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慈禧跟吕后 武则天相比谁更厉害?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6-16)371

对历史上垂帘听政的女中翘楚:吕后、武则天、慈禧谁最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虽说中国古代女子的地位十分低下,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女子都甘愿向命运低头,比如唐朝女帝武则天、战国临朝执政的宣太后和赵太后、东晋时期的褚太后、辽国的萧太后等等,她们不但不甘,甚至还坐上巅峰位置,让很多男人都望尘莫及,至此改变了人们对女子的看法。

慈禧跟吕后 武则天相比谁更厉害?

从古至今,这样的女中翘楚有很多,但能被称为“女中尧舜”的只有两位皇太后:北宋英宗高皇后和清德宗光绪帝皇后。除了她们,其他人也许更多的是被后世诟病。可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她们除去身份之外,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也会犯错误,只不过这样的错误是否能得到众人的理解而已。就像唐朝的武则天、晚清的慈禧、西汉的吕后这三个人知名度很高,其争议也是更大的,褒贬不一,如果把她们三个人相比较的话,谁最强呢?

从背景和奋斗历程来看,慈禧太后起点更高,一切都那么顺风顺水,谁让他生了一个皇帝儿子呢?也就是宫里常说的母凭子贵。她的儿子咸丰皇帝是道光唯一的继承人,所以成为皇太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过她能掌控大清命脉48年,而且还是风雨飘摇中的大清,怎么会没点能力呢?

咸丰皇帝去世后,慈禧联同皇后发动“辛酉政变”,干掉了咸丰去世前所设计的八大顾命大臣,开始了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晚清时期重用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等有能力的汉臣,曾国藩明明手握重兵,可以随时造反,但却无法起兵;左宗棠收复新疆等都足以说明她识人用人的政治能力。

而吕后坐上皇太后也算是水到渠成,她是刘邦的原配妻子,一起出生入死共患难,因此她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的朋友,比如张良、萧何、陈平等。刘邦称汉王后,吕雉自然就成了皇后,而共同的朋友也成了她后来临朝听政的资本。当然从皇后转战到临朝听政,她也不是吃素的,最终成为皇帝制后之一个垂帘听政的女人。

慈禧跟吕后 武则天相比谁更厉害?

不过她俩的能力相比武则天来说算是差远了。武则天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可依靠的人,一路斩棘披荆坐上帝位,算是三个人中的佼佼者。她从一个不受宠爱的才人,削发为尼,利用李治对她的爱重回后宫,以女儿的性命换来后位,又用儿子的性命换来皇位,君临天下,可见其手腕惊人。如果吕后和慈禧在她的世界里,估计都活不到皇后,更何况皇太后了。

从贡献来看,三个人的贡献都很大,吕后作为刘邦背后的女人,出谋划策,助他巩固政权,镇压叛逆。刘邦死后,她用计谋除掉韩信等异姓王,保住了刘氏江山,又让萧何、陈平等人为她所用,后来又实行“无为而治”巩固西汉政权,为“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

武则天的贡献就更多了,她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重用寒门子弟,提倡科举, *** 了读书人,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开启了“贞观遗风”。连北宋司马光都认为武则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她劝农桑,薄赋役,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施以仁政,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她稳定了边疆,打退了突厥和契丹的进攻,恢复了安西四镇。晚年直到玄宗能够独当一面,才功成身退,可以说是武则天延续了李唐的江山,如果没有她,恐怕唐朝等不到大唐盛世就香消玉殒了。

而慈禧相对来说争议比较大,谁让她遇上了王朝大变革时期呢?面对内忧外患,晚年的她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自此留下了千古骂名。但她也并不是一点贡献都没有,比如把新疆留在了中国版图;比如废除了中国妇女的裹足陋习;比如重用汉臣,间接地推向了中国近代化;比如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又比如两次改革,一次洋务运动,一次清末新政,实现了物质和体制上的双重变革等等。

慈禧跟吕后 武则天相比谁更厉害?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她们三个人都狠毒,只是方式 *** 目的皆不同。吕后的狠毒来自于曾经的绝望,她受尽磨难,才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所以她将美丽又受宠的戚夫人做成人彘,还杀掉了她的儿子刘如意,其狠辣程度把自己的儿子都吓出了病。刘盈登基后,为了解除他的危机,伺机毒杀刘邦长子刘肥,不过刘肥很幸运地逃过一劫,但是刘邦的其他儿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虽然她所做的事都是为了自己儿子的地位,但是这种为了帮儿子不惜一切代价的狠毒,让人心生凉意。

慈禧的执政手段和吕后差不多,也是个狠角色,咸丰一死,为了上位,她迫不及待的杀死了八位顾命大臣,眼睛都不眨一下,而光绪皇帝之死据说也跟她脱不了干系。

但是这两个人的狠都不及武则天。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起码吕后和慈禧没有杀自己儿子,而武则天为了爬得更高,不惜连杀自己的亲生儿女,还曾几度废黜儿子,可见其心之狠,手上沾满了亲人的鲜血,不知道她弥留之际会不会有一丝悔意。

所以,若论能力,自然是武则天最强,她治国有道,拯救了国家,又凭一己之力当上了历史上之一个女皇帝。吕后曾助刘邦攻天下,固政权。而慈禧可以说是不劳而获,但也做出了一些贡献,只是这些贡献在错误面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些。若论狠,还是武则天,以自己孩子的性命为代价,相信论谁也很难做到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6/68360.html

“慈禧跟吕后 武则天相比谁更厉害?” 的相关文章

雍正下令处死时,年羹尧为何没有求饶?

雍正下令处死时,年羹尧为何没有求饶?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中国清朝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雍正的话来说,他和年羹尧是千古君臣知遇的榜样,是要彰显给朝堂与后世的。可是雍正才继位第三年,年羹尧就被革职削爵,又给他列出重罪92条,让他在“狱中自裁”。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年羹尧本向雍正低头告饶的记载。那么,年羹尧为...

项羽当初没有重用韩信 项羽后面为何又主动找韩信了

项羽当初没有重用韩信 项羽后面为何又主动找韩信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一开始不重用韩信,为什么后来主动找韩信,是害怕韩信了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四年,韩信率军攻下齐地,而后被汉王刘邦立为新的齐王。楚已亡龙且,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曰:“……”——《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羽不是西楚霸王吗?不是横扫天下的...

关羽投降曹操是真的吗 为什么说关羽降汉不降曹

关羽投降曹操是真的吗 为什么说关羽降汉不降曹

三国历史之中的关羽投降曹操是真是假,为何大家都说他降的是大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关羽这个人在中国的历史之中有着许多扑朔迷离的地方,比如像关羽是如何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武圣代表的,为何中国民间的义气文化之中说的最多的就是拜关公呢?但这些都不是我们...

孙权要是没有偷袭荆州 关羽能在襄樊之战取得多大战果

孙权要是没有偷袭荆州 关羽能在襄樊之战取得多大战果

还不知道:假如没有孙权偷袭荆州,关羽襄樊战役能取得多大战果?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建安二十四年的襄樊战役中,关羽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甚至连曹操,都在考虑迁都了。不过,由于孙权偷袭荆州,关羽最终惨败、被杀,让人遗憾。如果没有孙权的偷袭,关羽是否能夺...

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愿意过乌江 项羽到底发现了什么秘密

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愿意过乌江 项羽到底发现了什么秘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项羽自刎也不肯过乌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史记》中,司马迁对项羽《垓下歌》作了这样的评价:“力大无穷,时不我待。”司马迁感慨项羽是一代枭雄,可惜他生不逢时,最终在乌江上自尽。许多人看到这一幕,都觉得项羽太冤枉了,他既然能过河而归,为什么要自杀?下面,就让我们来看...

明朝名将张武凭什么在靖难功臣十三侯爵中排行第一?

明朝名将张武凭什么在靖难功臣十三侯爵中排行第一?

众所周知张武是明朝初期的一个知名将领,出生在湖南浏阳,那么他是凭借什么在靖难功臣十三侯爵中排行第一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建文元年七月份的时候,跟着朱棣一起发动了靖难之役,在控制了北平城之后,便迅速参与了攻克蓟州的战争。当时蓟州一带的守将是一个叫作马宣的将领,他在听闻...

孙权都已经拿下荆州了 孙权为何还要杀关羽

孙权都已经拿下荆州了 孙权为何还要杀关羽

还不知道:孙权拿下荆州后,为什么一定要杀死关羽?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在襄樊战场跟曹魏死磕的时候,后背却被东吴捅了刀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白衣渡江”,随后,关羽一败涂地,不久被东吴军队擒杀。综合史料来看,杀死关羽这个指令,是由东吴最高统治者孙权做出的。那么,孙...

李隆基都处死了太平公主的子女 李隆基为何留下她的儿子薛崇简

李隆基都处死了太平公主的子女 李隆基为何留下她的儿子薛崇简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太平公主死后,李隆基将她的子女处死,为何独留下她的儿子薛崇简,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朝的长安出了名的繁华,唐朝的女人也不是一般的疯狂,在女皇武则天的带动下,唐朝女人对权力的渴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这种迅速膨胀的野心,驱使着她们不断冲击皇权,企图再现武则天的辉...

评论列表

陆磊
陆磊
1个月前 (10-22)

关于历史上垂帘听政的女中翘楚吕后、武则天与慈禧的对比,我认为各有千秋,但论治国能力之强和心狠手辣的程度当属武则天的手段最为惊人!她不仅智慧超群且野心勃勃;而慈禧太后虽然掌控了大清命脉多年但也饱受争议其执政手段和方式有待商榷评价褒贬不一仍需客观看待历史事实才能做出公正的评价判断她们各自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深远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探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