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谁是刘备之一军事智囊?诸葛亮,庞统还是法正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5-13)321

谁是刘备之一军事智囊?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诸葛亮、庞统、法正

说到刘备的军事智囊,大多数人们首先会想到诸葛亮。因在《三国演义》中,他几乎被神化,自然无人与之相提并论。特别是所有将领出征口袋里都装着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但很与史实相关的安排却又不太符合情理。而且在刘备在益州站稳之后,刘备的封赏,法正却能后来居上呢?

谁是刘备第一军事智囊?诸葛亮,庞统还是法正

要知道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来,一篇《隆中对》展开了君臣二人亲密合作的序幕,刘备曾说请到了诸葛亮如同鱼儿得到了水,这种评价是非常有高度的。继而有了赤壁之战,让刘备在荆州站稳了脚跟,诸葛亮属于与刘备一起创业之人。

而庞统和法正都是空降兵之类的人。

2

庞统如一颗流星,很快陨落

在诸葛亮的推荐之下,号称凤雏的庞统跟随了刘备。刘备入蜀征战,随行所带军师庞统而不是诸葛亮,仅仅让诸葛亮“留镇荆州”。这不太符合情理,当时刘备与孙权基本上还处于蜜月之中,理论上不会发生大的冲突。再则,在耒阳庞统已经显示了他的才干,即使留庞统在荆州,关羽也不会与之起冲突。

谁是刘备第一军事智囊?诸葛亮,庞统还是法正

另一个情况就是,刘备伐吴时,虽然诸葛亮也在反对,为什么刘备没有听取诸葛亮的意见,或者把诸葛亮一起带上呢?要知道,刘备并非不会用人之辈。

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刘备并不看好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所以在诸葛亮与庞统二人之间选择时,首选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可惜的是,这位被喻作凤雏的谋士,竟在围攻雒县时遭流箭射杀。

庞统死的时候才三十六岁,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还没来得及充分展现才华即陨落了。史料单薄,不足以支撑证明他的军事能力强于谎。然而,庞统之后,真正的军事智囊随之登场。此人就是从刘璋阵营里投靠而来的法正。

3

法正后来居上

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人。原本一直在刘璋手下任职,但刘璋没有一双慧眼无法识别这颗明珠,故法正郁郁不得志。 法正也琢磨着改变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现状。

谁是刘备第一军事智囊?诸葛亮,庞统还是法正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他终于结识了自己的伯乐刘备,而刘备也一眼看中了法正的才能。如同干柴烈火,当时法正在出使荆州时,在双方交流过程中,被刘备画的饼所吸引,这就是自己要找的明主!心中稍作盘算之后,便和同事张松即暗地里合计,打算共同投奔刘备,把刘备引进成都换掉刘璋。

于是,张松力劝刘璋迎刘备入川相助,以便于北伐张鲁、抗御曹操。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 ),法正再次来到荆州,直接邀请刘备夺取益州,占据天府之国,凭借其富庶和险阻成就自己匡扶汉室的大业。

不得不佩服法正的眼力。但若要成为高级谋士,不光善于识人,更应精于谋事。而法正恰好有这样的能力。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刘璋面对刘备的猛烈进攻的时候,益州从事郑度向曾献上“坚壁清野”之计,不与刘备正面作战,就可以直接耗死刘备,过不了一百天就可让刘备自动退兵。

其实这一招非常狠毒和管用。当年曹操想攻击徐州,谋士荀彧认为对方如何坚壁清野,进攻不能陷城,反让自己进退两难,不宜发兵。曹操随即明白这个意思,就没有出兵。

有了前车之鉴,刘备也是精通军事之人,自然对孤军深入也十分忧虑。然而法正却断定刘璋最终不会采纳,因为他太了解刘璋了。果然不出所料,刘璋不愿以扰民的方式来躲避刘备大军,不但没有依计照办,反而还把郑度罢了官。

法正的心理战运用得非常牛逼。当时,刘备与刘璋正两军相持,法正给刘璋一封信,说雒城虽有万人军队,却是被击溃的将士,士气正低;而刘备军队士气正旺,而且粮食储备充足,而主公您被困,日后补给将日益困难;且有张飞的数万大军也来了,东吴也在援助助刘备;……反正真真假假一时间谁也分不 *** 假,要说明的意思就是行势对刘璋不利,抵抗是没有用的,然后笔锋一转,来一招软的,大意是刘备本就是你同宗兄弟,他来蜀地是助你,而不是害你,这一硬一软马上就奏效了。

刘璋后来出城投降,如同多年以后,谯周给刘禅的一番分析,最后降了邓艾,这封信对刘璋的投降起了重要的临门一脚的作用。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率军包围成都,蜀郡的太守许靖本想献出城直接投降,没想到事先走漏了风声。不过,刘璋仁慈便放了他一马。

但是刘备因为一件事鄙视许靖,没打算重用。

法正则劝谏刘备,但主公刚刚开创大业,像许靖这样的人被任用,会被人当作主公不重用人才,完全可效法战国燕昭王重用郭隗的先例,刘备于是改变了原来的态度,开始厚待了许靖。

4

刘备汉中大捷的确归功于法正

建安二十二年(217),曹操一举使张鲁投降,却没有所谓的得陇望蜀,留下夏侯渊、张郃屯兵驻守,自己率军匆匆返回洛阳。

法正敏锐的分析认为曹营必定是内部出现紧急情况,正是讨伐的大好时机,此举取汉中的机率很大。

而且给刘备分析了为何此时取汉中,他的理由有三:

上则可积蓄力量,伺机推翻曹魏、匡扶汉室;

中则可蚕食雍州、凉州,以开拓疆土;

下则可固守要害,与曹魏持久抗衡。

千万别小看法正的这一策略,此策对蜀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当时刘备虽然占据益州,但是孙、刘之间蜜月期已经过去,双方摩擦已日益加剧;如果汉中被曹操占据,刘备所在的益州就没有效屏障。这将导致刘备集团很容易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都难以自保,又如何北伐中原、匡扶汉室?法正这一计谋,刘备一看,可以啊,随即采纳,就率诸将向汉中进发。

谁是刘备第一军事智囊?诸葛亮,庞统还是法正

这一次,随刘备同行的军事智囊仍然不是诸葛亮,换成了法正,诸葛亮则留在后方调度粮草。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军在定军山等地扎下营盘。刘备采用了法正声东击西之计,派一万兵马在夜里袭击张郃,火烧魏营,迫使夏侯渊分兵回救。

当夏侯渊前来助阵时,刘备采用汉正的计谋,命黄忠居高临下擂鼓突袭,大破曹军,黄忠一刀斩杀了夏侯渊,京剧里《定军山》就是取的这一段历史情节。同时是刘备阵营最为经典、辉煌的战役之一,之前都是被追着跑。曹操得知领兵赶至,看到刘备一下子怎么变得这么生猛,得知刘备执行战斗整个过程后,认为刘备不具备这样的才能,他怎么能打得出这么漂亮的仗,一定是背后有高人给他出主意。

谁是刘备第一军事智囊?诸葛亮,庞统还是法正

当年诸葛亮《隆中对》提出的战略构想,重点就是以益州为重点,而法正真正的这一系列计谋将之化作现实。

刘备搞定益州后,任命法正为蜀郡太守和扬武将军,赐予法正的级别与关羽、张飞同等,比诸葛亮可能还高一些。虽然法正加入刘备时间最短,刘备给法正的封赏却不比其他人少,真是后来者居上啊。

在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时,又任命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蜀郡太守和尚书令,这都是至高至贵的要职。

当然,刘备对法正的特别重用,同时还有另一层政治意义:统战。

刘备的蜀汉政权原是像诸葛亮、张飞、马良等那样的外来势力为主建构的,虽然都是都是长期追随刘备精英。但是在蜀地,仅仅靠这部分人拥戴,刘备还是无法在益州长期立足。因为当年刘焉、刘璋父子也是引来一批外人士,这帮外籍人士与本土势力存在矛盾已久。

随着刘备集团入主,各路关系就更复杂。而法正于建安初年就已经入川,原籍虽非益州,相比刘备、诸葛亮天赋符文,属于蜀地旧人;又属于刘璋旧部,所以重用法正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给一整个派系积极的信号,以便于笼络更多的势力。

这样的安排,可以更多解读成“统战”意义,但法正在刘备心中绝非摆设之用。

每每遇到刘备不理智的时候,只有法正的劝谏才有效,所以,为什么在刘备伐吴失败,刘备在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痛哭:“要是有法正在,主公就不会冒然伐吴了”

法正去世后,刘备痛不欲生,为法正痛苦哭了好几天,并加谥号为翼侯。要知道法正可是刘备在生时唯一有谥号的大臣。即使同年亡故,与刘备有结义关系的关羽,都不能获得这种荣誉,与张飞、庞统等在刘备在世里就去了的人,都是几十年后才由后主刘禅追谥的。

《三国志》中有一段话:“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把诸葛亮比喻成左膀右臂,而法正才主心骨;

谋主才是出谋划策的主要人物。从很大程度上讲,对于刘备而言,诸葛亮、法正有点像“汉初三杰”中的萧何、张良那样的地位,对蜀汉政权建立和发展都起了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平心而论,阵前运筹帷幄,张良胜过萧何,同样的道理法正比诸葛亮表现得也更为厉害一些。

陈寿在《三国志》对二人都有评价,称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却认为诸葛亮“应变将略”有所欠缺。

据相关史料记录: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双方正焦作之时,刘备令诸葛亮派兵增援。诸葛亮举棋不定,请教蜀郡从事如何处理,而蜀郡从事答得极干脆:汉中是益州的咽喉重地,是决定蜀地成亡的关键。相当于没有汉中,也就没有益州的存在!赶紧发兵便是。

法正的多谋善断的才能不仅是被世人所公认。即使诸葛亮本人也对法正这方面的才能也是深感叹服,认为刘备举棋不定的时候,只有法正的辅佐才摆脱困境,而不再受别人压制。

甚至对手曹操也感慨:我将天下英雄大致都收罗了,唯独缺了法正啊!

5

从政治角度而言,诸葛亮是法正和庞统所不能及也

无论是对手还是同僚,对法正都是毫不吝啬的点赞,所以,刘备在对大臣们封赏,让法正后来居上也是相对公平的。

而诸葛亮在军才能的某些方面上固然不如法正,但在治国上还是显得才华横溢。在政治水平上和高度也是法正和庞统所不能及也,为什么这么说呢?

刘备当时入蜀表示“欲信大义于天下”,用这一口号获取西川民心。

谁是刘备第一军事智囊?诸葛亮,庞统还是法正

庞统作为刘备的智囊,估计读过《鸿门宴》,策划过如何在宴会上袭擒刘璋,此举在政治上的考虑过于欠缺, 没有大的格局,有点像草头王发动政变那样的做法;因为在葭萌,刘备面临选择时,他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还是政治上的影响,庞统策划的几套方案,跟他在涪城建议刘备袭擒刘璋一样,都没有考虑政治层面的影响。真是没当过老板,就不知道老板的难处。在现在的职场上也是经常有这样的案例发生。

法正与张松自认为在刘璋手下才华得不到施展,而在刘备身上看到了自己施展抱负与才能的希望,其实也是在下赌注,因此他们急切希望刘备能尽快取得益州。从个人角度而言无可厚非,只是具体做法在政治上却说不上高明。

自己本来属于原益州集团的人,他们适合扮演的角色是帮刘备联络、沟通益州的士人,助刘备以德服人,条件成熟时,劝刘璋把让益州让给刘备,兵不血刃地解决问题。这样既帮刘备取得了益州,又保全了故主刘璋。然而他们却建议刘备用比较低级的手段,在宴会上袭擒刘璋, 把自己陷入了乱臣贼子的行列,同时也陷刘备于不义之中,明显是得不偿失。一般的读者总是认为刘备过于磨叽,却不知刘备的难处。

而诸葛亮一生小心谨慎,在政治是几乎没什么把柄可以让后人诟病的,或许这是诸葛亮的长处,正是因为如此,在“兵者,诡道也”用兵方面成为了他的软肋。也不能掩盖他以“鞠躬尽瘁”的精神名留青史的光芒。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5/62467.html

“谁是刘备之一军事智囊?诸葛亮,庞统还是法正” 的相关文章

司马师的一生为晋朝的建立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司马师的一生为晋朝的建立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司马师,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司马师是三国后期的重要人物,既辅佐其父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曹魏大权,也巩固了司马氏对曹魏政权的控制,为司马代魏打下了良好基础。那司马师是如何控制曹魏的呢一,助父夺权司马师是曹魏重臣司马懿之子,自小就得到良好的教...

甄宓作为曹丕的皇后 她为何斗不过郭女王

甄宓作为曹丕的皇后 她为何斗不过郭女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何身为皇后的甄宓,在宫斗中却败给了郭女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甄宓是三国时有名的美女,原本是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在曹操攻打下冀州后,曹丕抢先一步把她娶入家中。曹丕当上皇帝后,甄宓被立为皇后。但是,她不久后就因为曹丕身边的郭女王进谗...

王国宝:东晋时期宰相,品行不端,专权擅政

王国宝:东晋时期宰相,品行不端,专权擅政

王国宝(350年~397年5月29日),字国宝,太原郡晋阳县人。东晋时期宰相,中书令王坦之第三子,太保谢安的女婿。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国宝品行不端,不受岳父谢安重用。凭借姻亲关系,投靠琅琊王司马道子门下。太元十年(385年),司马道子掌权之后,授秘书丞,...

在清朝立国的两百多年时间里 期间为何没有出现宦官专权

在清朝立国的两百多年时间里 期间为何没有出现宦官专权

还不知道:为什么清朝统治200多年没有出现宦官乱局的现象?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古代有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宦官,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出现。先秦和西汉时期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宦官才全由阉人担任。宦官作为皇帝及其家族役使的奴仆,又称太监。因为可以长期接...

李光地作为清朝时期的名臣 李光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李光地作为清朝时期的名臣 李光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对清朝汉族名臣李光地,最后结局如何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光地康熙九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翰林学士、兵部右侍郎、直隶巡抚康熙四十四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可谓是平步青云、官运亨通,他的政绩也十分了得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等李光地晚年的时候,想...

深受汉武帝重用,张汤最后为何还是难逃一死?

深受汉武帝重用,张汤最后为何还是难逃一死?

酷吏是中国古代称呼用严刑峻法的官吏,是我国历史上的打黑策略之一,深受有权利追求的帝王待见。张汤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法家人物。汉武帝手下有名的酷吏、位居汉朝十大酷吏之首。在张汤小时候父亲因为工作需要外出,他在家看守家舍,等到父亲后发现家里的肉都不见了,张汤被父亲打了一顿,张汤不服扒开老鼠洞,以老鼠洞中...

李贺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贺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贺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李白号称“诗仙”,李贺号称“诗鬼”,相比较两人的诗风不难发现,李白的诗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豪放飘逸,而李贺的诗却很消极,风奇崛凄清。李白活了61岁,而李贺只活了27岁,属于英年早逝。唐...

孙权当初强调不能杀关羽 孙权最后为何还是下手了

孙权当初强调不能杀关羽 孙权最后为何还是下手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中,东吴孙权一再强调不能杀关羽,背后原因是什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孙权一再强调不能杀关羽,但是最后他还是杀了关羽?这个中原因,我当然知道,因为对于孙权当时的心情我感同身受。我所说的感同身受当然不是指杀关羽事件,而是指孙权那种犹豫不决的心情。...

评论列表

高丽
高丽
2个月前 (09-09)

我认为刘备的第一军事智囊非诸葛亮莫属,虽然庞统和法正都有卓越的谋略,但诸葛亮的政治智慧和长远眼光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隆中对展现出他的远见卓识;赤壁之战的胜利更是他高瞻远瞩的结晶体现了他作为军师的价值所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