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唐太宗最聪明的儿子,他为何无缘帝位?
在历史长河中,李恪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唐太宗在位期间,在选择帝位继承人的问题上,唐太宗遇到了同样的难题。唐太宗有14个儿子,当中最厉害的那个当属第三子李恪。可惜李恪因为自身的血统问题,由始至终都无缘太子和帝位,最后还惨遭陷害而死。
李恪的生母不是什么普通的名门望族,正是隋朝亡国皇帝隋炀帝的女儿杨妃。隋炀帝有记载的女儿只有两个,长女南阳公主嫁给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士及,次女杨妃就嫁给了唐太宗。
来介绍一下李恪(619-653年),字厶,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排行第三 。
英武果敢,深得宠爱。武德三年(620年),封长沙郡王;武德八年(625年),改封汉中郡王。贞观元年(627年),晋封汉王。贞观二年(628年),改封蜀王,授益州大都督。贞观十一年(637年),封吴王,授安州都督。
永徽元年(650年),拜司空,授梁州都督。永徽二年(651年),加授太子太师。拜安州都督。永徽四年(653年),牵连房遗爱谋反之案,为太尉长孙无忌所害,以国公之礼,葬于高阳原。
神龙元年(705年), *** 昭雪,追赠司空,后恢复吴王爵
史书关于李恪生母杨妃的记载只有寥寥几笔,她的生卒年、公主封号、生平经历等一无所知,到底是政治联姻嫁给唐太宗,还是隋朝亡国后被迫嫁给唐太宗,也未能考证。能够肯定的是,杨妃嫁给唐太宗之前,唐太宗已经迎娶了结发妻子长孙皇后,所以杨妃嫁给唐太宗的时间晚于唐太宗迎娶长孙皇后的公元613年(隋炀帝大业九年),早于李恪出生的公元619年(唐高祖武德二年)。
也许是李恪有着隋唐两朝的皇室血统,他自幼文韬武略就表现得比其他皇子技高一筹,唐太宗对李恪的宠爱程度,不亚于对长孙皇后所生的三个嫡子李承乾、李泰、李治。唐太宗曾经不止一次公开称赞李恪:“吴王恪英果类我!”意思是吴王李恪英明果敢,很像唐太宗(吴王是李恪的爵位)。
唐太宗在之一次选择太子的问题上,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嫡长子李承乾,并且亲自花心血培养李承乾。最初李承乾勤奋好学、循规蹈矩,是一个合格的太子,但长孙皇后去世之后,李承乾突然变得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甚至做出雇凶刺杀自己老师和弟弟的不法行为。公元642年(唐太宗贞观十六年),李承乾起兵谋反失败,唐太宗终于下决心废掉李承乾的太子之位。
在第二次选择太子的问题上,唐太宗原本想选择嫡次子魏王李泰(李泰在唐太宗所有儿子排第四),但李泰曾经密谋抢夺太子之位,唐太宗放弃选择李泰。于是,唐太宗打算选择第三子李恪,但遭到了宰相长孙无忌的极力反对。虽然唐太宗知道因为李恪不是长孙无忌的外甥,长孙无忌才反对立李恪,但唐太宗最终还是放弃选择李恪,选择了长孙无忌力荐的嫡三子晋王李治(李治在唐太宗所有儿子排第九)。
后来唐太宗认为李治性格软弱,恐怕不能守住大唐江山,很想废掉李治改立李恪。李恪不仅英明果敢,而且宽厚仁爱、循规蹈矩,朝中上下对李恪大多是称赞不已,但仍然遭到长孙无忌的极力反对,最终唐太宗还是放弃这个想法。不过从此以后,长孙无忌深深忌恨李恪,一直想找机会铲除李恪。历史也证明了唐太宗的眼光非常准,大唐江山在李治手中丢掉,变成了武则天的武周江山。
公元653年(唐高宗永徽四年),发生了著名的“房遗爱谋反案”,唐高宗命长孙无忌审理此案,长孙无忌利用手中职权,趁机陷害李恪参与谋反,结果李恪就在牢狱中被长孙无忌迫害至死,年仅34岁。
在后世的评价中,对李恪的评价大多是高度称赞。毛主席经常会评价一些历史人物,对李恪的评价是:“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意思是毛主席对李恪是高度称赞的,但英明一世的唐太宗却误听长孙无忌,没有立李恪为太子,可以说是糊涂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