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聪慧过人的顶级谋士 张良可以善终,刘伯温为什么不能得以善终
对刘伯温和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引言
刘基,字伯温,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首席谋士,在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张士诚和元朝统治者的过程中,他为朱元璋出过很多主意,凭借过人的智慧和独特的眼光为朱元璋灭元建明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伯温和朱元璋剧照
古人云:前有诸葛亮,后有刘伯温。由这么一句民间俗话,我们不难知道,刘伯温和诸葛亮一样,都是古代人中智慧的化身。可是刘伯温既然这么聪明,为什么不得善终?看完朱元璋的三招,就会知道刘伯温为何晚年郁郁不得志,甚至是离奇死亡了。
01 降低地位,故意打压
有很多人喜欢拿朱元璋和汉高祖刘邦作比较,因为他们两个都出身十分贫穷 ,后来击败了各自强大对手的开国皇帝。而刘伯温之于朱元璋,就相当于张良之于刘邦。那么为什么同样杀戮功臣的刘邦,最后选择了放过张良,而朱元璋却一定要置刘伯温于死地呢?换言之,同样是聪慧过人的顶级谋士,为什么张良可以安度晚年,而刘伯温却不得善终呢?
刘伯温剧照
因为朱元璋和刘邦虽然在出身和经历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朱元璋又和刘邦有很大的不同。刘邦自己并没有什么才能,但是他最厉害的地方是懂得知人善用,《史记高祖本纪》中就记载了刘邦说过的一段话: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可是朱元璋却是一位不但能力十足,而且非常有谋略和主见的皇帝。朱元璋不但可以亲自带兵杀敌,而且其智慧不在刘伯温之下。比如在决定是先攻打江浙的张士诚,还是湖北的陈友谅时,众将一致认为应该先消灭实力较弱的张士诚,而朱元璋和刘伯温则不约而同地坚持先进攻陈友谅,结果证明他们的看法才是正确的。
朱元璋剧照
由此不难看出,没有张良的刘邦会寸步难行,但是刘伯温对朱元璋而言只是锦上添花。当明朝建立后,对朱元璋而言,刘伯温就不再是一位谋士,而是可以轻松看穿自己心思的人,这是猜忌心很重的朱元璋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因此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清算,早在明朝建立之时就开始了,这也注定了刘伯温不得善终的命运。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对开国元勋们论功行赏,李善长对朱元璋而言相当于是刘邦手下的萧何,因此被封为韩国公,不但高居宰相之位,而且俸禄高达4000石。可是刘伯温却只被封为了伯爵,担任御史中丞,俸禄只有仅有240石,不及李善长的十分之一。
李善长剧照
这就是朱元璋对刘伯温采取的之一招,降低地位,刻意压制。
02 坐山观虎斗
按理说,刘伯温得到的奖赏远远不如他的功劳,他应该意识到了朱元璋对自己的忌讳,此时最聪明党的做法应该像张良一样,既是的选择功成身退,远离朝堂,远离权力中心。可是刘伯温偏偏没有这样做,他反而想要通过争权夺利来夺回属于自己地位。
朱元璋曾问刘伯温,朝廷中谁最适合做宰相,初问杨宪如何,刘伯温答“杨宪有相才,但无相器”;再问汪广洋如何,刘伯温答“比杨宪还不堪大用”;最后又问胡惟庸如何,刘伯温答“譬之驾,惧其偾辕也”,言外之意,胡惟庸最差劲,由他任宰相早晚要出事。
刘伯温和胡惟庸剧照
前两人均是刘伯温的好友,胡惟庸则是李善长阵营的人,本来就和他水火不容,从此就更加视他为仇敌了。
刘伯温和李善长,一人是浙东党的核心人物,一人是淮西派的领头羊,两派之家争权夺利,还经常在朱元璋面前诋毁对方。朱元璋明明很清楚,却表现出一副不管不问的样子,任由两派互相斗争。后来刘伯温和李善长先后失宠,二人便推出各自发言人出场,即杨宪和胡惟庸,但杨宪很快便失势了。
刘伯温和李善长剧照
刘伯温自以为还很聪明,可以和李善长,胡惟庸代表的淮西派相抗衡,其实这只是朱元璋清算刘伯温的第二招——在坐山观虎斗,一旦时机到来,朱元璋就会对他出手。
03 取消退休待遇
刘伯温感受但失宠之后便悻悻地离开了朝廷,但是临走之际却留下了杨宪继续和淮西派斗争,这使他并没有真正的远离权力中心。回到家乡后的刘伯温似乎不甘落寞,不但暗地里参合朝廷里的斗争,还经常对地方事务发表意见,甚至上书言事。
刘伯温剧照
这就给了对手们把柄,于是在胡惟庸的授意之下,便有朝廷官员弹劾刘伯温,甚至诬陷他占据“王气”之地图谋不轨。一向精明的朱元璋不可能看不出这是政敌对刘伯温的打击,但他却全部都相信了,并且顺势剥夺了刘伯温的退休俸禄(帝虽不罪基,然颇为所动,遂夺基禄),然乎要求他回京解释清楚。
胡惟庸剧照
第三招之后,刘伯温此时与平民无异,朱元璋对他再也没有了顾忌,距离最后的清算只是时间问题。
洪武八年,回到京城不久的刘伯温便病倒了,朱元璋便派胡惟庸带着御医前去看望他,可是在吃过了太医所开之药后,刘伯温的病情却加重了。刘伯温把这事告诉了朱元璋,不料朱元璋的反应十分平淡,不久之后刘伯温便病逝了。
后来朱元璋在诛杀胡惟庸的时候,给他加了一条毒杀刘伯温的罪状,但刘伯温究竟死在了谁的手中,恐怕只有朱元璋自己知道答案,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