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打下南京后洪秀全手下还有多少兵马?有机会消灭清朝吗?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7-10)280

太平天国有机会覆灭清朝吗?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1853年3月,经过2年2月血战后,洪秀全率军民60余万杀入南京,占据了东南半壁江山,震撼了垂危之中的大清帝国。此时,洪秀全手中可用之精锐战士10余万,且都是百战老兵,战斗力、战斗意志等都是八旗、绿营这些“兵油子”所望尘莫及。“湘军——太平天国更大之劲敌,此时还在组建之中,尚未形成规模,可以忽略不计。国际上,英、法等频繁要求修改条约,以便夺取更多的经济权益,满足工业资本家开拓市场之需要。纵观1853年前后之国内外背景,手握10万精锐的洪秀全非常有希望推翻腐朽没落的清王朝,提前实现辛亥革命之历史使命。然而,洪秀全最终失败了,尸体被曾国藩挖出来做成炮弹,而后发射出去,可谓是灰飞烟灭。那么,从现代人的角度看:手握10万精锐的洪秀全,如何布局才能消灭清朝?走对这5步,有望推翻满清。

打下南京后洪秀全手下还有多少兵马?有机会消灭清朝吗?

01。出兵北伐,夺取山东、两淮,阻止北方清军南下

杀入南京后,咸丰皇帝大为恐慌,急忙下令南方各省督抚加速进兵,将太平军歼灭在南京城,不让其继续捣乱。此外,咸丰准备将蒙古马队、东三省马队调到江南,让这支生力军协助向荣、琦善,合围南京。蒙古马队、东三省马队不是关内驻防八旗,他们长期居住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塞外,战斗力、战斗素养很高,后来太平军北伐部队就是被其消灭。所以,洪秀全之一步应该让林凤祥、李开芳等率2万老兵北伐,但目标不是“间道疾趋燕京,勿贪攻城略地,以靡时日”,而是占据山东、淮北、苏北,建立根据地。为何如此呢?答案很简单,太平天国占据东南半壁,想要阻止北方清军南下,只有长江是不行的,因为长江从来就没真正起到“天堑”之作用。“守长江必须守淮河”,南方政权没有控制淮河平原,只能等着被消灭。

打下南京后洪秀全手下还有多少兵马?有机会消灭清朝吗?

02。集中力量扑灭“两大营”,截断大清漕运,扼住对手财税之咽喉

林凤祥、李开芳骁勇善战,麾下2万老兵又彪悍无比,在后勤给养充足之条件下作战,守住淮北、山东、苏北等地不是问题。况且,淮北一带“捻军”活跃,太平军还可以争取到盟友,增强自己的力量。守住淮河流域后,洪秀全下一步就应该集中主力与“江南大营”、“江北大营”决战,在其立足未稳之时摧毁之;控制江南财税,截断大清漕运,扼住对手财税之咽喉。“江北大营”战斗力低,且只有一万余人,可轻易摧毁之;接着再猛攻“江南大营”,打击向荣、张国梁等精锐军团,让大清在江南再无兵可用。就此时太平军之战斗力而言,若能集中精力作战,摧毁“两大营”没啥问题。毁了“两大营”,除了能截断大清漕运,还可以避免日后陷入“两线作战”之被动局面,天平军攻打长江中上游时将再无后顾之后,此乃一大幸事。

打下南京后洪秀全手下还有多少兵马?有机会消灭清朝吗?

03。组建精锐水师,夺取长江中上游,控制东南九省份

歼灭了“两大营”,洪秀全下一步就应该全力西征,夺取长江中上游,控制东南九省,建立稳定的大后方,从而拥有与大清逐鹿中原之资本。夺取中上游,必须得组建专业化水师部队,对以“民船”为基础的“水营”部队进行整编,务必建立精悍的水师,以便争夺长江控制权。此时,长江中上游清军不多,战斗力也不行,为确保万无一失,可如此进兵。韦昌辉、石达开、胡以晃、曾天养、韦俊、石祥贞等率军西征,先集中力量拿下安徽、江西。完全控制皖、赣之后,石达开率领翼殿将士攻打湖北,而后杀入四川,建立川蜀根据地;韦昌辉则率领北殿将士杀入湖北、湖南,先集中力量夺取武昌,而后进兵湖南,摧毁湘军赖以生存之根基。安徽、江西、湖北、四川、湖南等省拿下后,夺取广西、广东、福建等自然难度不大。

打下南京后洪秀全手下还有多少兵马?有机会消灭清朝吗?

04。与列强搞好关系,维护 *** 之同时,采取灵活外交策零

在经济重心完全南移之历史大背景下,占据东南九省的太平天国,实力可以碾压北方的大清王朝;就算熬都可以熬死大清,没饭吃、没钱用,大清政权很可能会自己崩溃。当然,这也不代表大清完全就没饭吃、没钱花,因为还有西方列强之支援;近代中国历史之发展,永远都离不开国际因素之作用。此时,清朝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出卖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权益,且被出卖权益的地方正好是在太平天国辖区之内。如此,太平天国不可避免地要与英、法、美等西方列强打交道——承认还是不承认“条约”,究竟该如何权衡。对此,洪秀全应该采取灵活之外交政策,允许双方自由通商(事实上,太平天国确实这么做),但必须要遵守协议。对于“不平等”之条款,洪秀全可搞“缓兵之计”,以谈判为由拖延时间;等北伐成功后再废除,列强未必敢诉诸武力。所以,外交政策在维护 *** 之同时,更应该灵活、务实,为北伐大局服务。

打下南京后洪秀全手下还有多少兵马?有机会消灭清朝吗?

05。四路出兵北伐,开封会师,后直捣燕京,驱逐鞑虏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太平天国兵强马壮,士气旺盛。洪秀全此时就应该效防明太祖朱元璋:出兵北伐中原,将咸丰赶回东北老家,实现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历史使命。那么,该如何北伐呢?兵分四路,夺取全国,完全继承大清遗产。石达开率翼殿兵马从四川进军陕西,而后出潼关,杀入河南,此为右路;韦昌辉率北殿兵马从襄阳、荆州出兵,进军中原腹地,此为中路;胡以晃、秦日纲等从扬州经运河北上,经徐州入山东汇合林凤祥、李开芳,此为东路;擅长水陆两栖作战的罗大纲率水师走海路,在旅大登陆,夺取东北地区,截断清军退路。各路大军先在开封汇合,杨秀清亲临前线节制,然后渡过黄河,直取燕京。此时,太平军合围北京,关外退路又被截断,咸丰能奈何。当然,考虑到清朝对长城以北广大地区依然有影响力,洪秀全应该逼迫咸丰下诏退位:保全清朝皇室,而后继承其资产,确保华夏大地稳定。

打下南京后洪秀全手下还有多少兵马?有机会消灭清朝吗?

综上所述,1853年杀入南京后,手握10万精兵的洪秀全应该如此布局才能消灭清朝:夺取淮北,截断漕运,控制东南九省,搞好对外关系,最后再4路出兵北伐,夺取全国政权。但是,考虑到清朝之特殊情况,洪秀全更好是与咸丰达成协议:清帝退位,保全皇室,全盘继承资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7/72545.html

“打下南京后洪秀全手下还有多少兵马?有机会消灭清朝吗?” 的相关文章

崇祯皇帝要是南迁的话 南方官员会拥立崇祯吗

崇祯皇帝要是南迁的话 南方官员会拥立崇祯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崇祯南迁,南方会拥立他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大明“亡国之君”崇祯帝一辈子的各类败笔里,“拒绝南迁”这事儿,公认“作死程度”极大的一桩。尤其讽刺的是,北京城城破,崇祯帝悲情上吊时。那位以慷慨激昂辞藻,促成崇祯帝断掉南迁念头的“大明清流”光时...

雍正上位后囚禁了很多人 乾隆为何又将人给放出来了

雍正上位后囚禁了很多人 乾隆为何又将人给放出来了

对乾隆为什么要放了雍正圈禁起来的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康熙的儿子被圈禁的皇子有: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废太子爱新觉罗·胤礽、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皇十子爱新觉罗·胤、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其中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废太子爱新觉罗·胤礽是...

孙权继位下的东吴局势是什么样的?

孙权继位下的东吴局势是什么样的?

吴国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江东基业创立人孙策遭遇刺杀,后伤重不治身亡。临终前,孙策把江东之主的位置传给了18岁的弟弟孙权,并叮嘱他要:“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由此,孙权正式以一方诸侯的身份走上历史舞台。当时...

尉迟恭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为何毫无建树?

尉迟恭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为何毫无建树?

尉迟恭:隋末唐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尉迟恭跟随李世民,屡立战功,先后参与平定了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等战争,功勋卓著。他和秦琼一起成为李世民能征惯战的虎将。玄武门之变,尉迟恭立下大功。尉迟恭和侯君集日夜进言鼓动,这才让李世民下了决心反击李建成,和李元吉。他在李...

刘盈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的?商山四皓为何愿意出山?

刘盈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的?商山四皓为何愿意出山?

商山四皓指的是秦朝末年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博士,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刘邦多次请商山四皓都把他们请不出山,吕后(代表刘盈)去一请,商山四皓就出山来了。那么,吕后给商山四皓许诺了什么,他们愿意出山帮助吕后与刘盈呢?刘邦看见商山四皓站在刘盈身后,问他们,为什么我请不出你们,太子...

杨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平生忠清款亮,忧公如家

杨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平生忠清款亮,忧公如家

杨洪(?~228年),字季休,犍为武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璋时,杨洪历任诸郡吏。刘备定蜀,任杨洪为功曹。诸葛亮向杨洪征询意见,他认为汉中为益州咽喉,无汉中则无蜀,甚合亮意,擢为蜀郡太守,又转益州治中从事。刘备征吴失利,汉嘉太守黄元举兵反...

三国时期张辽和庞统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三国时期张辽和庞统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东汉末年各方割据势力互相争斗,为了获得足够的实力,有能力的将领以及谋士,就成了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句出自名著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名言为有才能的人跳槽提供了正向的理论依据。在东汉末年至三国那段历史时期...

顾雍: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沉默寡言,公正无私

顾雍: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沉默寡言,公正无私

顾雍(168年—243年),字元叹。吴郡吴县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顾氏。顾雍少时受学于蔡邕,弱冠即任合肥县长,历任娄、曲阿、上虞县长,所在之处皆有治绩。任会稽郡丞,代行太守事,讨平寇贼,安定郡县。数年后,入孙权幕府为...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