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为救刘邦一命不惜牺牲两千妇女,陈平家族最终因阴祸灭亡!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6-11)421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陈平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陈平与张良,是刘邦两大谋士。他们一人擅阴谋,一人擅阳谋,共同助刘邦夺得了天下。其中,陈平先后有六策助汉:一策除范增;一策擒韩信;两策救刘邦;两策平天下。

为救刘邦一命不惜牺牲两千妇女,陈平家族最终因阴祸灭亡!

项羽害死楚怀王后,天下诸侯争相反叛。刘邦以韩信为将,汇聚各路诸侯,以联军56万破彭城。尚在齐地的项羽,听说都城沦陷,急忙率军回援。

3万,3万人!项羽用仅仅3万骑兵,就杀穿了56万诸侯联军阵营!那个伟岸的身影,以大无畏之勇气,凭个人武力镇压了一个时代。留下了——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传奇!

为救刘邦一命不惜牺牲两千妇女,陈平家族最终因阴祸灭亡!

随后,项羽率得胜楚军,反攻刘邦的汉军。双方在荥阳,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项羽力能扛鼎,楚军英勇善战,又士气高昂。荥阳城岌岌可危,刘邦朝不保夕。

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锺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

面对仿佛不可战胜的项羽,陈平很快就指出了他的软肋——不善用人。他说:项羽不善用人,用的人不是项氏就是妻弟。除此之外,真正有能力的不过范增、锺离眛、龙且、周殷数人而已。

项羽倚重的人少,我们可以花大代价反间,让他们君臣失和。刘邦给了陈平4万金,陈平很快散布了——锺离眛战功卓著,而不能封王,准备背叛项羽的谣言。三人成虎,项羽果然猜忌了锺离眛。

为救刘邦一命不惜牺牲两千妇女,陈平家族最终因阴祸灭亡!

见楚使,即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

项羽的使者入汉营,陈平先是隆重招待。然后,装作突然发现的模样,不屑地说道:“我还当是亚父的使者呢!原来是项王的,还忙活什么?都散了都散了,酒席撤了吧”!

恼羞成怒的使者,回去后立马报告了项羽,项羽听完果然怀疑了范增。范增忠心耿耿,一门心思帮项羽平定天下。正好来找项羽,劝他火速攻打荥阳城,争取活捉刘邦。但是项羽态度冷淡,这令范增很困惑。

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原请骸骨归!”

范增派人一打听,才知道项羽怀疑起他这个“亚父”了。这个年近八十的老者,呕心沥血的“亚父”,楚国大贤范增。一时间,悲由心生,再无留恋之意。

在陈平的诛心之策下,范增完全丧失了平日的智慧。他满是失望地对项羽吼道:“现在天下大势已定,项王不需要亚父了!那我范增,今天就告老还乡了”!

为救刘邦一命不惜牺牲两千妇女,陈平家族最终因阴祸灭亡!

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看着范增那消瘦的身影,越来越模糊。项羽好像感觉到了些什么,但他踌躇再三,终究没有再张开口。他忽然发现,“亚父”真的很老了,就像那风中的残烛,随时都可能熄灭。回到楚地,或许是他更好的归宿。不久后,信使传来噩耗——“亚父”范增气血攻心,疽发背而死。

陈平乃夜出女子二千人荥阳城东门,楚因击之,陈平乃与汉王从城西门夜出去。

陈平又召集了城中两千女子,让她们穿上汉军铠甲,从东门而出。楚军进攻后发现,东门尽是女子,于是迅速朝东门汇集。

为救刘邦一命不惜牺牲两千妇女,陈平家族最终因阴祸灭亡!

刘邦、陈平等人,得以从西门而出,逃离了项羽围困的荥阳城。这就是陈平的阴狠之处,为了救刘邦一命,令荥阳城两千妇人痛不欲生。

但对刘邦而言,陈平不仅救他一命,还离间死了“亚父”范增。自然是功不可没。因此,陈平虽有盗嫂的骂名,却依旧为刘邦所信赖。

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

除了以上两计,陈平还有四计——封韩信为齐王以灭项羽;游猎云梦泽擒韩信;私会匈奴阏氏解白登山之围;以重金策反陈豨部将。先后两次,解刘邦之困境。

为救刘邦一命不惜牺牲两千妇女,陈平家族最终因阴祸灭亡!

因此,在张良半隐退后,陈平成了刘邦最倚重的谋士。陈平用计,算无遗策。但就其手法而言,最擅长离间计、反间计,是一个善用阴谋的智者。

始陈平曰:“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

所以,陈平说:“我一生多用阴谋,触犯了道家的禁忌。我家如果没落,就再难崛起了,这是我积攒的阴祸过多了啊”!

二十三年,何坐略 *** ,弃市,国除。

果然,陈平之孙陈何因抢占别 *** 子,被处以极刑,封国废除。陈平牺牲两千女子,救刘邦一命而兴家,其家亦因女子而毁。

为救刘邦一命不惜牺牲两千妇女,陈平家族最终因阴祸灭亡!

後曾孙陈掌以卫氏亲贵戚,原得续封陈氏,然终不得。

汉武帝年间,陈掌与卫氏私通。卫子夫得宠后,与其姐成婚。一代战神霍去病,跟随母亲卫氏,在陈掌家中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纵使陈掌与汉武帝、卫青、卫子夫,为连襟之亲,多番走动之下,也终不能复家。

正如陈平所说:其阴祸过多,家族没落后,终不能复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6/67454.html

“为救刘邦一命不惜牺牲两千妇女,陈平家族最终因阴祸灭亡!” 的相关文章

刘禅对诸葛亮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刘禅是尊重还是恐惧

刘禅对诸葛亮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刘禅是尊重还是恐惧

还不知道:是尊重,还是恐惧?三国时期,刘禅对诸葛亮的真实态度是怎样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禅对诸葛亮的态度非常复杂,既有尊重,也有恐惧,并且害怕的成分更多一点。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刘禅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话语权,他没有能力反抗,就只好作出一副顺从的样子。当诸葛亮死后...

马武是什么人?东汉开国元勋的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马武是什么人?东汉开国元勋的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公元25年,刘秀称帝于鄗城,后定都于雒阳,延续“汉”的国号,史称东汉。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马武素有蛮力,年少轻狂,在故乡失手伤人结下仇家后,为避祸仇家移居江夏。新朝末年,义军涌起,马援加入绿林军,因作战勇猛,被更始帝任命为侍郎。在著名的昆阳大战中,马武目睹偏将刘秀的大智大勇,深为...

有哪些与甘夫人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有哪些与甘夫人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甘夫人,《夔州府志》作名甘梅,沛国(今安徽淮北)人,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妾,蜀汉后主刘禅的生母。刘备因早年多次丧偶,甘夫人常代理主持家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甘夫人随刘备到荆州时,生刘禅,长坂坡之战时刘备于逃亡中丢下了妻子和儿女,刘禅及甘夫人在赵云的保护下幸免于难。...

朱祁钰夺取朱祁镇的皇位后 朱祁钰为何没有杀他

朱祁钰夺取朱祁镇的皇位后 朱祁钰为何没有杀他

朱祁钰夺了哥哥的皇位后,为什么不杀了自己的哥哥朱祁镇?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人云“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朱祁钰至死也不会想到,因为自己的那几个念头,放了朱祁镇一条生路,会让自己的结局那么的悲惨,以至于自己死不瞑目,死后,还被自己的哥哥将自己...

马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是兄弟五人中最为出色的

马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是兄弟五人中最为出色的

马良(187年~222年),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马谡之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而马良是五人中最为出色。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因此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赞誉。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担任荆州牧,征辟为州从事。马良...

吕布麾下的八健将分别是那些人?他们实力怎么样

吕布麾下的八健将分别是那些人?他们实力怎么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吕布作为汉末三国第一猛将,除了有高顺这样的大将,手下还有八位健将,分别是 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这八健将,实力到底如何呢?同样是猛将,张飞手下有十八骑燕将,吕布的八健将和张飞这十八骑燕将比起来,谁更厉害呢?濮阳...

后世是如何评价徐庶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徐庶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徐庶(?—约230年),字元直,豫州颍川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徐庶本名徐福,出身寒门。 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

孙贲:东汉末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孙贲:东汉末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孙贲(?—210年或219年),字伯阳,吴郡富春人,孙坚同母兄长孙羌之子,孙策和孙权的堂兄,东汉末年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贲父母早死,弟弟孙辅还是婴孩,孙贲独力养育孙辅。孙贲初时为郡督邮守长,孙坚于长沙起兵,孙贲弃官跟随孙坚。孙坚后战死,孙贲统领孙坚部众...

评论列表

蓝星
蓝星
1周前 (11-16)

陈平作为刘邦的智囊团之一,以其深谋远虑和阴险狡诈的策略著称于世,他多次运用离间计和反間計成功削弱对手实力并保护汉王安全;然而他也深知阴谋之术带来的后果与阴祸之重负难以避免会波及家族命运最终导致了家族的衰落反映了其深沉的智慧背后也隐藏着无法避免的悲剧性结局即便在功成名就之际仍对子孙教育及自身行为有所担忧提醒着后人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应谨慎行事珍惜福报以免招来不必要的灾祸同时也彰显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以及历史的残酷性与无情之处令人深思感叹不已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