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同样是藩王叔叔造反,为什么朱棣可以朱高熙却失败了?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8-10)310

朱高熙造反为什么会失败?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1399年8月,燕王朱棣指责建文帝违背祖训,听信谗言,并以此为名义打出“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起兵造反。经过三年时间的“靖难之役”,朱棣打败建文帝,成功夺取了皇位,成为明朝历史上的第三任皇帝,史称永乐皇帝。

朱棣的非正常即位方式让自己这一脉登上了大明王朝权力的巅峰,但同时也起到了一个很坏的带头作用,那就是向世人证明了即便不是先帝指定继承人,但也可以通过武力夺取皇权。

同样是藩王叔叔造反,为什么朱棣可以朱高熙却失败了?

朱棣共有三个儿子,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参加过“靖难之役”。朱棣登基后,老大朱高炽被册立为太子,老二朱高煦为汉王,老三朱高燧为赵王。中国自古以来奉行嫡长子继承制,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人都是嫡子,所以按长幼有序的原则,老大成为皇位法定继承人本来没什么问题。可是老二朱高煦却认为自己在“靖难之役”中出力最多,功劳更大,还多次在战场上力挽狂澜。如今大业已成,却要让老大捡现成便宜,这实在难以令他心服。更重要的是在“靖难之役”最艰难阶段,朱棣曾亲口对朱高煦说:“勉之!世子多疾。”言下之意就是:加油干,你哥身体不好,将来还得靠你接班。然而,等江山坐定以后,朱棣却绝口不提当年的承诺,这让朱高煦好生恼火,但也无可奈何。

同样是藩王叔叔造反,为什么朱棣可以朱高熙却失败了?

朱棣在位期间,朱高煦就表现得很不服管教。按照明朝祖制,成年的亲王都要去封地就藩,可朱高煦以各种理由推脱,坚持赖在南京等待机会。朱棣爱子心切,又感觉对朱高煦确实有所亏欠,因此总是一忍再忍。

永乐十五年(1417年),朱高煦因多次违法乱纪让朱棣勃然大怒。经太子求情,朱棣最终决定从轻发落,令朱高煦即日启程前往乐安州(今山东惠民)就藩。朱高煦就这样满怀怨恨地离开了南京。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病逝,太子朱高炽继承皇位,史称洪熙皇帝。当得知父亲的死讯后,朱高煦立即表现得蠢蠢欲动,还派出心腹到京师伺机叛乱。不过洪熙帝虽对这一切了如指掌,但这位宅心仁厚的皇帝却选择了重赏二弟、三弟,希望他们能够顾念手足之情,回头是岸。朱高煦也畏惧洪熙帝的势力,只好隐忍不发。

同样是藩王叔叔造反,为什么朱棣可以朱高熙却失败了?

然而事情说来也巧,朱高炽当上皇帝仅八个月时间就病逝了,他年轻的儿子朱瞻基以皇太子身份继承皇位。此时明朝的形势与建文元年如出一辙:一边是只有二十多岁的新皇帝朱瞻基;另一边是久经沙场,野心勃勃的皇叔朱高煦、朱高燧。

宣德元年(1426年),朱高煦指责皇帝违背永乐帝和洪熙帝定下的规矩,而且用人不当。这些理由与当年朱棣斥责建文帝几乎一模一样。9月2日,朱高煦在乐安正式起兵造反,打算重新复制当年的“靖难之役”。可是,朱高煦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果。9月9日,朱瞻基决定御驾亲征。21日,老将薛禄率二万前锋部队围攻乐安。叛军只做了象征性抵抗后就迅速瓦解了,朱高煦在投降后被押往京城,最后死于可怕的酷刑。

同样是藩王叔叔造反,为什么朱棣可以朱高熙却失败了?

朱高煦在起兵前做了很多年的准备,他本人也久经沙场,军事经验极为丰富。为什么当年他老爹朱棣造反能成功,他造反却败得那么惨呢?其实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宣德帝朱瞻基比建文帝朱允炆更加果断。朱棣起兵之初,朝廷也是派出大军前来围剿。可建文帝担心背负杀叔叔的骂名,所以叮嘱前线将领务必要活捉,这就等于给了朱棣免死金牌,让他可以在百万大军中自由穿梭,而朝廷军队却因此被束住了手脚,所以在朱棣还是星星之火的时候没能将其扑灭,最终造成了燎原之势。反观朱瞻基就没有这种妇人之仁的顾虑,他担心前线将领执行不力,干脆自己御驾亲征前去督战,从一开始就要用超豪华阵容将他的二叔扼杀在“摇篮”之中。

同样是藩王叔叔造反,为什么朱棣可以朱高熙却失败了?

二、缺少盟友。当年建文帝削藩让全国各地的藩王人人自危,朱棣起兵造反等于是给藩王们出头,所以赢得了一些藩王暗地里支持,宁王朱权更是带着全部人马跟着朱棣一起干。而朱高煦起兵的时候,只有他自己一家势力,唯一一个“盟友”朱高燧还在犹豫要不要跟二哥一起干,还没等朱高燧想明白,朱高煦就已经 *** 趴下了。

三、藩王实力大不如前。当年朱棣起兵的时候,全国各地朱姓藩王都有自己的私人卫队,像朱棣这种塞王(明朝镇守边塞的藩王)军队尤其强大。而到了朱高煦造反的时候,各地藩王的私人卫队早就被取缔了,朱高煦自己虽偷偷摸摸攒下了一支人数可观的军队,但这支队伍都是些缺乏训练的新兵蛋子,与朱棣当年那些身经百战的燕军老兵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以这种实力的军队与整个朝廷军队相抗衡,那自然就是螳臂当车,自取灭亡了。

同样是藩王叔叔造反,为什么朱棣可以朱高熙却失败了?

四、地理位置不佳。朱棣在北平起兵,当时这里紧挨着关外,万一兵败的话还可以逃到关外投靠蒙古人。可朱高煦起兵的地点位于山东,正好夹在北京与南京的中间,明朝的“两京”平日里就驻扎着全国大部分兵力,朱高煦选择在“两京”中间起兵,朝廷不需要布置任何战术就已经使他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这种战略地位别说是他朱高煦,就算是他爷爷朱元璋、老爹朱棣来操盘,都不可能翻身。

因此,综合上述四个方面来看,朱高煦兵败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估计他是想当皇帝想疯了,这么悬殊的实力也看不出来就敢造反。权力能迷失一个人的心智,此言用在朱高煦身上那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8/77941.html

“同样是藩王叔叔造反,为什么朱棣可以朱高熙却失败了?”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马超、张飞和赵云三人的关系如何?

三国时期马超、张飞和赵云三人的关系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取益州,张鲁派马超救援刘璋,马超率兵攻打葭萌关,诸葛亮对刘备说,能抵挡马超的,只有张飞和赵云,当时,赵云领兵在外,只有张飞在,张飞请战,于是,诸葛亮智激张飞,张飞和马超大战几百回合,不分胜负,在演义中描写的非常精彩。而马超对张飞...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 李自成是怎么处理崇祯的尸体的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 李自成是怎么处理崇祯的尸体的

还不知道:李自成是如何处置崇祯遗体的,他的做法可以预料大顺政权必定难立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正所谓“君舟民水,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说法,很多时候新的政权建立往往是民心所向,就比如明朝时期李自成起义,最后还成功推翻明朝统治一事,这是...

姜维当初拥兵十万军队 姜维为何守不住蜀汉

姜维当初拥兵十万军队 姜维为何守不住蜀汉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姜维拥兵10万,为何守不住刘备的半壁江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随着诸葛亮的去世,北伐撤兵,魏蜀两国的均衡似乎要被打破,蜀国似乎已难以匹敌魏国,事实并非如此!姜维拥兵10万,却守不住刘备的半壁江山,问题出在哪儿?姜维北伐是否耗尽了国库?回答是否定的。...

三国时期文鸯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的本事如何

三国时期文鸯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的本事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孙盛《魏氏春秋》:钦中子俶,小名鸯。年尚幼,勇力绝人。房玄龄《晋书》:钦子鸯,年十八,勇冠三军。《赠太尉韩允忠神道碑》:“文次骞智敌万人。”后人对此人的评价颇高,此人是谁?他便是三国时期魏末晋初军事家——文鸯。相比较...

有哪些与蒋琬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有哪些与蒋琬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蒋琬最初随刘备入蜀,为广都县长。因其不理政事,惹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才免于一死。后重获启用,受到诸葛亮的悉心培...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总是从容退兵 诸葛亮是了减少损失吗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总是从容退兵 诸葛亮是了减少损失吗

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什么每次北伐都能从容退兵,减少损失?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首先我们在了解一下当时的形势吧。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就为了兴复汉室殚精竭虑,分析了天下的大势,一共进行了六次北伐,当时刘备倾国之力东征孙吴,最终夷陵之战,蜀军几乎全军覆没,五虎上将折伤...

同治皇帝年少登基为帝 同治皇帝为何不到十九岁就驾崩了

同治皇帝年少登基为帝 同治皇帝为何不到十九岁就驾崩了

对同治皇帝年少继位,登基之后没过几年便因病去世,驾崩时只有19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帝是我国封建社会当中最高权力的掌握者,正是因为皇帝能够享有非常庞大的权利,所以很多人对于皇位都趋之若鹜。我国古代历史上一共出现了400多位皇帝,绝大多数皇帝因为在位期间碌碌无为,...

步骘:三国时期重臣,驻守西陵二十年,深得人心

步骘:三国时期重臣,驻守西陵二十年,深得人心

步骘(zhì)(?-247年),字子山,临淮郡淮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早年避难,进入江东,担任讨虏将军(孙权)主记。历任海盐县长、车骑东曹掾、徐州治中、鄱阳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出任使持节、征南中郎将、交州刺史。平定交州有功,加位平戎将军...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