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开元盛世的能臣,宇文融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8-11)460

你们知道宇文融的故事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开元之初,唐玄宗抑制奢靡,崇尚节俭,千方百计省银子。但想要库府充盈仅靠节流不行,关键还在于开源,也就是增加赋税。

古代是农业社会,人口的多寡直接决定着 *** 赋税的多少。隋炀帝为何能开创那么大的雄图伟业呢?因为大业五年,隋朝的人口多达890万户,约5000万;而贞观时期,唐朝只有不满300万户,让李世民整日怅然若失;到睿宗时期,人口达到600万户,80多年增加了300万户;而到了开元末年,不到30年,唐朝人口就增加了240万户,达到了840万户,约4800万。

排除基数增长外,人口增长的幅度也远超以前,难道玄宗朝的妇女们都加班加点生孩子?

其实是因为玄宗将民间隐匿的逃户大都检括了出来,仅此一项就多达80万户,而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就是开元盛世真正的能臣:宇文融。

开元盛世的能臣,宇文融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大唐盛世,为何出现逃户问题呢?这还要从均田制说起,均田制发端于北魏,是一种按照人口授予土地的制度。当时长期战乱,门阀大族把握着大量的土地与佃农,形成地多人少的局面,均田制的施行,使无田的流民与依附于门阀的佃农可以获得土地,成为直接受控于朝廷的自耕农。

这样一来,国家赋税大增,隋朝之所以富庶,就是受控于朝廷的自耕农数量达到了历史顶峰。隋末唐初,又进行了大规模战争,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使得这一措施在唐初也能推行着,但随着社会的安定、人口的增加、官吏的腐败,土地兼并日趋严重,自耕农普遍得不到应得的土地,但还得交纳相应的赋税,人民不堪重负,所以纷纷隐匿到偏僻之地开荒,成为所谓的逃户。这样一来,朝廷赋税缩水,兼并了土地的地主得到了好处。

开元之初,只是个八品县主薄的宇文融发现了这一问题,他及时上表玄宗,得到了玄宗的重视,很快提拔他为御史中丞,负责检括逃户。

开元盛世的能臣,宇文融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面对逃跑的黎民百姓,宇文融并未一味采取强制措施,而是使用了较为缓和的手段,只要在规定期限内自首,农民就可重新成为编户齐民,回不回家乡都可以。而且,由逃户成为编户的前六年,只需每年缴纳1500钱,其余赋税统统免除。

能够重新得到朝廷的认可,不再过偷偷摸摸的日子,还有如此优惠的条件,逃户们大都满心欢喜的自首。于是,大唐赋税大增,库府充盈,宇文融也成为玄宗身边的之一红人,并两度拜相。

然而,这样一个为朝廷做出巨大贡献的能臣,历朝历代的评价却很差劲。《旧唐书》说他是“奸佞之辈,惟事悦人;聚敛之臣,无非害物”。也就是祸害百姓、聚敛财物,以取悦于皇帝的奸佞之辈。《新唐书》更甚,将他与奸相杨国忠归为一类,说他们盘剥百姓,取悦皇帝。

那么,为何这样一个既充实了库府,又给百姓实惠的能臣,会被历史抹黑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

其一,不符合儒家思想

封建时代,儒家思想占据着统治地位,士大夫们的崇高目标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财政、商贾,这些与银钱打交道的行当,历来为他们所不齿。所以,宇文融的行为被士大夫们所轻视。

其二,利益冲突

宇文融与当时的首相,也是文坛领袖的张说起了冲突。冲突的核心便是括户问题,张说认为括户严重干扰了黎民百姓的正常生活,希望通过其他方式解决,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质上,宇文融的括户政策,严重影响了张说等人的利益。

以张说为首的一派,并非传统门阀大族,而是武则天时期通过科举等方式进入统治集团的庶族地主,说白了,他们是更大的土地兼并者。武则天时期,为了稳固统治,对这一派人百般拉拢,对他们兼并土地放任不管,对逃户听之任之,促使了他们做大。

而宇文融的括户行为,维护了自耕农的利益,增加了国家赋税,就必然会打击这些庶族地主的利益。所以才引来张说等人的一致 *** 。

不但朝堂上针锋相对,封建士大夫们还掌握着历史话语权,历朝历代,史书都由他们编纂,所以宇文融被黑得很惨。

所以,宇文融这样一个为国为民的能臣,变成了史学家笔下的奸佞之辈,聚敛之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608/78073.html

“开元盛世的能臣,宇文融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的相关文章

曹丕为什么在40岁就驾崩 曹丕究竟都做了什么

曹丕为什么在40岁就驾崩 曹丕究竟都做了什么

还不知道:曹丕为何仅40岁就驾崩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公元196年,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让其占据政治优势,220年,曹魏正式建立,曹操也以此被后世熟知;公元223年,其第三子曹植在兄长的逼迫下作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七步诗,此诗也永留后世;而与曹操...

三国时期孙权派人向曹操请降,是什么用意?

三国时期孙权派人向曹操请降,是什么用意?

孙权,吴太祖大皇帝,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脩好,誓重结婚。——《三国志·吴主传》公元217年春天,孙权派遣都尉徐详向曹操请降,曹操也派遣使者和孙权重修旧好,立誓重结为姻亲。这是一件非常诡异的事情!217年孙刘还维系着表面的...

管仲春秋第一相的称呼是怎么来的?一生有何作为

管仲春秋第一相的称呼是怎么来的?一生有何作为

提起管仲这个人,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在齐国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管仲通过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及用人上一系列措施,使得齐国走上春秋“五霸之首”。“华夏第一相”并非浪得虚名管仲号称华夏第一相。此人乃春秋时期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是春秋...

杨厚:东汉时期官员,世代善图谶,曾图谶谏言

杨厚:东汉时期官员,世代善图谶,曾图谶谏言

杨厚(72年-153年),字仲桓,东汉官员,四川广汉新都人,生于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卒于汉桓帝永兴元年(153年),年八十二岁。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学父业,精图谶学。永建二年(公元127年)汉顺帝遣使特征至长安,拜议郎。累官侍中。每有灾异,厚辄上消救...

历史上刘伯温的死是什么真相?与朱元璋有何关系?

历史上刘伯温的死是什么真相?与朱元璋有何关系?

刘伯温,明朝开国元勋,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刘伯温的死因,已经成为了历史谜案。很多人都认为,刘伯温是朱元璋杀害的。为什么说他是朱元璋杀害的呢?当时刘伯温生病了,朱元璋让胡惟庸派御医去看他。御医给刘伯温开了一副药,刘...

孙策如果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东吴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孙策如果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东吴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还不知道: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东吴能一统天下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沧桑与诗意的历史交相辉映,仿佛可以看到东汉末年风雨飘摇,群雄争霸,悲喜交错,情义血腥交错,一招一式,满盘皆输,千百年后,对于那段历史,人们各执一词,各执一词,有人问,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孙吴...

历史上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他为国家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上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他为国家做了哪些事情?

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与嫡妻徐氏所生的嫡长子,可惜历史上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那么他都为国家做了哪些事情?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棣虽然一生妃嫔不少,但是他一生挚爱的还就是嫡妻徐氏,朱棣一生有九个子女,但是七名子女皆是徐氏所生,尤其是朱棣的三个儿子没有异母兄弟,老大就是朱高炽...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宋仁宗身为皇帝脾气为何那么好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宋仁宗身为皇帝脾气为何那么好

对宋仁宗为什么脾气那么好? 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仁宗赵祯,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42年。宋仁宗在位的时候,虽然他的才华、谋略、经历、军功都算不上十佳,但是他在人格上可以说是中国少有的“好”皇帝,他宅心仁厚,仁慈善良。据说宋仁宗在驾崩后举国痛哭,就连契丹国...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