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将廉颇换成赵括?赵国兵败原因是什么?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7-14)190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长平之战赵国兵败原因是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长平之战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赵括可谓一战成名,可惜这个“名”却是骂名。那么,长平之战中,赵括到底错在了哪里呢?在我看来,长平之战赵国之所以惨败,其实是朝堂决策失误、情报严重滞后、朝野盲目自信等原因综合导致的,赵括的错误其实只有一个,那便是“盲目轻敌”,面对白起这样一个可怕的对手,其实当赵括下令全面进攻的那一刻起,局势已经不可扭转了。

从战争爆发到换帅赵括,秦赵两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攻占韩国野王,导致韩国上党郡成为飞地,韩桓惠王无奈之下意图割让上党乞和,而上党郡守冯亭却不愿降秦,而是意图将上党献给赵国,促使赵国与韩国联合对抗秦国。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将廉颇换成赵括?赵国兵败原因是什么?

赵孝成王接见冯亭使者之后,先后与平阳君赵豹、平原君赵胜和赵禹商议,最终同意接收上党。关于赵国为何要接收上党,我在其他文章已经分析过,在此便不再追溯。总结起来就是一点,上党郡绝不可以交给秦国,否则太行山防线便等于形同虚设,赵都邯郸将时刻面临秦国的威胁。

当然,赵孝成王也知道接收上党肯定会激怒秦国,因此派赵胜接收上党的同时,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防备秦军,而为了抵御秦国进攻,廉颇在长平地区接连构筑了三道防线,即汾河防线、空仓岭防线和丹河防线,其中丹河防线又分为西部营垒和东部营垒两部分。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将廉颇换成赵括?赵国兵败原因是什么?

秦昭襄王对于赵国此举果然不满,于是在周赧王五十四年(前261年)初派兵攻占韩国缑氏(今河南偃师市南)和纶氏(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次年初,又派左庶长王龁率兵攻占上党,上党百姓纷纷逃入赵国。同年四月,王龁奉命向长平赵军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则令廉颇迎战,长平之战爆发。

需要明确的是,从战略目的(秦国只为夺取上党,赵国只为防御秦国进攻)、粮草供应和军队调度(50万以上军队需要全国动员)等方面分析,此时的长平之战其实还只是一场局部战役,秦赵双方出动的兵力并不像后来那么多(大约在10至15万左右),双方并未将全部家当压在这一场战役上。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将廉颇换成赵括?赵国兵败原因是什么?

秦军接连攻破赵军防线

从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四月至七月,秦军与赵军先后在玉溪河谷、空仓岭以西和丹河交战,结果赵国汾河防线、空仓岭防线和丹河西壁垒全部被秦军攻破,廉颇见野战取胜无望,遂率领军队沿百里石长城一线构筑工事,利用地形优势坚守不出。

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国力虽然有大幅度提升,但由于地形、制度等原因影响,赵国在军事储备,尤其是粮食储备方面根本无法与秦国媲美,因此在长期对峙之后(有三年和数月多种说法),赵国首先撑不住了,在多次督促廉颇出战无果后,赵孝成王却并未采纳虞卿的建议向其他各国求援,而是采纳楼昌的建议选择派人与秦国求和。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将廉颇换成赵括?赵国兵败原因是什么?

面对赵国的求和,秦国一方面对外摆出双方正在议和的态势,另一方面却在加紧备战企图一战歼灭赵国主力。结果,赵国的求和之举非但没能达成,反而直接导致赵国就此陷入了“五国不救”的境地。而秦国得知列国不会合纵攻秦之后,则更加坚定了彻底歼灭赵国主力的决心。

求和失败之后,赵国朝堂开始形成泾渭分明的两派,一派支持廉颇坚守,另一派则建议更换主帅决战,在国力日渐窘迫的情况下,赵孝成王最终倒向了主战派,在廉颇坚持宜守不宜攻的情况下,换帅已经成为必然。不得不说,秦国的情报工作的确出色,在得知赵国朝堂动向之后,秦国丞相范雎立即派人前往邯郸实施反间计,通过散布谣言等方式,促使赵国以赵括取代廉颇。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将廉颇换成赵括?赵国兵败原因是什么?

彼时的赵国,李牧尚未成名,乐毅则刚刚弃燕奔赵,而赵括不仅出身名将世家、自己也以熟读兵书而闻名。于是,在秦国的有意促使之下,赵孝成王最终决定以赵括取代廉颇。

赵括上台之后迅速发动总攻,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我们知道,赵括在取代廉颇之后不久,便迅速率领赵军对秦军发动了全面进攻,并最终导致了战败。那么,赵括为何会不假思索的发动总攻呢?我认为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的。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将廉颇换成赵括?赵国兵败原因是什么?

1、朝堂的决策影响。赵括之所以能够取代廉颇,本就代表了主战派在朝堂上的胜利,如果他到达前线后仍然选择坚守,那么赵国又何必换帅呢?因此,赵括抵达前线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了率领赵军与秦国展开决战。此外,与身在前线廉颇不同的是,赵括对于赵国的窘迫和后方的变化更为清楚,压力相对反而更大,这应该给其决策造成了极大影响。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将廉颇换成赵括?赵国兵败原因是什么?

2、赵国的盲目自信。赵国自胡服骑射崛起之后,已经成为了山东六国中唯一能与秦国对抗的国家,双方的冲突已经在所难免,这一点秦国明白,赵国同样也明白。事实上,自从赵国崛起,从武灵王使秦、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一直到周赧王四十六年(前269年)的阏与之战,秦赵双方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止。而正是由于赵奢在阏与之战的胜利,导致赵国出现了一种盲目的自信,认为赵国在战场上已经足以战胜秦国,而作为赵奢之子的赵括,这或许是其产生轻敌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将廉颇换成赵括?赵国兵败原因是什么?

3、情报的严重滞后。从整个长平之战来看,赵国与秦国在情报方面的差距,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秦国对于赵国的动向可以说是了如指掌,而赵国对于秦国的动向却简直就是盲人摸象。在情报方面,赵国可以说犯下了三个严重错误:一是没有发现秦国决战的决心,二是没有发现秦国换帅,三是没有发现秦国增兵。要知道,赵括取代廉颇时可是带来了二十万援军的,情报的滞后不仅使赵括认为秦国主帅仍是王龁,且认为秦国前线只有二十余万军队,而正是基于这种错误的信息,导致其严重错估了形势。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将廉颇换成赵括?赵国兵败原因是什么?

4、赵括的轻敌思想。赵孝成王在更换主帅前,曾与赵括进行过对话,问赵括是否能打退秦军,赵括则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由此可见,赵括对自己的能力有着一种盲目的自信,而正是由于这种自信,使其产生了轻敌的思想,没有加以试探便发动了总攻。但这点同时也说明,如果赵括知道秦国已经换帅,那么他或许将会小心的多。

个人认为,正是由于以上四点原因,导致赵括抵达前线,对军队完成调整之后,在不加试探的情况下,便迅速对秦军发动了总攻。

面对白起这样恐怖的对手,赵括发动总攻的那刻起便已经败了

就在赵括整顿军备,准备发动全面进攻的时候,抵达前线的白起,却依旧令王纥在前线指挥,而自己则率领秦国援军在赵国原丹河西壁垒的基础上,重新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将廉颇换成赵括?赵国兵败原因是什么?

赵括进攻路线

赵括发动总攻之后,王纥指挥前线部队只是稍加抵抗,便随即向丹河西壁垒“败退”,赵括不知秦军有诈,立即对秦军展开追击,一直追到秦军壁垒前。

面对白起精心打造的壁垒,赵军久攻不下,直到此时,赵括才意识到了情报有误,或许他依旧没有发现秦军换帅,但肯定发现了秦军兵力的变化。得知中计的赵括立即想要率领军队撤退,但白起岂会如此轻易的让他离开,只要赵军撤退,秦军便立即发动反击,不求杀伤赵军,只是死死咬住赵军,不使其顺利撤退。

要知道,秦军壁垒之前还有一条丹河,赵军进攻秦军壁垒时,便必须渡河作战,而此时想要撤退则必须重新渡过丹河。结果,这条河不仅成为了赵军进攻秦军壁垒的障碍,而且也成为了赵军撤退的更大障碍。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将廉颇换成赵括?赵国兵败原因是什么?

白起断绝赵军退路

无法摆脱秦军纠缠的赵括,只好一边与秦军交战,一边率军沿丹河向上游移动,企图通过长平关撤回百里石长城。

白起立即便发现了赵括的意图,于是令一支2.5万人的军队突袭赵军长平关,不仅夺取了赵军返回的生命线,而且导致百里石长城防线就此告破。同时,白起又令一支5千人的轻兵,直插赵军主力与辎重部队的结合部,将赵军一分为二,在切断赵军后勤补给的同时,也封死了赵军的退路。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将廉颇换成赵括?赵国兵败原因是什么?

赵军主力被围

至此,赵军主力彻底被分割包围在了“秦壁垒-百里石长城防线-韩王山”这个狭小的三角地带。赵括被围之后,便立即组织突围,然而由于白起不断派出轻装精兵对赵军展开攻击,赵军在无法全力组织突围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突破秦军依托有利地形设置的防线。眼看突围无望,赵括被迫就此营造营垒,转入防御、以待救援。

白起虽然将赵军围困,但想要消灭如此庞大的赵军,显然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尤其是在双方兵力差距不大的情况下,他已经没有多余兵力再去阻止赵国的援军。秦昭襄王得知情况后,亲自来到河内郡征发援军,由十五岁以上青壮年组成的援军迅速驰援长平战场,攻占赵国援军的必经之路——故关,彻底切断了赵国的援军和粮道,赵军主力彻底被困死在了长平战场。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将廉颇换成赵括?赵国兵败原因是什么?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九月,在断粮四十六天之后,饥饿交加的赵军甚至已经到了互相残杀为食的地步。知道援军无望的赵括,不得不在军队彻底崩溃之前,组织起最后的突围,他将剩余的赵军分成四队,分别向不同方向发动了突围。

然而,赵军在轮番冲击四、五次后死伤惨重,却仍然无法成功突围。于是,赵括亲率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结果被占据有利地形的秦军乱箭射死,赵国军队因主将战死而立即陷入混乱,剩余军队只得向秦军投降。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将廉颇换成赵括?赵国兵败原因是什么?

此后,白起将赵国降军全部杀死(根据长平古战场考古发掘,赵军乃是被先杀后埋,并非活埋,且坑杀数量绝没有四十万之众)。只留下年纪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赵国,长平之战至此结束。

如上所述,面对作战经验极为丰富,极度善于把握战机的白起,当赵括发动进攻的那一刻起,赵军便一直被白起牵着鼻子在走,最终一步步被逼入了白起的埋伏圈。

纵观整个长平之战,要说赵括犯下的错误,其实也不过是轻敌冒进这一条罢了,而朝堂决策失误、情报严重滞后、朝野盲目自信等等,才是赵国战败的最根本原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7/73288.html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将廉颇换成赵括?赵国兵败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孙策杀死陆逊的祖父后 陆逊为什么还要给东吴效力

孙策杀死陆逊的祖父后 陆逊为什么还要给东吴效力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策杀了陆逊的祖父,陆逊为什么还在东吴效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194年,兴平元年。淮南袁术下令让庐江太守陆康缴纳粮草3万斛,遭到陆康的拒绝,于是袁术下令让孙策讨伐陆康,并许诺如果攻克庐江城,就让孙策当庐江太守。陆氏一族是吴中大姓,在吴中属于贵...

魏延在街亭之战时没有出战张郃的原因是什么?

魏延在街亭之战时没有出战张郃的原因是什么?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张郃和魏延都是三国名将,两个人不仅都以勇猛著称,而且还都非常善于统兵,在整个三国后期,蜀汉只有魏延能抵挡张郃,可是,诸葛亮为什么不用魏延呢?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两个字。到底是哪两个字呢?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抛开魏延不...

雍正上位后囚禁了几个兄弟 乾隆上位后为何将人给放了

雍正上位后囚禁了几个兄弟 乾隆上位后为何将人给放了

对乾隆为什么要放了雍正圈禁起来的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康熙的儿子被圈禁的皇子有: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废太子爱新觉罗·胤礽、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皇十子爱新觉罗·胤、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其中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废太子爱新觉罗·胤礽...

荀组:西晋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荀组:西晋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荀组(257年—322年12月6日),字泰章(《晋书》作大章,大字在当时常作为泰字的简写,当以墓志为正),颍川颍阴人,西晋大臣。东汉司空荀爽玄孙,司徒荀勖第三子,司空荀藩之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夷雅有才识,深得太尉王衍称赞,荐为司徒左西属、补太子舍人。历任左...

郑颢是谁?他为何会娶万寿公主为妾?

郑颢是谁?他为何会娶万寿公主为妾?

郑颢是唐朝人士,货真价实的贵门之子,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俗话说人生有两大喜事让人难忘,一个是“洞房花烛夜”,一个是“金榜题名时”。大中四年(850年),状元郑颢与万寿公主成婚,成为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可在这大喜的日子里,郑颢却闷闷不乐,对宰相媒人白敏中恨之入骨。为何郑颢会怨恨让...

刘备在要攻打东吴的时候 诸葛亮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刘备在要攻打东吴的时候 诸葛亮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诸葛亮对于刘备伐吴,到底是什么态度?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夷陵之战,是刘备人生最后一战,也是决定三国历史走向的一场战役。此战过后,魏蜀吴三国进入了一个较为平稳的对峙时期。历来人们对于刘备伐吴,多是批评的,认为刘备不该以怒兴师,招致惨败,把蜀汉精锐丧失殆尽...

诸吕之乱中刘襄的表现怎么样?他为何没有登上帝位?

诸吕之乱中刘襄的表现怎么样?他为何没有登上帝位?

西汉初期曾经发生了一起外戚被汉朝大臣联合围攻的事件,史称诸吕之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襄有获得皇位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一,刘襄是刘邦的长孙。当时的情况,皇位已经传到了第三代。第三代中,刘盈的儿子一个被吕后杀了,一个不被大家认可。重新选择,只能在第三代中寻找最恰当...

樊哙作为刘邦的妹夫 刘邦临死前为何派人去杀他

樊哙作为刘邦的妹夫 刘邦临死前为何派人去杀他

还不知道:刘邦临死前,为何要派陈平去秘密杀掉妹夫樊哙?是老糊涂了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樊哙是刘邦的连襟,追随刘邦举兵反秦,忠心耿耿。没想到刘邦临死前,竟然令陈平杀死他,提头来见。陈平左右为难,想了一个办法,留了樊哙一条命。常言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