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定下的2条国策,在历史上有何影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匡胤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朝代更迭变换已成了固有规律。对于古代王朝,当今中国人最熟悉,莫过于盛世唐朝,即便是生活在当代,依旧有人对当时的盛唐,满是心驰神往。可历史的事实是,在中国古代,唐朝之后的宋朝,才是整个历史长河中,历史最繁荣、普天百姓生活水平更高的朝代。
每当现代人拿宋、唐两朝相比时,总是以强唐弱宋来代指两个朝代。而说宋朝衰弱的直接证据,便是历史有名的靖康之难。当时的宋朝从上至下,一味地向金国求和,导致首都汴梁被金国攻破,其包括两位皇帝在内的皇室男女老少,皆被金国押做俘虏。但是,当时的宋朝已经在国力上不比当年了,若果此时发生在北宋开国之初,那么就不会发生如此屈辱的事情来。
在宋朝最为强盛的时候,其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是要远远超出盛世唐朝。如若按照当今的GDP来算的话,单单一个宋朝的经济总量,就能占到当时全球经济总量的60%,而这一点是唐朝都没能做到的事。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化两大历史瑰宝,如果一个积贫娇弱,连温饱都成问题的朝代,怎么可能诞生出这么多优美的诗词歌赋呢?
而正是因为宋朝百姓的安居乐业,物满仓丰,才使得文人骚客能够尽情地绽放自己的精彩。唐都城长安,享尽长安盛景的赞誉。可宋朝的汴梁城与之相比,可是丝毫不逊秋色,当时的汴梁城一样被称之为世界上的之一大都市,地位如同当今的上海和纽约,这一点从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就能窥伺一二。
而宋朝之所以有如此般盛景,完全离不开其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两条既定国策。赵匡胤和历史上开国皇帝刘邦一样,都是草根平民出身,在自己成为皇帝之后,所定下来的国策,皆与自己儿时的经历息息相关,可以说是完全站在百姓的角度去考虑。他的两条最重要的国策便是:一、重文仰武,不轻起战端。二、不杀言官和士大夫。
从宋朝建立之初,中国中华大地已经历经了百年的战端之苦,唐亡之后五代十国纷纷登场,百姓所受的战端之苦,赵匡胤都看在眼里,为了百姓不再受妻离子散、流离失所之苦。他重文轻武,稳定民心,让百姓能够休养生息,有个安稳的生活。第二条的不杀言官和士大夫,则是出于对后世皇帝的一种寄托和约束,希望他们广开门路,谨听良言。不要成为深宫中的聋子、瞎子,切莫忘记忠言逆耳的道理。
如果宋朝皇帝都能够领会赵匡胤这两天国策,那么宋朝后世也未必会发生那般的屈辱。可问题是,正是因为他这两条国策被后世子孙曲解:重文轻武是不轻易发起战端,而不是战争已经到了家门口时,还是一味懦弱的委曲求全。
还有不杀言官,后世的宋朝皇帝虽然没有杀害他们,但是却用另外一种方式去迫害那些献良言的好官。比如苏轼,虽性命无忧,可是却被一贬再贬,贬到了偏远的荒凉之地,受尽屈辱,使之有才而无用武之地。
而且因为有着第二条的规定,使那些别有用心之徒无所畏惧,尽显捕风捉影之能,迫害不少忠心爱民的大臣。所以说赵匡胤定下的这2条国策,既把宋朝变成更好的朝代,也将宋朝带向了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