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隗寸功未立,为什么还能向国君要来丰厚的奖赏?
乐毅是诸葛亮心中的偶像人选,在战国时也就是他可以与白起一战,但乐毅与白起的战争没有出现,也与当时的情况有关,因为据说乐羊是乐毅的祖先,生于河北大地的他效命于燕,与白起相隔太过遥远,秦燕两国当时又少有直接的仇怨,反而嬴稷还在燕国做人质数年;更重要的是燕国只想集中精力找齐国的麻烦,因为燕国人忘不了齐宣王当年的罪恶滔天,所以燕国经历了二十多年的“灾后重建”,无论是军力还是财力都翻了数番,军队有乐毅亲自操练,燕昭王足够自信与齐军“掰手腕”,最终也正是乐毅率军将齐国推向了灭亡的深渊。但他能效力燕国拜将为官,离不开一个人的贡献。
这便要说起燕昭王即位之初所经历的困难,身为一代明君他励精图治广招俊贤,但无奈燕国实力非常有限,刚刚复国的姬职可谓步履维艰,但他明确立下了灭齐复仇的宏愿,于是请教郭隗给他一个招贤的方案,只见郭相国不紧不慢,给燕昭王先讲了一个事典:
过去有一位君王对千里马嫉妒迷恋,为了得到宝马良驹从不吝惜金钱,他派人带着重金足有上千,这个手下身上只有一副“重担”,就是替君王买回千里马使主上心甘,然而买马的手下让他非常不满,那人花掉千金却仅带着马骨头返还,这位君王认为买马人存心欺骗,甚至可能将千金私吞独占,便怒斥这名手下竟如此大胆,敢拿死马骨头骗取财产?
只见买马的手下对此斥责不以为然,从容地为自己的行为申辩——我已将大王爱马的美名在天下广传,别人认为您连死马都能如此交换,还怕没人牵着真正的千里马来到您面前?这一席话不仅让买马人转危为安,结果更证实了他的预判,此后那位国君的良马源源不断。
等郭隗将“千金买马骨”的故事讲完,燕昭王已经听懂了相国的巧谏,接着郭隗继续跟君王恳谈,希望大王能谅解自己的大言不惭,封赏给自己更多的财富良田,这样就可以向天下彰显,大王求贤的诚意又不疲倦,否则以郭隗这种人的能力如此一般,享受的待遇都让人艳羡,其他能人凭借着自己的才干,还愁在燕国没有大的发展?
其实郭隗这话太过自谦,如此讨赏要钱却不被视作贪婪,又能将君王的难题解决完善,这种公私皆赢的“两全”,能力岂能说是普通平凡?结果燕昭王对郭隗的建议全部照办,这让天下能人看到了燕国的地阔天宽,便纷纷来到燕昭王的宫殿,最著名的当然是苏秦和乐毅两位奇男,依靠他们燕昭王打出一片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