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从敌营回来为何还能复位成功?朱祁钰败在了哪里?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明英宗从敌营回来为何还能复位成功?欢迎阅读哦~
明朝有个皇帝,一生大起大落。他从小锦衣玉食、顺风顺水,由太子到皇帝,没有遇到任何挫折,但成年不久就成了敌国的阶下囚。他就是明朝唯一一个被俘虏过的皇帝朱祁镇。当年瓦刺来袭,朱祁镇在宠臣王振的怂恿下携五十万大军御驾北征。奈何瓦刺勇猛,而王振又胡乱指挥,最终明军大败,堂堂一国之君不幸被俘。与此同时,朱祁镇之弟朱祁钰先被孙太后任为监国,接着又被满朝文武推崇为新帝。他和新任兵部尚书于谦相互配合,整顿武装,在北京保卫战中接连取胜。为求和,瓦刺首领也先将朱祁镇送回北京。但此时的皇帝已是朱祁钰,他不甘心将皇位拱手相让,那朱祁镇后来又是如何重获皇位的呢?
明英宗
一、程朱理学根深蒂固,嫡长子继承制深入人心。
如果说宋朝是程朱理学的发起年代,那明朝则是程朱理学的实践阶段。明朝采取八股文科举考试制度,科考内容完全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与宋元人注的《五经》为依据。且 *** 严禁读书人议论政事,只允许其背诵四书五经。在这种学习环境下,朝廷命官皆为程朱理学的拥护者。理学在明代皇帝继承制中体现得最深刻的便是嫡长子皇位继承制。该制度规定:“国家建储,礼以长嫡,天下之本在焉,居长者必立正储君 ”、“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自明太祖朱元璋创立该制度以来,后来者除明成祖朱棣外无一不遵从。
可以说该制度深入人心,仅在特殊情况下有所变通。而朱祁钰就是在明朝生死存亡之际获得皇位,但这种非正常登基并不被世人由衷认可。当明朝安定且正主朱祁镇回来之后,遵从理学的官僚集团又开始注重皇位的正统性。在他们眼中,正统身份神圣不可侵犯,德才并不重要。譬如朱棣当年舍弃英勇善战的次子朱高煦,立肥胖无能的嫡长子朱高炽为储君。所以尽管朱祁镇之前治国不当,且听信小人谗言,使国家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但其与生俱来的嫡长子身份足以获得众多朝臣推崇,而朱祁钰则因身份不正遭到众人反对。不过这些饱受理学熏陶的官僚起初还不至于直接让朱祁钰下台,而是通过极力维护朱祁镇长子的太子之位来确保皇位正统。
电视剧中的朱祁镇与朱祁钰
二、朱祁钰优柔寡断,朱祁镇趁机复位。
实际上朱祁钰当时已手握重权,如若他向朱棣那般心狠手辣,及时将朱祁镇与其子杀掉就不会酿就后来的悲剧。然而他性格优柔寡断,既狠不下心斩杀兄长与反抗者,又自我怀疑自己的正统地位。早在朱祁镇回来之际,朱祁钰就为皇位一事担心不已。因为他从小也深受理学影响,心中不免对嫡长子继承制有所忌惮。但皇位来之不易,实在不愿主动交出。
北京普度寺,明朝时为南宫
他为了改变自己非嫡长子继承皇位所陷入的被动局面,废除了朱祁镇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并改立自己的长子朱见济。但可惜的是新太子仅立一年半就夭折,而此时宫中有御史徐正告诉他:“今日臣民有望上皇复位者,有望废太子沂王嗣位者,陛下不可不虑。宜出沂王于沂州,增高南城数尺,伐去城边高树,宫门之锁亦宜灌铁,以备非常。”此话并非空穴来风,后来确实有不少大臣上言恢复朱见深的储位。但朱祁钰却毫无警惕,不仅把徐正大骂一顿,还瞻前顾后,不敢对朱祁镇及其子有大动作,生怕臣僚指责他有伤亲之谊。
他也曾下令伐去南宫大树、上铁锁、挺杖上言复储者,但这种不伤筋骨的防范对政变者来说是不堪一击的。但凡朱祁钰稍有松懈,防范就不复存在。所以当他生病时,少有人关心其龙体,更多人则趁机发起夺门之变。从某种程度上说,朱祁镇成功复位乃朱祁钰一手造就。
于谦
三、朱祁钰独宠于谦,数权臣妒忌生念。
于谦“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肺腑之言人尽皆知。他性格耿直,容易得罪人,又深受朱祁钰信任,以石亨、徐有贞为首的朝臣与曹吉祥一类宦官十分嫉妒他。说实在的,于谦受宠程度不仅令人羡慕,还使人感到仕途无望。当时朱祁钰非但将一切政务皆交给他运作,而且对他的生活也关怀备至。比如他生病了,朱祁钰派御医诊治,他所需药材乃皇家专享,朱祁钰二话不说直接赐予。这般信任与爱护,一些有想法的大臣自然羡慕嫉妒恨。他们为了离间皇帝与于谦的亲密关系,到处散播谣言。
于谦墓
可是这一切毫无作用,皇帝仍旧信任于谦。由此他们逐渐意识到只要朱祁钰在位一天,就无法撼动于谦的地位,而他们则没有取而代之的可能。只有将朱祁钰连根拔起,他们方能出人头地。此外于谦秉性刚正,从不在意权谋,从始至终他既没有建议朱祁钰当心英宗复位,又没有注意到石、徐、曹等人一面争取孙太后支持,一面与英宗暗中谋划。所以直到夺门之变来临,朱祁钰都毫不知情,而朱祁镇则悄无声息地成功复位。
总而言之,朱祁镇的复位之路乃大势所趋。其实他刚从敌营回来那会儿,心中只觉庆幸,并未想夺回皇位,但百官皆有此意,且孙太后也暗中支持,所以他成功复位不足为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