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战神白起到底是怎么死的?因为功高震主吗?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8-22)190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白起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战国时代,群雄逐鹿,涌现了很多的英雄,灿若繁星。然而,所谓“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有多少英雄,就差不多有多少遗憾。

战神白起的死,就令人唏嘘不已。

称为战神,因为他战功卓著。

白起之画像

根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的记载:

“昭王十三年……其明年,白起为左更,攻韩、魏於伊阙,斩首二十四万。”

“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而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沈其卒二万人於河中。”

“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韩陉城,拔五城,斩首五万。”

“四十七年……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

上述数字加起来,白起带兵,一共杀敌89万人。根据梁启超的考证,整个战国时期共战死200万人,而白起的数字,就将近一半。

据不完全统计,他还攻下了87座城池,平定了偏远的巫郡、黔中郡。

一不小心,白起成了史上灭敌最多的将领,称为“战神”当之无愧。

一将功成万骨枯

然而,在其战功最显赫、最著名的“长平之战”后的第三年,他却被秦王勒令自杀。

死之前,他思考了死的原因:

“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

“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

他认为自己杀人太多,得罪了上天。

其实,根据白起一贯的表现,这不是他的真实想法。他其实想说的是:我功劳盖过天,是领导和世人嫉妒我。

因为他一贯是自负的,到死之前,他还在表功。杀人,本身便是造孽的,他如果有一丝敬畏天命之心,怎么可能这么残忍,一次坑杀几十万人?

也有人说,他是功高震主。

论功高,他怎比得上王翦?王翦灭了燕、赵、魏、楚四个国家,灭楚之前,还几乎统领了全国的军队,掌握了绝大部分的军权。

论威胁,王翦父子灭了战国七雄中的五国,家族的功劳和权力更容易形成小集团,难于对付。而王翦,包括他的儿子,都是一直受器重,得到了善终。

所以,功高震主说不过去。

战神白起到底是怎么死的?因为功高震主吗?

秦国名将王翦的画像

深层次的原因,是白起功高自负,牢骚满腹。

长平之战后,秦国宰相、应侯范雎建议秦王:秦兵先休息一下,趁着胜利之威,先把韩、赵的地盘割过来。

打仗,不就是为了地盘么?

但白起不乐意了:“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 武安君就是白起,听说范雎不让他继续乘胜追击,攻打邯郸,他就有怨言了。“有隙”,是怎么表现出来的,不说出来谁知道,白起肯定是发了牢骚。

后来,白起生病了。秦王命令王陵攻打赵国的邯郸,失败了,于是请白起出山,白起反而又不乐意了:

“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

简单地说,意思就是:开始你不让我打邯郸,人家打不赢了,又叫我打邯郸,我是这么随便的人吗?不打,看你们做的蠢事,不按我的计划来,怎么收场?

“秦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秦王亲自命令他,他不听;秦王又命令应侯范雎去请他,他还坚决不干。还装病,欺骗组织。

这就不是将相不和的问题了,那是要和秦王顶到底的意志啊。

战争,是残酷的

但秦王这时还没有计较。

只是换了王龁代替王陵,继续围攻邯郸,没有攻下来。正在这难分难解的时刻,楚国和魏国又联合十万兵马攻打秦军,秦军伤亡很严重。

按道理,正在这关系敌我对比局势逆转的关键时刻,不管是什么个人恩怨,苦大仇深,此时都应该站出来,同仇敌忾,为国家效力。

而白起,没有这种大局观,他反而说风凉话了:

“武安君言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秦王不听我的话,你们看,怎么样!输得好惨吧?

就是没有把“活该”两个字说出来。

为了证明自己的聪明正确,白起竟然幸灾乐祸了。这不要命吗?

然而,秦王还是大度的,毕竟,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他虽然听了之后,很生气:“怒”。但还是郑重地请白起同志出山——我们不行,那你来吧。

但白起却作起翘来了:“武安君遂称病笃”——不来,我病病得更严重了。

这是什么病啊,明显就是思想的毛病。

秦王还是没有过多计较——好吧,我请不到你,我得罪了你,我叫宰相再请你一次。

然则,宰相也请不起他。这就太过分了。换作谁,也会恼火了。

所以,秦王免去了他武安君的职务,降为一般公务员,叫他迁到阴密这个地方去住。然而,他却赖着不走,留在都城咸阳达三个月。

这时候,战败、撤退的消息天天从前线传来,再不从内部整顿队伍,可能就要内乱了,所以,秦王催促白起赶快离开核心城市。

在这样的情况下,“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馀言。”就是说,撤了他的职之后,他还很不服气,到处散布他的满腹牢骚,牢骚的内容,不得而知。

外边,是屡战屡败的消息,内边,又是白起动摇军心民心的怨言。再不整顿,秦国就亡了。所以,“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让白起自杀了。

为什么权力大、职务高、事业有成的朋友都不发朋友圈,谁没有牢骚啊,那干嘛一定要说出来呢?在这个庞大的机器里,缺了谁,不是照样转?白起就是更好的前车之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608/79936.html

“战神白起到底是怎么死的?因为功高震主吗?” 的相关文章

胡亥作为一个纨绔子弟 李斯为何帮助胡亥而不是扶苏

胡亥作为一个纨绔子弟 李斯为何帮助胡亥而不是扶苏

对李斯是聪明之人,为何他不帮扶苏,反而去帮纨绔子弟胡亥继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种种迹象表明,沙丘之谋最大的幕后推手其实是李斯,他自然不会帮助扶苏了。李斯一生信奉“老鼠哲学”,并以此作为其行动准则。所谓“老鼠哲学”,是李斯在楚国做小吏的时候,从老鼠身上总结出的一套经...

历史上张嫣皇后为何会嫁给自己的舅舅?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张嫣皇后为何会嫁给自己的舅舅?原因是什么

张嫣皇后,在十一岁时就坐上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皇后宝座,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在封建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很低,也许她们貌若天仙,也许她们蕙质兰心,可充其量只是男人的附属品,甚至是政治的牺牲品。纵观她们的人生,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无疑是“悲惨”的。这一点,在皇宫大院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古...

刘邦当初为什么要分封异姓诸侯王 刘邦出于什么考虑

刘邦当初为什么要分封异姓诸侯王 刘邦出于什么考虑

对刘邦为什么要分封“异姓诸侯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认为这是楚汉战争复杂的形势造成的。这种分封制度的推行绝不是刘邦个人孤立的历史活动,而是他的上层统治阶级中一些决策人物,如张良、陈平等人根据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实践证明,这一作法是符合当时历史客观要求的...

徐庶: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来为何进入曹营?

徐庶: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来为何进入曹营?

徐庶(?—约230年),字元直,豫州颍川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徐庶本名徐福,出身寒门。 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

乾隆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岳钟琪的?

乾隆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岳钟琪的?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岳钟琪出身于名将世家,又是岳飞的第21世孙。耳濡目染,他自幼对排兵布阵就很有兴趣。待到读书后,对兵法等更是熟然于胸,每每与人论起打仗,更是奇招频出。大人都对他的兵法见解感佩不已。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更何况他的父亲岳升龙还身居高位,是...

张妃:东吴大臣张承之女,她的结局是什么?

张妃:东吴大臣张承之女,她的结局是什么?

张妃(?~253年),张承之女,诸葛瑾外孙女。后嫁南阳王孙和为正妃。生骑都尉孙俊和公主陆孙氏。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兴二年(253年),因舅舅诸葛恪被杀,孙和遭到赐死。她也随之殉情而亡。人物生平张妃是张承的女儿,张承一开始死了前妻,祖父张昭欲为其聘娶诸葛瑾女儿...

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身上味道肯定重 康熙为何还能容忍

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身上味道肯定重 康熙为何还能容忍

对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为何康熙还那么宠爱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苏麻喇姑可能是清王朝历史上最为传奇的一个女子了。第一,她几乎见证了清朝入关到建立清王朝的全过程;第二,她作为孝庄皇后的绝对心腹,了解了太多顺治、康熙两朝的历史。在后宫中,大多数人也许不害怕孝庄皇后,但...

张温: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他为何遭到孙权忌恨?

张温: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他为何遭到孙权忌恨?

张温(193年—230年),字惠恕,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少修节操,容貌奇伟。孙权召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武三年(224),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汉,孙权原先害怕诸葛亮会有意留难张温,但张温不担心。在呈...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