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诸葛亮是在哪里设的空城计?空城计的经过是怎么样的?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7-30)300

诸葛亮是在哪里设的空城计?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发生在“空城计”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司马懿和司马昭。故事梗概如下:

诸葛亮

马谡前往街亭后,诸葛亮一直忐忑不安。王平派人将马谡在街亭的布防图送到诸葛亮的手中,诸葛亮看完大惊失色,心知马谡必将在街亭遭遇惨败。长史杨仪表示,自己愿意立即前往街亭接替马谡。就在此时,探马来报,街亭和列柳城已经失陷。

诸葛亮是在哪里设的空城计?空城计的经过是怎么样的?

杨仪

诸葛亮连忙将关兴和张苞找来,命二人分别率领精兵三千沿武功山前进。途中如遭遇曹军,不可发动进攻,只可擂鼓呐喊。一旦曹军离开,二人立即向阳平关前进。诸葛亮又命马岱和姜维负责断后,等全军撤退之后方可启程。诸葛亮还命人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的吏民都迁往汉中。除此之外,诸葛亮还下令派出五千兵马去搬运粮草。

诸葛亮是在哪里设的空城计?空城计的经过是怎么样的?

关兴

没过多久,探马来报,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逼近西城。此时,城中仅有二千五百军士。众文武听到这个消息,大惊失色。诸葛亮来到城头,果然发现曹军分两路向西城县杀来。危急时刻,诸葛亮下令四门大开,每个城门前由二十名军士扮成百姓清扫街道。自己则带着两位小童,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司马懿

司马懿率部来到西城城外后,发现诸葛亮身披鹤氅,头戴纶巾,在城楼上弹琴,不禁心生疑惑。其子司马昭判断,诸葛亮这是故作镇定,城中并无蜀军,建议挥军入城。司马懿则认为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城中一定有大量伏兵。最终,司马懿下令全军撤退,诸葛亮的“空城计”得以成功。

司马昭

所谓的“空城计”并非历史的真实而是小说的虚构,这一点估计连一半的三国爱好者都一清二楚。不过,这个故事的首创者并不是元明时期的罗贯中,而是西晋时期一位名叫郭冲的人。按照如今的说法,此人是诸葛亮的狂热粉丝。

为了拔高诸葛亮的智慧形象,郭冲甚至捏造了五件与诸葛亮有关的事情,后世称之为“条亮五事”,所谓的“空城计”便是其中的一事。不过,包括“空城计”在内的这五件事漏洞百出,很快就被看出了其中的破绽。

诸葛亮是在哪里设的空城计?空城计的经过是怎么样的?

在郭冲版的“空城计”中,诸葛亮以一万兵力驻扎阳平,面对司马懿的二十万大军。最终,诸葛亮沉着冷静,吓退了司马懿。这个故事有两个致命的漏洞。首先是施展“空城计”的阳平关地处汉中,并非诸葛亮北伐的战场。如果诸葛亮只此地施展“空城计”,只能意味着汉中一半地区已被曹军占领,这显然不符合历史的真实。

诸葛亮是在哪里设的空城计?空城计的经过是怎么样的?

其次,从《三国志》及《晋书》中的相关记载来看,诸葛亮“一出祁山”之际,司马懿远在荆州的宛城,并未出现在西北战场。综合这两点,郭冲的“空城计”明显就是杜撰出来的。不过,这个杜撰的故事非常精彩,小说作者不愿意弃之不用。因此,明知此事并非历史的真实,但作者还是义无反顾地将其用在了小说当中。客观来说,这个情节对于塑造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形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诸葛亮是在哪里设的空城计?空城计的经过是怎么样的?

张郃

在“空城计”这一故事情节中,除了诸葛亮使用的这一计策之外,还出现了一个地名:西县城,这个地方是作者杜撰出来的还是真有此地呢?答案是肯定的。《三国志诸葛亮传》曾经提到:“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而在《读史方舆纪要》中,也有一条重要的记载:“蜀汉建兴六年武侯屯西县,使马谡与魏张郃战街亭,失败,武侯进无所据,乃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从这段可以看出,西县城其实就是诸葛亮北伐大军的指挥部。

马谡

那么,西县城究竟是如今的哪个地方呢?历来有两种说法,一是陕西汉中勉县,而是甘肃陇南西和县。从当时的战局来看,街亭之战失利后,诸葛亮将西县城的一千多户百姓迁往汉中,说明西县城的位置是在曹魏境内。而从地方志资料及一些相关史料的记载来看,西县城也不可能位于诸葛亮在汉中的大本营附近。因此可以断定,西县城的位置不会在勉县。经过多年的研究及考古发现来看,西县城的具 *** 置是在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长道镇西团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7/75923.html

“诸葛亮是在哪里设的空城计?空城计的经过是怎么样的?”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雍正帝对治民是什么态度?采取了哪些政策

历史上雍正帝对治民是什么态度?采取了哪些政策

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年号雍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其实,在古代王朝中,治民的难度更高于治吏,雍正皇帝执政时,在这方面下的功夫,一点都不比在官员们身上消耗的精力少。清朝入关之后,皇帝们也都开始学儒,因此,在治民的方略上,同此前的王朝差不多,都是宣扬儒家的...

历史上关于海瑞的后世评价如何?

历史上关于海瑞的后世评价如何?

海瑞,字汝贤、一字国开,号刚峰,世称刚峰先生。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海瑞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忠孝廉洁的名臣,《明史》对他的评价是:“秉刚劲之性,憨直自遂,盖可希风汉汲黯、宋包拯,苦节自励,诚为人所难能。”海瑞一生践行“忠孝”二字,但是,史学家对海瑞的“忠孝”却多有否定,认为他“尽忠...

王述:东晋时期官员,安贫守约,不求名位

王述:东晋时期官员,安贫守约,不求名位

王述(303年~368年),字怀祖,太原晋阳人。东晋官员,东海太守王承的儿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述年少丧父,袭爵蓝田侯。侍奉母亲,安贫守约,不求名位。凭借门荫入仕,起家司徒(王导)中兵属,历任琅琊王(司马岳)功曹、宛陵县令,征虏(庾冰)长史、临海太守、...

朱文圭:史称建庶人,身为建文帝之子却被囚禁55年

朱文圭:史称建庶人,身为建文帝之子却被囚禁55年

纵观中外历史,为了成为帝王,可以不顾亲情,为皇位斗得头破血流。但最终胜利者只有一位,更多的人以失败告终,结局悲惨。也有很多人并不想得到皇位,但只因生于帝王家,被迫卷入政治斗争。“高墙庶人”朱文圭就是如此,如果让他选择,他肯定选择远离皇家,做一个普通人。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名...

尹默: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精通各种经书、史书

尹默: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精通各种经书、史书

尹黙(生卒年不详),字思潜,益州梓潼郡涪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年远游荆州,跟从司马徽、宋忠学习古文经学,尤其精于《左传》。历任劝学从事、太子仆,教授刘禅《左传》,累任谏议大夫、军师祭酒、太中大夫,是蜀汉当朝的一代学士。人物生平研习...

施琅是什么人?他最后是什么下场?

施琅是什么人?他最后是什么下场?

施琅,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末清初的时候,施琅在反清和降清之间反复不断。最后因为收复台湾有功,而被封为靖海侯。那么,施琅为什么会反复不断呢?他那样做,清朝稳定局势以后,是怎么对待他的后人的呢?客观来说,施琅的反复无常,实际上很多都...

姜维被称为幼麟 正史中国的姜维才华有多大

姜维被称为幼麟 正史中国的姜维才华有多大

对姜维在正史上究竟有多大的才华能被称为“幼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姜维十一次北伐,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蜀汉灭亡之后,姜维仍执着于复国,拖死了钟会、邓艾和他自己,他的一生无愧于蜀汉。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三国演义》中说...

汉武帝当初要想改革 最后为什么会不了了之

汉武帝当初要想改革 最后为什么会不了了之

还不知道:汉武帝想要改革变强,为何最后会不了了之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的许多朝代,都是靠着改革才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在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创造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又如魏文帝推行汉化,他的改革让鲜卑人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野心勃勃的汉武帝,也曾试图用一种新的方...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