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幸存的太平军高级将领,韦俊晚年过得如何?
大家好,我是历史网小编,说起韦俊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后世学者在编写《天国志》时,对韦俊有如下评语:
“无威福之过,罔荒淫之失,天京之屠非其罪,武昌之胜有其功……惜推诚屈己,不获已于杨氏;重足侧目,能自安夫朝堂?皖江舟封,何故失挚友之欢?芜湖路断,岂忍易寇仇之帜!其避祸也可恕,其倒戈也能原?黄旗指处,干戈星散,叔侄仓惶,傍人门户,至尸埋异乡,父老为詈,岂不悲哉!然其为洪守,则罗泽南呕血而终;为清战,则陈玉成望垒兴叹,其行也可以相鄙,其能也胡可以相轻?噫,真善守者也?”
韦俊(1827年—1884年),广西桂平人,北王韦昌辉十二弟,太平天国名将,后受封为右军主将,两次出镇武昌,击毙湘军创始人罗泽南,差点活捉清朝中兴名臣胡林翼,战功赫赫。可惜,因“天京事变”之缘故,韦俊不容于太平天国,不但洪秀全猜忌、打击乃至想害其性命,同僚陈玉成、杨辅清又时常挑衅,甚至公然出兵打击,挑起内部火并。无奈之下,金田团营出身,革命意志异常坚定的韦俊只好叛变清军,向曾经的死对头胡林翼、杨载福投降。因此,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他是唯一幸存的高级将领(右军主将),可惜晚年无法回金田,只能选择去芜湖渡过余生,客死他乡。至于为何他选择芜湖,是因为孤独无助的韦俊曾在此处得到李秀成、李世贤兄弟之关照,让他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这里有太多美好的回忆。
1851年1月,韦俊与哥哥韦昌辉率领本族2000人马参加金田起义,算是太平天国的大股东,地位相当显赫。参与太平军后,韦俊便率本部兵马拼杀疆场,屡破强敌,成为“韦家军”绝对的中坚。1853年6月,胡以晃、赖汉英统帅4万大军西征,韦俊、石祥祯、曾天养、林启荣为先锋大将,一路攻破池州、安庆,兵锋直抵南昌。10月,太平军从南昌撤围,韦俊自率一军拿下湖口、九江,作为大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而后,韦俊挥师西进,连克田家镇、半壁山、汉口、汉阳,并将武昌团团包围。1854年5月,韦俊派陈玉成率500童子军缒城攻击武昌,拿下这座长江中游战略重镇。可惜,因东线战事告急,杨秀清将韦俊从武昌调回,而黄再兴、石凤魁这两位草包胆小如鼠,湘军来攻时立刻放弃城池,自个逃之夭夭。
1855年1月,翼王石达开在湖口、九江击败湘军主力,韦俊则趁机从安徽反攻湖北,第三次攻克武昌,而后便亲自镇守。闻知武昌失守,湘军统帅曾国藩立刻让胡林翼、罗泽南率本部兵马驰援湖北,与韦俊决战,光复城池。当时,韦俊本部兵马一万余,攻击武昌之湘军、绿营军总计两万,双方可谓势均力敌。胡林翼乃是大清中兴名臣,罗泽南则是湘军创视人,有了这两位牛人指挥战斗,清军可谓是信心满满。可谁知道,胡林翼在汉阳战斗时,被韦俊大军逼近长江岸边,身边无一亲兵,若不是鲍超及时来援,胡林翼估计被活捉了。至于罗泽南,当得知曾国藩在樟树镇惨败后,为了赶时间回江西支援老朋友,直接率3000精锐猛攻武昌东门,且亲自坐镇指挥战斗,被韦俊一炮打死。
罗泽南阵亡后,湘军畏惧韦俊之勇猛,于是决定挖掘长壕,修筑堡垒,截断城内守军粮食补给线,困死韦俊大军。这时,翼王石达开再次挂帅西征,4万精锐屯驻在洪山,与守军遥相呼应,太平军士气大振,试图在此处全歼湘军。就在韦俊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之时,“天京事变”爆发,石达开率翼殿将士回京靖难,武昌再次告急。由于哥哥北王韦昌辉滥杀之缘故,韦俊此时处境相当艰难,因为洪秀全已不信任他,还拒绝派兵增援武昌。此时,官文、胡林翼、杨载福等便修书劝其投降,让他认清形势,为朝廷效力才是出路。但是,韦俊拒绝投降,而且还频频出城攻击湘军,官文为此上奏说:“此贼终无悔心,甘心死拒”。韦俊的这份坚守,其价值不言而喻。
韦俊虽然能打,但洪秀全不再理会武昌,他只好放弃城池,转战湖北、安徽,继续为天国效力。此时,洪秀全不但没抚慰韦俊,还下令处罚他,治他丢失武昌之罪,实在是搞笑。不过,李秀成极力反对,并向天王保证韦俊绝无反心,洪秀全只能作罢,韦俊暂时躲过一劫。也许是李秀成让其感受到了温暖,所以他才决定继续留下来,继续干革命。可惜,陈玉成、杨辅清等却看韦俊不顺眼,尤其是杨辅清(杨秀清弟弟)屡屡挑衅韦俊,甚至兵戎相见。对此,洪秀全则极力偏袒杨辅清,将挑起争端之罪名扣在韦俊头上。这就有意思了,洪秀全明知道韦俊与杨辅清有矛盾,还非要让两者防区相互靠近,不冲突才怪。但是,韦俊对此表示可以容忍,当杨辅清在宁国被敌军攻击时,韦俊不计前嫌,出兵为之解围。
也许是欺负韦俊上瘾了,杨辅清巩固宁国基地后,又来挑衅韦俊,在和州一带挑起冲突。按照韦俊当时的实力,本部兵马4万余(部分新招收),若是想收拾杨辅清,还不是轻而易举。但是,为了避免冲突升级,避免再次内乱,韦俊决定渡江去投靠李秀成。此时,与杨辅清关系甚铁的陈玉成封锁长江,并派兵攻击韦俊大军,不让其渡江,挑起内斗。清军“江北大营”统帅胜保对此事有记载,“彼此忿争,于和州地界两相杀戮。”杨辅清屡屡无端挑衅,陈玉成则公然偏袒此种行为,韦俊被逼上了绝路。此时,除了投降清军,他已经没有别的出路。想单干没石达开的实力,部下不一定愿意追随自己;想归隐山林,一介白丁,清廷随便派个人都能将其逮捕;若是自杀,两边都不会追认,何苦呢。
韦俊来降,胡林翼、杨载福很高兴,毕竟这是一员大将,但曾国藩就未必了,他怨恨韦俊杀了老朋友罗泽南,这道坎曾国藩过不了。没办法,为了消除疑虑,在安庆保卫战打响时,韦俊自率一军进攻枞阳,截断了安庆东路补给线,向陈玉成捅下冰冷的一刀,也算是报了和州之耻辱。没了枞阳,安庆战局更加危险,胡林翼对此评论到:“安庆之要在枞阳,不得枞阳,即顿兵城下一二年,贼可倘佯自如,暇则来战,不暇则 *** 他处,我不能谁何也?”对此,不知陈玉成作何感想。
不过,出来混总是要还得的,韦俊就深刻体会到。1865年,天下大局已定,韦俊决定金田老家省亲,给哥哥韦昌辉修建祠堂。同时,他表示要出钱为乡亲们修建桥梁,铺设道路,却被无情拒绝,还大骂他“反骨韦十二”。
因不容于乡里,韦俊在金田实在呆不下去了,只好去安徽芜湖安度晚年。1884年,韦俊病逝,享年57岁。对于韦俊之遭遇,各位又是如何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