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王敦是之一名将,为什么会变成逆贼?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6-01)300

之一名将王敦为什么会变成逆贼,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东晋王朝,属实不是一个消停的王朝。虽然国祚不过一百零三年,但是大规模叛乱发生的频率却比三百年的王朝还只多不少。而这其中知名度更高的叛乱之一,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王敦之乱”。

然而比较讽刺的是,王敦不但没有要取司马家族而代之的心思,而且似乎是司马睿自己逼反的。

之前说过,东晋开国那几年,是有着“王与马,共天下”的美谈的。而那个“王”,并不止一个王导,实际上,司马睿南渡之初,王敦能给他提供的帮助比王导更大。

早在东海王司马越刚刚当政的时候,王敦就被指派为扬州刺史,其辖区就包括了建邺。因此,王导跟着司马睿南逃的时候,实际上是跑到他堂哥的防区来了。

而对这位落魄王爷,王敦是非常尊敬的。史载“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甚至就连那句“王与马,共天下”,一开始更多地也是褒奖他王敦而不是王导。

后来王衍上台,把王敦从扬州调到了荆州。这个决定,王衍自以为得计,还得意洋洋地说是“狡兔三窟”。实际上,他是卖了司马睿一个大人情。

王敦是第一名将,为什么会变成逆贼?

如今的武汉,号称九省通衢;而在魏晋时期,荆州的地位比如今的武汉只高不低。三国时期的两大战役围绕它展开,灭吴之战也是以攻略荆州为前哨,而在司马睿南渡以后,荆州就成了拱卫建邺最重要的屏障。

刚刚建立起来的东晋,其实跟孙吴没啥两样,也就是江北的土地稍微多一点(后来会丢掉的)。而在他们西边的成汉,可一点不比一百年前的蜀汉省事儿。他们吸取了二百年前公孙述和一百年前刘备的教训,不断攻击荆州,势在剑指建邺,一统江南。

而时任东晋西路军更高指挥(左将军)的王敦所需要承担的就是这个任务,而他也确实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即使身边有个把猪队友,比如昨天咱们说过的周顗。

更难能可贵的是,王敦不仅自己有能力,还能为这个弱小的新生政权培植出新的火种。比如一代名将陶侃(陶渊明的曾祖父),就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而当手下战败的时候,王敦也愿意自己吃点苦头(比如自降官爵)来帮下属开脱,从而赢得了陶侃等人的一众支持。

应该说,在东晋草创之际,是王敦死死地扼守住了西大门,如果没有他的话,可能蜀中的强军劲卒早就涉江而下了。从这一点来说,王敦对司马睿就不仅仅有单纯的拥立之功,更有辅弼之功。

说到这里,就不禁想到了八百年后另一个苟且江东的政权——南宋。这两个王朝之间相似度非常高,无论是出现原因、首君个性还是时局、将领、文臣,都是非常有可比性的。而倘若要以南宋诸将比东晋的将领的话,最像王敦的,就应该是吴玠兄弟了——

吴玠兄弟为南宋镇守四川,数次击败犯境的金军,保住了上游的安全,为东部战场争取了条件;王敦守住了荆州,为建康的安宁奠定了基础,也为日后反攻四川提供了根据地。

当然,这是好的方面,也有不那么好的方面:比如吴玠脾气不好,喜欢搞点业余爱好(比如玩女人);王敦倒是没有这方面嗜好,但是脾气也不好;又比如吴璘的孙子最后叛变了,而王敦根本没等到孙子长大成人自立门户,自己就在生前成了东晋的贰臣。

王敦是第一名将,为什么会变成逆贼?

那么问题来了,王敦这么一个忠心耿耿的人,怎么就成了乱臣贼子了呢?

《晋书》认为,是王敦自己居功自傲,再加上自己在荆州等于是土皇帝,所以逐渐就有了不臣之心:

(王敦)既素有重名,又立大功于江左,专任阃外,手控强兵,群从贵显,威权莫贰,遂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

然而,笔者却认为,这和司马睿的帝王心术有关。

我反复说,司马睿和赵构这两个南渡皇帝,是有很高的相似度的。作为皇室仅存的血脉,他们是全村的希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得这二位爷极度缺乏安全感,对于领兵在外的大臣都不够信任,即使他们打的是光复中原的旗号。

赵构的故事,我们不必多说,岳飞的死和两次屈辱的议和已经很著名了;而他八百年前的司马睿同样如此,只不过司马睿比赵构更懦弱、更卑微而已。

无论是东晋还是南宋,在其开国之初,北伐胜利的可能都是不小的,道理也很简单——夷狄立足不稳,手段暴虐;百姓心归旧朝,自发抵抗。两者一结合,南朝的军队一北伐,就很容易受到沦陷区百姓和自发武装的拥护。

王敦是第一名将,为什么会变成逆贼?

而司马睿呢?对北伐的军队和西进的军队,统统都是一个态度——赞赏、支持,但是要我给钱给兵,对不起,没有。不仅没有,还要掣肘你。

具体到王敦身上,就是司马睿逐渐疏远了民望所归的王导,开始任用刘隗、刁协等主张抑制门阀势力、加强皇权的大臣。这从司马睿本人来说当然亦无不妥,王敦对此也只能上书发表 *** 而已。

但是司马睿的另一个举动就彻底激怒了王敦,还捎带手为王敦解除了一个他更大的心腹之患,从而使得他的“清君侧”行为成为可能,并最终付诸实现。那么这个举动是什么呢?王敦又是怎么发动叛乱的呢?他最后的结果又是什么呢?#王敦#司马睿#王导收藏

后来王衍上台,把王敦从扬州调到了荆州。这个决定,王衍自以为得计,还得意洋洋地说是“狡兔三窟”。实际上,他是卖了司马睿一个大人情。

如今的武汉,号称九省通衢;而在魏晋时期,荆州的地位比如今的武汉只高不低。三国时期的两大战役围绕它展开,灭吴之战也是以攻略荆州为前哨,而在司马睿南渡以后,荆州就成了拱卫建邺最重要的屏障。

刚刚建立起来的东晋,其实跟孙吴没啥两样,也就是江北的土地稍微多一点(后来会丢掉的)。而在他们西边的成汉,可一点不比一百年前的蜀汉省事儿。他们吸取了二百年前公孙述和一百年前刘备的教训,不断攻击荆州,势在剑指建邺,一统江南。

王敦是第一名将,为什么会变成逆贼?

而时任东晋西路军更高指挥(左将军)的王敦所需要承担的就是这个任务,而他也确实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即使身边有个把猪队友,比如昨天咱们说过的周顗。

更难能可贵的是,王敦不仅自己有能力,还能为这个弱小的新生政权培植出新的火种。比如一代名将陶侃(陶渊明的曾祖父),就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而当手下战败的时候,王敦也愿意自己吃点苦头(比如自降官爵)来帮下属开脱,从而赢得了陶侃等人的一众支持。

应该说,在东晋草创之际,是王敦死死地扼守住了西大门,如果没有他的话,可能蜀中的强军劲卒早就涉江而下了。从这一点来说,王敦对司马睿就不仅仅有单纯的拥立之功,更有辅弼之功。

说到这里,就不禁想到了八百年后另一个苟且江东的政权——南宋。这两个王朝之间相似度非常高,无论是出现原因、首君个性还是时局、将领、文臣,都是非常有可比性的。而倘若要以南宋诸将比东晋的将领的话,最像王敦的,就应该是吴玠兄弟了——

吴玠兄弟为南宋镇守四川,数次击败犯境的金军,保住了上游的安全,为东部战场争取了条件;王敦守住了荆州,为建康的安宁奠定了基础,也为日后反攻四川提供了根据地。

当然,这是好的方面,也有不那么好的方面:比如吴玠脾气不好,喜欢搞点业余爱好(比如玩女人);王敦倒是没有这方面嗜好,但是脾气也不好;又比如吴璘的孙子最后叛变了,而王敦根本没等到孙子长大成人自立门户,自己就在生前成了东晋的贰臣。

那么问题来了,王敦这么一个忠心耿耿的人,怎么就成了乱臣贼子了呢?

《晋书》认为,是王敦自己居功自傲,再加上自己在荆州等于是土皇帝,所以逐渐就有了不臣之心:

(王敦)既素有重名,又立大功于江左,专任阃外,手控强兵,群从贵显,威权莫贰,遂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

然而,笔者却认为,这和司马睿的帝王心术有关。

王敦是第一名将,为什么会变成逆贼?

我反复说,司马睿和赵构这两个南渡皇帝,是有很高的相似度的。作为皇室仅存的血脉,他们是全村的希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得这二位爷极度缺乏安全感,对于领兵在外的大臣都不够信任,即使他们打的是光复中原的旗号。

赵构的故事,我们不必多说,岳飞的死和两次屈辱的议和已经很著名了;而他八百年前的司马睿同样如此,只不过司马睿比赵构更懦弱、更卑微而已。

无论是东晋还是南宋,在其开国之初,北伐胜利的可能都是不小的,道理也很简单——夷狄立足不稳,手段暴虐;百姓心归旧朝,自发抵抗。两者一结合,南朝的军队一北伐,就很容易受到沦陷区百姓和自发武装的拥护。

而司马睿呢?对北伐的军队和西进的军队,统统都是一个态度——赞赏、支持,但是要我给钱给兵,对不起,没有。不仅没有,还要掣肘你。

具体到王敦身上,就是司马睿逐渐疏远了民望所归的王导,开始任用刘隗、刁协等主张抑制门阀势力、加强皇权的大臣。这从司马睿本人来说当然亦无不妥,王敦对此也只能上书发表 *** 而已。

但是司马睿的另一个举动就彻底激怒了王敦,还捎带手为王敦解除了一个他更大的心腹之患,从而使得他的“清君侧”行为成为可能,并最终付诸实现。那么这个举动是什么呢?王敦又是怎么发动叛乱的呢?他最后的结果又是什么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6/65771.html

“王敦是之一名将,为什么会变成逆贼?” 的相关文章

正式中的刘备和曹操是什么样的 曹操为何认为他和刘备是英雄

正式中的刘备和曹操是什么样的 曹操为何认为他和刘备是英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曹操认为天下只有刘备和他算英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志·先主传》所载:“曹公自出东征,助先主围布于下邳,生擒布。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袁术欲经徐州北就袁绍,曹公遣先主督朱灵、路招要击术。未...

汉献帝退位后人还活着 刘备为何不接汉献帝回去

汉献帝退位后人还活着 刘备为何不接汉献帝回去

对汉献帝退位,刘备为何不迎接汉献帝继续做皇帝,而是自己当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中,刘备一直被认为是仁义之君,以铲除奸佞、匡扶汉室为己任,让大家十分钦佩。然而在汉献帝退位,仍然活着的情况下,刘备没有去迎接汉献帝入川继续做皇帝,而是自己当了,这是为什么呢?这...

两次废黜胤礽的太子之位,康熙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两次废黜胤礽的太子之位,康熙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在古代皇帝贵为九五之尊,总揽大权,是站在权力顶峰的存在。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清朝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很有作为,削三藩,平定噶尔丹,废止“圈田令”、创立“多伦会盟”等。但康熙皇帝在位最大的败笔就是他两度废立太子,造成了储位之争,使王朝出现内耗。康熙皇帝废立太子的事,是历史上的老话...

从接手父兄基业到坐上皇位 孙权是怎么一步步坐上那个位置的

从接手父兄基业到坐上皇位 孙权是怎么一步步坐上那个位置的

还不知道:从大汉吴侯到大魏吴王,再到最终称帝,孙权是如何一步步晋升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策去世后,他打下来的江东基业就都交到了孙权的手上。在孙权的多年打拼下,孙策留下的江东六郡,最终就变成了占据扬州、荆州、交州的孙吴政权,而孙权也在公元229年登基称帝,成为...

后世是如何评价姜维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姜维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原为曹魏天水郡中郎将,后降蜀汉,深受诸葛亮器重。费祎死后,姜维总领蜀汉军权,并先后11次伐魏。其后刘禅降魏,蜀汉灭亡。姜维打算利用钟会野心复国,...

康熙和乾隆在位时间都长达60年 两人寿命为何那么长

康熙和乾隆在位时间都长达60年 两人寿命为何那么长

康熙和乾隆为何长寿?他俩从不碰一样“嗜好”,其他皇帝却做不到,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康乾盛世”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在这个盛世中也出现了两个非常长寿的皇帝——康熙和乾隆。康熙帝是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享年68岁...

诸葛亮北伐国内肯定空虚 孙权为何不选择蜀汉后方

诸葛亮北伐国内肯定空虚 孙权为何不选择蜀汉后方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在北伐的时候,孙权为何不选择攻击蜀国后方?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斩杀关羽,夺取了刘备集团控制的荆州三郡,孙权可是赚了大便宜,也清楚狠狠地得罪了刘备。既然得罪了刘备,就不能再得罪曹魏。所以,曹丕刚刚称帝,孙权立马向曹丕称臣,以避免两面受敌。刘备...

嘉庆有一个哥哥能力比他还要强 乾隆最后为何还选择嘉庆做继承人

嘉庆有一个哥哥能力比他还要强 乾隆最后为何还选择嘉庆做继承人

对有人说嘉庆的能力比哥哥差上百倍,为何乾隆还是选嘉庆为接班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763年,圆明园突发大火,乾隆被困。皇五子永琪飞速赶到,撞破殿门,背起乾隆逃出险地。经此事,乾隆想立永琪为太子,没想到,三年后永琪死了。永琪是乾隆最中意的皇子,一直表现优异。他性格...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