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升拒绝封爵换来免死铁卷,为何还是保不住儿子的性命?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7-12)300

朱升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朱元璋是大明王朝的建立者,清朝康熙皇帝曾经对朱元璋有治隆唐宋的评价。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的过程中,在南方先后战胜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一众枭雄,在北方攻破元朝大都,迫使元顺帝败退漠北,朱元璋能够取得这一系列的成就与他身边的能人异士不无关系。

这其中有战无不胜的大将军徐达,常遇春,有处理内政堪比萧何的李善长,有神机妙算,屡献妙计的刘伯温,还有一个人,尽管他的名气不如以上几位,却为朱元璋献上九字箴言,这九字箴言后来成为朱元璋平定天下的基本战略方针,这个人就是朱升。

朱升拒绝封爵换来免死铁卷,为何还是保不住儿子的性命?

九字箴言,大明立国之本

朱升,出生于安徽休宁,从小饱读诗书,在中得进士之后,曾经担任过池州路学正,类似于现在教育局的局长兼教师,因为当时正处于元朝末期,政治腐败,担任池州路学正期满之后就辞官而去,隐居在自己的老家开馆讲学。

1356年,朱元璋率领大军攻克南京,并将南京作为大本营向外发展。在攻打徽州之时,从大将邓愈处得知朱升此人名气很大,有大智慧,因此虚心的向朱升请教时务,朱升以九字箴言来回复,这九字箴言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字箴言最后也成了朱元璋的立国之本。

高筑墙,顾名思义就是要将自己城池的围墙建得又高又坚固,实际的含义则是要巩固自己的根据地,自己的根据地稳固之后,才有了对外扩张的资本。

广积粮,古时候强调兵马未到,粮草先行,从中也可以看出粮草对打仗的重要性。朱元璋后来让手下大将康茂才担任都水营田使,主要负责屯田,一年以后,就收获了一万五千石的粮食。

缓称王,指的是为了避免成为众矢之的要延缓称王。尽管朱元璋当时拿下了南京,有了自己的大本营,但是此时朱元璋面对的外来威胁同样不少,当时与朱元璋同处长江流域的还有两股势力,分别是在苏州称王的张士诚和陈友谅的陈汉政权,朱元璋面临着张士诚和陈友谅东西夹击的危险。

在朱元璋的北面,则是与元朝军队对抗的龙凤政权,此时的朱元璋还是龙凤政权下面的官员,朱元璋不称王,就可以得到龙凤政权的保护,避免和北方的元军正面交锋,从而可以集中精力对付长江流域的另外两股力量。

朱升拒绝封爵换来免死铁卷,为何还是保不住儿子的性命?

得到九字箴言之后,朱元璋欣喜万分,朱升从此之后就跟随朱元璋,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朱元璋征战浙东之时,朱升向朱元璋举荐了刘伯温、叶琛等人,这些浙东名儒最后都成了朱元璋的得力干将,刘伯温更是被朱元璋比作是自己的张良。

大明王朝建立以后,朱升为大明王朝的礼制,政制的完善出力不少。朱升为大明王朝制定了祭祀,斋戒等礼制,封赏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刘基等开国功臣的诏书也多半由朱升所撰写。为防止后宫干政,朱升和其他名儒修撰《女诫》一书。

拒绝封爵,执意归乡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升以年老为由向朱元璋请求告老还乡,尽管朱元璋百般挽留,但是朱升心意已决,执意辞官归乡,为此甚至拒绝了朱元璋封爵的赏赐。

朱升之所以执意辞官归乡,最主要的原因是朱升已经看透了朱元璋这个人。

徽州之行之后,朱升就一直跟随者朱元璋,经过长年的相处,观察之后,朱升发现朱元璋是一个猜忌心重,薄情寡义之人,对一些有才华的儒士特别不放心。

在建立大明之前,需要这些儒士为其出谋划策,两者尚能和平相处,但是在平定天下之后,这些以前的开国功臣就免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因此,在朱元璋诛杀功臣之前,能够告老还乡,远离京城这个是非之地,是一种更好的保全手段。

朱升的判断非常准确,晚年的朱元璋为了加强皇室对权力的控制,先后通过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诛杀大批功臣。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觉得丞相权力过大,为了加强皇权,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九族,此后明朝不再设置丞相,而以权力相对较小的内阁替代。

胡惟庸案发生十年之后,晚年的朱元璋觉得自己百年之后,权力过大的功臣会对自己子孙的皇权产生影响,又借铲除胡惟庸同党为由,除掉了韩国公李善长等一批开国功臣,受胡惟庸案牵连被诛杀的人数高达三万余人。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朱元璋又借凉国公蓝玉谋反为由,诛杀功臣。蓝玉案之后,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也因为遭到朱元璋猜忌,先后被朱元璋赐死。

胡蓝两案之后,大明王朝一大批开国功臣被杀,只有汤和等寥寥数人幸免于难。

朱升请辞归乡,从而避免了朱元璋日后对其的清算,但是朱升的后代却没有那样的好运。

朱升执意归乡之前,朱元璋问朱升有没有儿子可以为自己效劳,朱升老泪纵横,说自己确实有一儿名朱同,但是担心朱同会触犯刑法而宁愿其老死家中,如果朱同真触犯了刑法,请看在老臣的份上,能够赐朱同全尸,朱元璋为之动容,专门 *** 了免死卷赐予朱升。

在蓝玉案中,身为礼部侍郎的朱同也牵涉其中,免死卷没能保住朱升的命,朱同被赐死。

朱升所提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字箴言是朱元璋的立国之本,朱升对大明王朝功不可没。相比于同时代的李善长,汪广洋等一批开国功臣来说,朱升无疑要幸运得多。

朱升能够幸免于难,与其做事谨慎,淡泊名利的性格不无关系,对朱元璋性格的了解,使朱升担忧自己终有“狡兔死,走狗烹”的一天,因此急流勇退,告老还乡。

但是朱升的儿子朱同却没有那么幸运,尽管免死铁卷在手,却依旧逃不过被赐死的结局,朱升“不得老死牖下”的忧虑最终成为现实。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7/72804.html

“朱升拒绝封爵换来免死铁卷,为何还是保不住儿子的性命?” 的相关文章

刘焉:东汉末年宗室、军阀,入主益州,担任益州牧

刘焉:东汉末年宗室、军阀,入主益州,担任益州牧

刘焉(?-194年),字君郎(《华阳国志》又作君朗)。江夏郡竟陵县人。东汉末年宗室、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焉初以汉朝宗室身份,拜为中郎,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因益州刺史郄俭在益州大肆聚敛,贪婪成...

曹爽听桓范的能赢吗 最后结果又是什么

曹爽听桓范的能赢吗 最后结果又是什么

曹爽如果当年听桓范建议,号召天下勤王,能否反杀司马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众所周知,司马一族之所以能取代曹魏的统治地位,一场政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场政变便是“高平陵之变”。在这场政变中,司马懿不仅清除了以曹爽为首的曹氏宗族在朝中的势力,...

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 杨家为何没有起兵成为诸侯

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 杨家为何没有起兵成为诸侯

还不知道: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为什么没有如袁绍起兵成为诸侯?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袁绍是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他出身于汉末名门“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袁安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袁家祖上积攒的基业非常雄厚,这也是他能够在乱世迅速崛起的最大的原因之一了。...

陈式最后的结局如何?诸葛亮杀他的原因是什么?

陈式最后的结局如何?诸葛亮杀他的原因是什么?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延和陈式等四将取箕谷而进,诸葛亮派邓芝传令,让他们不可轻进,以防止魏军埋伏,但是,魏延和陈式不听诸葛亮的命令,陈式带领五千兵马出箕谷,结果,因为擅自进兵,导致中了埋伏,五千兵马只剩下四五百人。后来,诸葛亮怕陈式生变,还派邓芝善言...

同样都是曹操器重的猛将 夏侯惇和夏侯渊谁更厉害一些

同样都是曹操器重的猛将 夏侯惇和夏侯渊谁更厉害一些

对同为曹操器重的猛将,夏侯渊和夏侯惇相比,到底谁更厉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同为曹操器重的猛将,夏侯渊和夏侯惇相比,究竟谁更厉害?对比这一点不难发现!三国中,曹操用兵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那就是非常看重出身,若是曹家儿郎,那么他们便可以成为曹操手下的统帅,比如夏侯惇...

秦始皇的祖先是谁 秦始皇断子绝孙了吗

秦始皇的祖先是谁 秦始皇断子绝孙了吗

对秦始皇的先祖究竟是谁呢?死后其后代都落得怎样的下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的一生究竟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在不同的历史爱好者眼中有着不同的答案。今天我们抛开秦始皇人生事迹不谈,来讲讲他的身世及后裔。第一个:嬴氏先祖。秦始皇的祖先是何许人也呢?很多朋友在看到...

孙权都已经称臣了 孙权为何不愿意和曹操交好

孙权都已经称臣了 孙权为何不愿意和曹操交好

还不知道:孙权向两位君王称臣,为何不愿与曹操交好?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权没有向曹操称过臣,他只向汉献帝称臣,此后汉献帝禅让大位给曹丕,孙权又向曹丕称臣,那么他为什么不向曹操称臣呢?因为没有理由嘛!曹操顶天了就是一个魏王和大汉丞相,在魏国他是国王,在汉朝他是丞相...

赵宗旦:平阳郡王赵允升之子,幼时聪慧,选为宋仁宗伴读

赵宗旦:平阳郡王赵允升之子,幼时聪慧,选为宋仁宗伴读

赵宗旦,字子文,北宋宗室,汉恭宪王赵元佐之孙,平阳郡王赵允升之子,封滕王。元丰三年九月廿七日封华阴郡王。元丰五年二月十一日薨。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赵宗旦七岁时聪明如成人,选为宋仁宗伴读。帝即位,获超选,为群从所诋,上书言状,帝曰:“宗旦陪朕幼学,勤劳居...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