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40万突厥人进攻长安之后,李世民是怎么解决的?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5-30)31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在李世民尚未登基,仍是秦王之时,突厥人就曾在中原扶植多个割据政权,想要从中渔利。然而李世民却丝毫不给突厥人机会,他仅用数年时间,就消灭了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刘黑闼等臣服于突厥的割据者。而突厥人寻求在中原寻求的 *** 人的阴谋,也就此破灭。

突厥人见一计不成,于是恶由胆生。颉利可汗以为隋朝复仇为名,向唐朝边境发动了潮水般的进攻。他们屠杀边民,抢掠牲畜,无恶不作。为了躲避突厥的锋芒,太子李建成说服李渊割让了河套之地,使首都长安直接暴露在突厥的枪口之下。

之后,突厥人无岁不侵,唐军屡战屡败。因此李建成等人建议李渊,将首都迁出长安,在河南一代建都。但在李渊即将同意迁都的关键时刻,李世民毅然提出反对,他说:

“夷狄自古为中国患,未闻周、汉为迁也。愿假数年,请取可汗为报!”

40万突厥人进攻长安之后,李世民是怎么解决的?

在制止了李渊的迁都之议后,李世民又亲自出阵,与突厥人浴血奋战。公元624年,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率领数十万大军攻入关中,陈兵于五龙坂。李世民一马当先,带领百余骑兵掠阵,豪言道:

“我,秦王也!贵国可汗有本事就出阵!”

对于李世民的挑战,颉利可汗只是笑而不答。随后,李世民又带兵奔驰到突厥小可汗——突利可汗驻军之处。李世民与突利可汗是老熟人,于是他大声责备突利,说他背信弃义。而突利也自知理亏,不肯出战。在李世民的强力威慑之下,数十万突厥人竟引兵而走。

然而突厥仍没有放弃对唐朝的入侵,公元625年,突厥卷土重来,在边境大肆杀戮。而到了公元626年7月,颉利可汗对唐朝的入侵到达了顶峰。

当年6月,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夺取了政权,立足未稳,人心未服。在颉利可汗看来,这是灭亡唐朝、入主中原的更好机会。即使不能灭亡唐朝,也能大抢一把。

就这样,40万突厥骑兵长驱直入,突袭武功,距离长安只有咫尺之遥。因此,颉利可汗得意洋洋地派遣大将执失思力出使大唐,并在宫殿内对李世民扬言:

“二可汗兵百万,今至矣!”

对于突厥人的露骨威胁,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李世民却丝毫不惧,他厉声怒骂执失思力:

“你们突厥背弃盟约,犯我疆界,杀我百姓,如今还敢夸耀你们兵力强大?我今天先杀了你!”

在李世民的威胁下,执失思力差点吓得尿了裤子,于是他被迫向李世民乞求活命,还向他吐露了突厥军队的一些情报。原来,突厥人数虽多,但人心不齐。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素有矛盾,如今已经到不可开交的地步。听完执失思力的话,李世民逐渐胸有楚竹,于是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击退突厥,朕只需要带6人!”

以6人击败40万,或许只有天神能做到。群臣们大惊失色,纷纷反对李世民的决定。然而李世民仍力排众议,毅然带着高士廉、房玄龄、周范、李孟常等6名骑士驰出宫门,到了渭水河畔。6人隔着渭水便桥,与黑压压的突厥主力对峙。

40万突厥人进攻长安之后,李世民是怎么解决的?

隔着桥,李世民指着对面的颉利可汗,大声叱骂其不受信义,显得不慌不忙、有礼有节。虽然只带6人,但李世民身后仿佛有千军万马一般。

按说只要颉利马鞭一挥,李世民等人就会被数十万大军化为齑粉。但是在李世民的震慑下,数十万突厥骑兵硬是不敢上前一步,相反诸多突厥酋长忙不迭地爬下马,向李世民跪拜。而这印证了李世民的预想,突厥人心不齐。而颉利可汗呢?他怀疑对面有伏兵,否则李世民怎敢只带6人,因此逡巡不前。

在紧张的对峙中,唐军主力陆续从长安城中涌出,一时间“旗铠光明,部队静严”。他们在李世民背后列阵,致使“虏众大骇”。在唐突双方的心理战中,李世民再次占据上风。就在颉利可汗严阵以待,以为唐军要渡河进攻时,李世民却突然命诸军退后。还派使者提出,要与颉利可汗单独谈谈。

大臣萧瑀见此,以为李世民轻敌,于是拉着马劝谏。李世民却说:

“我已想好了,非你所知。突厥所以举国入侵,是以为我大唐刚有内难不可能出兵。我若关城门,他一定会大侵。我之所以我单骑出见,是表示我不怕突厥;我炫耀军容,是让他知道我准备交战。但是突厥深入我地,当会害怕没有退路,所以我军交战未必得利。相反与他言和,给他们一个台阶,必能使其退兵。制服突厥,在此一举。”

于是,李世民与颉利可汗屏退众人,在便桥上进行了密切交谈,最终达成了协议。第二天,双方杀白马,李世民与颉利在便桥盟誓。得到大量钱帛后,颉利引兵退走,并留下了此战中俘虏的唐朝百姓。

事后萧瑀问李世民:“陛下为何在诸将纷纷请战,军力雄厚的情况下与颉利可汗言和?”对此,李世民回答:

“我虽然能战胜突厥,但损失恐怕也非常大。我新继位,安定平静是首要之务,即使突厥败了,也未必会灭亡。到时候双方结怨,为祸不浅。我现在收兵不战,赂以玉帛,他们定会骄慢。而骄,是灭亡的开端。这正是“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

40万突厥人进攻长安之后,李世民是怎么解决的?

确实,以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击退突厥并非难事。但要一战灭亡突厥,却是不可能的。李世民深知,中原遭遇隋末大乱的破坏,已经经不起一场全面的战争。因此,李世民决定先稳住突厥,待休养生息之后,再一举而灭之。

果然仅仅四年后,突厥便在李世民的操纵下分崩离析。公元630年,李靖率3000骑兵突袭颉利可汗的牙帐,并将之一战而擒,数十万突厥人尽为唐朝所俘虏。不可一世的东突厥汗国,就这样走上了末路。

李世民有勇有谋,用6人吓住突厥40万大军。他能屈能伸,不卑不亢,最终将强敌拒于国门之外。虽然付出了金帛,但是只是灭亡突厥前的缓兵之计,与北宋委曲求全的澶渊之盟简直是天壤之别。

因此可以说,李世民不仅是开启贞观之治的英明君主,同时也是护佑中华、保护万民,实现民族和国家统一的民族英雄。

拥有李世民这样的伟大君主,真是我们民族之幸!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605/65518.html

“40万突厥人进攻长安之后,李世民是怎么解决的?” 的相关文章

有哪些与杜牧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杜牧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杜牧在26岁中进士,先后官至弘文馆校书郎,淮南节度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黄州、睦州刺史等职。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

韩信当初手握重兵 韩信为何没有造反

韩信当初手握重兵 韩信为何没有造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手握重兵的韩信,为何不起兵反叛刘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至少有两次反叛刘邦的机会,第一次是刘邦跟项羽对峙于鸿沟之时,第二次是钟离昧逃到楚国之时,当时的韩信为楚王,第一次韩信压根就没有反叛的想法,只是想趁机从刘邦那里捞点好处。第二次的韩信是有那么点心...

刘封武艺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为什么要杀这个义子

刘封武艺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为什么要杀这个义子

对刘封的武功如何?刘备为什么要杀死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蜀汉第二代的年轻后辈,刘封是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那么,刘封的武艺如何呢?咱们来看一下他经历过的几次战斗。一、刘封首次展示武力,并非上阵厮杀,而是一次未遂的行刺。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六十一回中。回目:赵...

汉景帝一共有十四个儿子 最后为什么是汉武帝继承大统

汉景帝一共有十四个儿子 最后为什么是汉武帝继承大统

还不知道:汉景帝共有14个儿子,汉武帝为何能继承大统,其他儿子结果怎样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明】杨慎汉朝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前后历时四百余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汉武帝作为一名雄才大略的皇帝名垂千古,他的事迹广为...

三国时期的十八骑燕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三国时期的十八骑燕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张飞是三国猛将,武艺自然不用多说,多次单挑号称三国第一猛将的吕布,和吕布大战,少则四五十回合,多则上百回合,从未败过。吕布对张飞很头疼,但也没有办法。因此,张飞是三国唯一一个敢多次挑战吕布的人。张飞这么厉害,他手下的十八骑燕将也不简单,这十八骑...

长平之战结束后 廉颇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长平之战结束后 廉颇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还不知道:长平之战后,廉颇去了哪里?最终是什么结局?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进行了长平之战。此战,秦国方面虽然战线更长,但国力远强于赵,赵孝成王怕再拖下去对赵国更加不利,于是弃用偏于防守的名将廉颇,并派出纸上谈兵的赵括。来到战场后,赵括选择...

嘉庆帝死后,继位的为何是旻宁?真相是什么

嘉庆帝死后,继位的为何是旻宁?真相是什么

旻宁原名绵宁,清朝第八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嘉庆二十五年夏天,嘉庆在热河暴病而死。由于死得仓促,嘉庆来不及安排后事。不过自雍正开始建立秘密立储制后,继位人的名字,一般早早就写在继位密诏中,放在光明正大匾后面。所以只要找到继位...

老三胤祉年长又文武双全的 康熙为何没有传位给他

老三胤祉年长又文武双全的 康熙为何没有传位给他

对康熙为何不传位给年纪长且文武双全的老三胤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去世时第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并不算是最好的选择和唯一的选择,就像康熙第三子胤祉文武双全,且还比雍正年长。最关键的是胤祉的身体素质还比雍正要好,雍正自幼文弱,体弱多病,胤祉却身体健康且骑射能力俱...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