的人扎根,他们是哪里能生存才去哪里,属于那种打一枪换一地儿的民族,也没有任何的仁义可言,所以很难制服他们;其二,对匈奴作战,我们是千里奔袭,他们是以逸待劳,要想主动出击匈奴,首先要找到他们的主力,等找到他们的时候,军队舟车劳顿,人困马乏,还怎么会匈奴作战。因此韩安国建议继续维持和亲的政策。

汉武帝当初是选择和亲的 汉武帝究竟有什么难言之隐

对于年轻的汉武帝来说,面对这样的屈辱,自然想要对匈奴作战,扬眉吐气一把,但是韩国安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汉武帝身系天下安危,任何一个决定都对大汉王朝产生莫大的影响,正可谓是一发动全身,所以做决定一定要慎重,不可意气用事。

此时的和亲政策已经延续了七十年之久,大汉也屈辱了七十多年,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种反对和亲的声音,提出主动攻打匈奴,化被动为主动,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在大臣们中间却显得有些激进。而韩安国的和亲派,向汉武帝晓以利害,虽然保守,却也是风险最小的方案。

那么汉武帝是什么态度呢?毫无疑问,汉武帝肯定是想打的,不然也就不会把执行了七十多年的国策拿到朝会上说了,真想和亲,只需要按照原来的流程走一遍就行了,没有那么麻烦。那也就是说,汉武帝是有底气和匈奴作战的,那么是谁给汉武帝的底气呢?答案是汉文帝和汉景帝。

汉武帝当初是选择和亲的 汉武帝究竟有什么难言之隐

从秦朝末年开始算起,刘邦起兵反秦,灭了秦国以后,又和项羽打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当时天下真是民不聊生,物资匮乏,国力衰弱,况且在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以后,曾经也在和匈奴的作战中被围困七天,最终因为自身实力不行,才选择和亲的政策。

当时的大汉,是要钱没钱,要马没马,要粮食没粮食,要装备没装备,那这仗还怎么打,所以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手里,只好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经过文帝景帝两朝的发展,大汉已经攒够了老本。据史书记载,经过“文景之治”以后,当时汉朝边境的粮食都非常的充足,老百姓可以拿手里多余的粮食换取爵位,粮食多的都要发霉了,钱多的穿钱的绳子都腐烂了,因此手里有粮又有钱,心里肯定不慌。

其次军事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增强,战马和弓箭的储备十分充足。战马多到了什么程度,老百姓居住的普通街道都有马,田野里的马都成群结队,谁要是骑着怀孕的母马都会被人看不起。民间尚且如此,朝廷中的战马肯定数不胜数。从弓箭来说也比匈奴的先进,从战国时期开始,可以连发的弓弩就被发明了,即使是游牧民族的匈奴,也难以招架连弩的威力。

汉武帝当初是选择和亲的 汉武帝究竟有什么难言之隐

所以这就是汉武帝的底气,有粮、有钱、有战马、有弓箭,何愁打不过匈奴。不过汉武帝最终却采取了御史大夫韩安国的意见,选择了和亲,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这是怎么了?难道年轻气盛的汉武帝怂了?怕了?绝对不是。

汉武帝知道韩安国说的有道理,但是这绝对不是汉武帝答应和亲的原因,主要的原因在于,王恢虽然提出了匈奴言而无信,应该对其作战,但是王恢并没有拿出具体的可行性方案,你提出要打,然后呢?没有然后呢?你也不说如何打?怎么打?该怎么实施计划?这一点是只字未提。

汉武帝当初是选择和亲的 汉武帝究竟有什么难言之隐

这就相当于什么?比如在一家企业中,领导说出了一个想法,说要开展业务,让下面的人讨论,你虽然支持领导的做法,可是光喊口号是不行的,你拿出具体的方案啊,没有方案你等于白说,不能说你认为能做就能做,不能做就不能做,理由呢?如果能做?该怎么做?你倒是划出个道道来,整个一二三四五六的条条框框,不然你就等于白说。

汉武帝就面临这样的尴尬,虽然自己心里很想打,可是不知道怎么打,也没有人提出来建设性的作战策略,那这怎么让汉武帝下定决心实施作战计划,显然是不现实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汉武帝心里是想打,目前只是没有合适的方案而已,那也就是说,一旦有人提出可行性的计划,那汉武帝肯定就要打匈奴了。总归一句话,汉武帝不是怂了,也不是怕了,只是时机不成熟而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5/61388.html

“汉武帝当初是选择和亲的 汉武帝究竟有什么难言之隐” 的相关文章

烛影斧声赵光义真的敢杀赵匡胤吗 赵光义到底有什么依仗

烛影斧声赵光义真的敢杀赵匡胤吗 赵光义到底有什么依仗

还不知道:如“烛影斧声”为真,那么,赵光义为何敢杀赵匡胤?他有何依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976年,北宋开宝九年十月,踌躇满志的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突然驾崩,而在赵匡胤活着的长子赵德昭已经25岁,次子赵德芳也已经17岁的情况下,却是赵匡胤的弟弟晋王赵光义登基,成...

诸葛亮如果采用子午谷奇谋 诸葛亮北伐能够成功吗

诸葛亮如果采用子午谷奇谋 诸葛亮北伐能够成功吗

还不知道:诸葛亮如果采取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北伐能成功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主政蜀汉北伐曹魏的时候,魏延曾提出了一个谋略。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魏延自己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

钟琰:曹魏太傅钟繇的曾孙女,聪慧弘雅,善于啸咏

钟琰:曹魏太傅钟繇的曾孙女,聪慧弘雅,善于啸咏

钟琰,颍川人,王浑之妻。生卒年不详,约魏末晋初间前后在世。魏太傅钟繇的曾孙女,父亲钟徽。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浑的妻子钟琰,是颍川人,她平时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因此几岁的时候就能撰写文章。她聪慧弘雅,善于啸咏,她的礼仪法度,为中表所推崇,她写有文集五卷。人物...

甄皇后是什么人?她与耶律阮之间的感情如何?

甄皇后是什么人?她与耶律阮之间的感情如何?

大辽甄皇后是辽朝历史上唯一一位汉人皇后,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947年一月,辽国灭后晋,亲征的辽国皇帝耶律德光率部进入后晋国都大梁(即开封)。战胜者拥有这座城市中所有的一切,将之当成战利品,并任意分配占有。耶律德光的侄子耶律阮(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长子耶律...

关羽败走麦城时路过马超封地 马超为什么对此见死不救

关羽败走麦城时路过马超封地 马超为什么对此见死不救

还不知道:关羽兵败走麦城时,同为五虎上将的马超督临沮,他为何见死不救?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引言《三国演义》中,马超给人的印象中规中矩,他虽然武艺高强,但为人不孝顺,在父亲和弟弟被控制的情况下,选择发兵讨伐曹操,害死了自己的家人。关羽北伐襄樊时,吕蒙从背后偷袭,与...

陈宫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陈宫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陈宫是东汉末年的名士,曾在曹操与吕布手下效力,先后助二人各自夺取兖州。但由于吕布不听陈宫的建议,导致二人最终为曹操所擒。曹操曾力劝陈宫投降,要留他一命,但陈宫不为所动,执意赴死。为何陈宫宁死不降呢一,投靠曹操陈宫为人刚...

同样都是皇室的女儿 清朝格格和公主有什么不同

同样都是皇室的女儿 清朝格格和公主有什么不同

还不知道:清朝的格格和公主有什么区别?都是皇室女儿,为什么差距这么大?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的格格和公主有啥区别?实不相瞒,受电视剧的影响,我以前都以为清朝没有公主的叫法,都是称呼为格格的,直到嫡癌公主的出现才让我大彻大悟,原来清朝的等级划分这么严格。如懿传中...

陆康:东汉末年官员,忠于东汉朝廷,有显著政绩

陆康:东汉末年官员,忠于东汉朝廷,有显著政绩

陆康(126年-195年),字季宁,东汉末年官员,吴郡吴县人。陆康是吴郡陆氏子弟,忠于东汉朝廷,有相当显著的政绩。汉末乱世,陆康为朝廷抵抗孙策。城陷后,去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所在称之陆康年轻时就有义烈之名。最早先受扬州刺史臧旻推举为茂才,然后出任高成县令(...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