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惠为什么能做圣人?柳下惠有什么样的品质?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柳下惠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孟子对儒家学说,或者说对孔子的更大贡献是,孟子亲手将孔子拉进了圣人的殿堂。
圣人是儒家的理想人格。一般来说,圣最初是聪明的意思,但是儒家是最重视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的,也是最为重视一个人的道德境界的,所以,后来圣人从聪明人,就有了对社会贡献大和道德境界高尚的人的含义。
孔子对圣人最为崇拜,在孔子的心目中,只有上古的尧舜禹等人,才能做圣人。在这里,孔子又给圣人加上一项条件,那就是必须做过君主。
这样一来,孔子把圣人限定在极少数人的范围内,连孔子本人也没有资格做圣人,虽然生前,孔子的弟子如子贡等人,一直鼓吹孔子是圣人。
孟子是具有创新思想的哲学家,他认为,圣人不一定就必须做过王,那些道德境界高尚的人,都可以是圣人。所以,孔子也成了圣人,而且在孟子的眼中,孔子是圣人中的圣人,是圣人的集大成者。
孟子认为柳下惠也是圣人。但绝不是柳下惠坐怀不乱才成为圣人,而是因为柳下惠那高尚的人格,如春风化雨一样,能对别人产生正面的影响。
鲁国大夫柳下惠在一个寒夜里遇到了一个年轻的姑娘,眼看着就要冻死了,柳下惠把姑娘抱在怀里温暖了一夜,没有任何非分之想和非分之举,人们称赞柳下惠是正人君子。柳下惠不仅是正人君子,还是一个著名的贤人,《论语》中记载:
“柳下惠当时在鲁国担任司法长官,三次被撤职。有人告诉柳下惠,你盛名远扬,为何不离开鲁国,到其他国家去做官呢?柳下惠说,我按正道侍奉君主,到哪里不会被多次罢官呢?如果我不按正道侍奉君主,为什么要离开本国呢?”看来在孔子的眼里,柳下惠是个以直道而行、坚持正义的贤人君子,是个值得尊敬的牛脾气。但在孟子的眼里,柳下惠是个一团和气追求和谐的人。
“柳下惠不以侍奉坏君为羞辱,不会因官小而辞职;立于朝廷不隐藏自己的才干,但必定按自己的原则行事;被冷落遗忘也不怨恨,困窘也不忧愁。与乡里人相处,很随和地而不忍心离开。所以他说你是你我是我,你纵然在我身旁赤身裸体,又哪能沾染着我呢?所以听到柳下惠风范的人,胸襟狭小的人也宽大起来,刻薄的人变得厚道了。”
柳下惠始终保持人格独立和内心和谐,世界如何与我无关,我只做我该做的事,别人对我如何也没有关系,我依然微笑面对社会。
孟子很推崇柳下惠的和光同尘、和而不流的精神,认为柳下惠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独立人格,如春风化雨,能让刻薄寡恩的人变得朴实厚道,让心胸狭小的人变得宽宏大量,能对社会产生正能量,所以,孟子把柳下惠看成是圣人中最为和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