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刘贺当上皇帝,最后为何被废?
海昏侯刘贺因幸运而为皇帝,因“昏庸”被废,又因“荒唐”而存活。可以说,海昏侯一生大起大落波涛汹涌,而最终能够善终,实数不易。刘贺之所以给历史留下了”昏庸”的印象,是因为他丧失了话语权,他肯定不是历史上说的那么不堪。刘贺唯一的错误就是他失败了。
刘贺,(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西汉第九位皇帝(公元前74年7月18日—8月14日在位),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刘贺被征召入朝,立为皇太子。 受皇帝玺绶,承袭皇帝的尊号,却并未谒见高庙、但刘贺在位仅27天,其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为庶人,史称汉废帝。后汉宣帝封刘贺为海昏侯。在2016年,在江西省南昌市发现海昏侯刘贺墓。
我们这里首先要问的是,霍光为何要选择李贺继任帝位?刘贺之所以被选,首先在于其父昌邑哀王刘髆的关系,刘髆的母亲李夫人是汉武帝最宠爱的妃子,汉武帝驾崩的时候,是霍光做主将李夫人以皇后的身份与汉武帝合葬的。陈阿娇与卫子夫都没有这个待遇。刘贺与霍光也算有些“香火之情”。而登基时候,刘贺已经18岁。不存在所谓幼主登基霍光把控朝局的问题,可以说,霍光让刘贺登基是出于公心的。当然也是因为刘贺在朝中无根基有关。
而刘贺之所以被废,就是他“着急”,更不懂得韬光养晦,应该徐而图之的事情,刘贺却操之过急了,只能说刘贺行事操切而又所托非人,对比之下汉宣帝却能忍到霍光去世。从政治角度来说,就是政治权力斗争失败的结果。刘贺想以自己昌邑国的幕僚占据原中央官吏的位置,双方集团由于利益冲突发生激烈交锋,结果就是刘贺输给了霍光为首的朝臣集团。而所谓的刘贺那些“错误”不过是纸面上的理由而已。昏庸无道是借口,争权夺利才是根本。刘贺入朝不谒见高庙。应该就是霍光不让去,而非刘贺不想去。刘贺就算再昏聩,拜高庙他也是不敢不去的。
当时霍光正是权倾朝野炙手可热的时候。而刘贺入长安之时却没有任何根基,刘贺的入长安的一系列行为不仅引发正霍光猜忌,更加让朝中官僚感到了强烈的危机感。刘贺不仅仅得罪了霍光,也惹恼了所有的朝臣利益集团。刘贺集团的自以为是彻底地害死了自己,霍光集团面对刘贺集团的进攻,不仅迅速废掉刘贺,而且诛杀刘贺所有昌邑属僚。历时27天的政治博弈,以刘贺的彻底的时失败而告终,由此也可见霍光的权势熏天,这也为日后霍光一族的覆灭埋下了种子,后来汉宣帝族诛霍家之后,知所以没有杀刘贺。就是认为刘贺已经彻底失去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