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三国名将孟达:曾经效力刘备,后来被司马懿害死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6-12)270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孟达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孟达是三国时期的将领,他曾先后效力于刘璋、刘备、曹丕。后来他在魏国为官时又暗自联系诸葛亮想投奔蜀汉,最后被司马懿所杀。

孟达出生于扶风郡,后来在乱世之中流落到了蜀地。当时益州牧刘璋占据蜀地,孟达于是就投奔了刘璋。建安十六年,刘璋和汉中的张鲁兵戎相见。刘璋听取谋士张松的建议将刘备请到了蜀地,为了表达诚意刘璋还特意派遣孟达、法正二人带四千兵马去接应刘备。

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遥闻曹公将遣锺繇等向汉中讨张鲁。。。。。。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先主,前后赂遗以巨亿计。《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

刘璋不知道这里张松、孟达和法正三人背地里已经出卖了他。孟达、法正到了荆州就投奔了刘备,刘备于是便将孟达、法正带来的四千蜀兵交由孟达统率,他则带着法正去攻取蜀地。刘备攻克蜀地之后,命令孟达率本部兵马从秭归进兵攻打房陵。孟达攻克房陵之后又包围了上庸郡,这时刘备派来了义子刘封名义上是协助孟达攻打上庸,实际上则是让刘封夺了孟达的兵权。

初,刘璋遣扶风孟达副法正,各将兵二千人,使迎先主,先主因令达并领其众,留屯江陵。。。。。。先主阴恐达难独任,乃遣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达会上庸。《三国志 蜀书 刘封传》

刘备派来刘封节制孟达,这本身便让孟达不爽快。而刘封年少刚猛又仗着是刘备的义子,因此行事霸道专横。上庸城攻克不久,孟达、刘封便接到关羽的求救书信。孟达、刘封拒绝了关羽的求援,不久之后关羽便被杀。孟达害怕刘备以后追究他对关羽见死不救责任,又加上他和刘封不和。于是孟达给刘备留了一封告别书信后便率部下投奔了曹丕。

三国名将孟达:曾经效力刘备,后来被司马懿害死

据裴松之注《三国志》里的魏略记载,孟达投降曹丕之后受到了很高的礼遇。孟达是在延康元年投奔曹魏的,当时曹丕刚当上魏王不久。曹丕听闻孟达来降便先派人去探视一下孟达,这些使者回来给曹丕复命时对孟达赞不绝口,有的人夸孟达是将帅之才,也有人夸孟达是卿相之器。曹丕曾对孟达的名声也有所耳闻,听到自己人这么夸赞孟达之后,曹丕对孟达则是更加地钦佩了。

有一次曹丕开着玩笑地对孟达说道:“你不会是刘备派来的刺客吧?”话刚说完,曹丕便邀请孟达和他同乘一辆马车。孟达身为降将一下子成了曹丕身边的红人,这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曹丕封孟达为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曹丕将房陵、上庸、西城三城合并为新城)。司马懿等人认为孟达是个巧言令色之人不可重用,曹丕却以自己的名义为孟达担保。孟达于是便成为魏国领兵一方的大将了。

";达既至谯,进见闲雅,才辩过人,众莫不属目。又王近出,乘小辇,执达手,抚其背戏之曰:";卿得无为刘备刺客邪?";遂与同载。又加拜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时众臣或以为待之太猥,又不宜委以方任。王闻之曰:";吾保其无他,亦譬以蒿箭射蒿中耳。";《魏略》

曹丕去世之后,孟达在魏国的地位一落千丈。当初反对孟达领兵的司马懿在魏国掌权,除此之外孟达还和魏国魏兴太守申仪有仇。当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知道孟达在魏国的日子不好过,于是便写信诱使孟达投降蜀汉。孟达屡次和诸葛亮通信被申仪揭发,当时司马懿率军驻扎在宛城,在未经向朝廷请示之下司马懿从宛城进兵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将孟达围困在了上庸。

三国名将孟达:曾经效力刘备,后来被司马懿害死

孟达被司马懿围困十六日,最后遭部下背叛被司马懿擒杀。这里有一个问题,孟达既然是投奔蜀国,那么在孟达反叛期间诸葛亮为何不派兵去接应孟达呢?原来孟达曾给诸葛亮写信算了一笔时间账,他给诸葛亮说宛城距离洛阳有八百里,距离上庸有一千二百里。司马懿要率兵出征必须向皇帝请示,这样来回折腾下来少说也要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的时间足够用来布防上庸了。

初,达与亮书曰:";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军足办。则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及兵到,达又告亮曰:";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晋书 帝纪 宣帝》

孟达给诸葛亮的书信明显就是表示自己不需要外援,一个月的时间足够他举事所用。孟达分析的合情合理,诸葛亮可能也认为对孟达进行援助实非必要。而且诸葛亮如果擅自出兵援助孟达,很可能会打草惊蛇让孟达起兵陷入被动。

孟达的书信也很明确地要求诸葛亮不要干涉他的行动,他之所以这样有这样的态度其实是因为他还没有下定决心投奔蜀汉。司马懿在得知孟达和诸葛亮的密谋之后,也写了一封信给孟达。这封信的大意是,当初你孟达背叛了刘备,蜀汉的人对你是恨之入骨。国家现在将边疆之事托付给你难道还不能说明朝廷对你的诚意吗?你千万不要上了诸葛亮的当,否则后悔莫及。

帝(司马懿)恐达速发,以书喻之曰:";将军昔弃刘备,讬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埸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达得书犹豫不决《晋书 帝纪 宣帝》

孟达收到司马懿的书信之后喜出望外,他认为朝廷现在对他还是信任的。孟达在魏国一旦能获得安全,那么他必然是不会冒险投奔蜀汉的。司马懿的信成功地拖延了孟达起兵的时间,孟达之所以会失败正是他对于投奔蜀国始终是犹豫不决,最后发现司马懿兵临城下才仓促举事。这个时候就算是诸葛亮也无法将他救下来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606/67739.html

“三国名将孟达:曾经效力刘备,后来被司马懿害死” 的相关文章

弟媳杨氏被李世民霸占后身份十分尴尬 杨氏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弟媳杨氏被李世民霸占后身份十分尴尬 杨氏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对被李世民霸占了的弟媳杨氏,在后宫中身份极其尴尬,最后结局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代皇帝,是历史上一位颇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历史上李世民弑兄杀父,足可见其性格之狠辣,因此...

历史上伍子胥是什么出身?他与楚平王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上伍子胥是什么出身?他与楚平王之间有何故事?

伍子胥的人生是波澜壮阔的,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史记·伍子胥列传》中对伍子胥掘墓鞭尸有着这样的记载:“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506年,当吴国大军攻破楚国郢都后,伍子胥得知楚平王已去世多年,就请求吴王阖闾...

曹操控制汉献帝嫁一个女儿就好 曹操为何把三个女儿都送过去

曹操控制汉献帝嫁一个女儿就好 曹操为何把三个女儿都送过去

还不知道:曹操控制汉献帝,派一个女儿就够,为何把三个女儿都送了过去?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以前的时代背景中,女子向来就是被用来交换利益的工具,曹操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汉献帝,也是为了换取自己想要的利益。但是那时候的汉献帝其实就是一个傀儡皇帝,曹操送去一个女儿...

马皇后作为朱元璋的原配 马皇后是个什么样的人

马皇后作为朱元璋的原配 马皇后是个什么样的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原配马皇后,屡次干预朝政,为何在丈夫心中无可取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马皇后从小贤良淑德,识大体有分寸,在帮助朱元璋打下江山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帮助朱元璋分析战事情况,指引正确的方向。在得到江山之后,马皇后深知打江山容易,守住自己千辛万苦...

张彦远:唐朝画家、绘画理论家,擅长书画,精于鉴赏

张彦远:唐朝画家、绘画理论家,擅长书画,精于鉴赏

张彦远(815年~907年),字爱宾,蒲州猗氏人。唐朝大臣、画家、绘画理论家,中书令张嘉贞玄孙,殿中侍御史张文规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三代相门,博学有文辞。擅长书画,精于鉴赏,初为左补阙。大中初年(847年),迁任祠部员外郎。咸通三年(862年),任舒州刺史。...

韩信被杀之前 韩信有后悔弃楚投汉吗

韩信被杀之前 韩信有后悔弃楚投汉吗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韩信临死前,是否会后悔当初他弃楚投汉的选择呢?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清楚韩信临死前的心理活动。但是,一个人的心思,是最难琢磨的,况且时隔久远,更是不容易说清楚。因此,我们只能说存在某种可能性,不能保证就是如此。韩信不会后悔自己弃楚投...

如果魏延没有踢翻七星灯的话 诸葛亮能够续命成功吗

如果魏延没有踢翻七星灯的话 诸葛亮能够续命成功吗

对诸葛亮的七星灯到底是什么?如果没有魏延干挠,真的可以续命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杜甫评价忠武侯诸葛亮的一句话。众所周知,诸葛亮的角色出现在《三国演义》中。这本书写尽了三国时期的风云之事,并且道尽了很多大浪淘沙出来的英雄,诸...

朱棣当上皇帝之后 朱棣为何再也没有生下孩子

朱棣当上皇帝之后 朱棣为何再也没有生下孩子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当皇帝之后,为什么再也没有生下儿女?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棣是明朝的第3个皇帝,本来按照常理他是当不上皇帝的,他是抢了自己侄儿敬文帝朱允文的皇位,最终才登上皇位的。在当上皇帝之前他就已经和自己的原配,徐达的女儿生了4个儿子,5个女儿。不过在当...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