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黄皓为什么能权倾朝野?这跟诸葛亮有关系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黄皓是怎么一步步掌握大权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历史上所有的宦官权力,其实都是来源自皇帝,黄皓能够专权,和后主刘禅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章武三年(223),刘备于永安白帝城托孤于丞相诸葛亮,临终时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后来的所作所为,正如他在《出师表》中所言“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以至于“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诸葛亮名为辅政,实则为代政,导致了这一时期皇权让位于相权。诸葛亮扮演了亚父、师傅、丞相的多重角色,同时又是当时蜀汉政权中荆襄势力的领袖,而跟随刘备起家,南征北战的元从势力消亡殆尽。刘氏父子又非益州本土人士,对益州势力始终心存芥蒂,不能推心置腹。因此,为了政权的稳固,就不得不依靠以诸葛亮为首的荆襄势力。
所以整个诸葛亮时代,蜀汉内外朝,都是诸葛亮一个人说了算,黄皓还不知道在哪儿艰难地生存着呢?真实历史位面的诸葛亮又不是《三国演义》里神棍,还能后知五百年,晓得黄皓这个人要成为权宦,提前除掉,可别逗了。
诸葛亮一死,刘禅就开始逐步削弱臣权以加强君权,其中最能表现这一点的就是,在诸葛亮死后,丞相一职废弃不用。继任诸葛亮当政的蒋琬也不过吧以大将军录尚书事,在延熙二年(公元239)又加封大司马,但一直没有任命他为丞相,而此时的魏国与吴国均有丞相一职,这显然是刘禅有意而为。后来继蒋琬的费祎、姜维要么以大将军录尚书事,要么以侍中守尚书令,不再担任丞相或者大司马,职权的范围进一步缩小。以上表明后主刘禅削弱臣权加强皇权的意图很明显。
而通过配置自己亲信势力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是古代帝王一贯做法,皇帝想要独揽大权,但是单单靠皇帝一个人又无法使整个国家运转,就必须下放一些权力,在下放权力的这一过程就容易出现君权与臣权之间的矛盾。皇帝为了使臣权臣服于君权,往往会从自己身边人中寻找心腹,借以稳固君权,而对于皇帝来说,身边最亲近的人往往是与他们有较多接触的宦官,故汉武帝建立中朝与外朝抗衡,东汉中后期诸帝重用宦官对抗外戚,都是这一思想的具体表现。
刘禅也正是通过扶植黄皓进一步达到自己削弱臣权的目的。《董允传》中记载董允卒于延熙九年(246),陈祗代董允为侍中,史载“皓始预政事”。蒋琬也是卒于延熙九年,《后主传》裴注引《魏略》曰“琬卒,禅乃自摄国事。”这说明,黄皓参预国事的时候,刘禅已经开始自己处理国家事务,由此可知,黄皓在延熙九年后参预国事的做法,必定是刘禅所默许的,甚至失败授意而为之。故当姜维奏请后主杀掉黄皓时,后主刘禅说“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
这明显是为黄皓开脱,虽然命黄皓去向姜维谢罪,也只是给姜维一个面子,姜维兼黄皓在朝中势力已打,只好率兵到沓中种麦,以求自保。
历史上,大凡专政乱权的宦官,都有自己的一个势力团体,例如东汉时的“五侯”、“十常侍”,明武宗时期以刘谨为首的“八虎”。这些权阉在自己周围聚集了一批党羽,形成一个集团,从而达到自己专权的目的。
黄皓既然能够专政,自然也就拥有自己的势力团体。《华阳国志·刘后主志》曾记载“维(姜维)见皓枝附叶连,惧于失言,逊词而出。”这里生活黄皓“枝附叶连”,显然是说黄皓在蜀汉政权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
让我们看看黄皓集团都有哪些人。《蜀书·陈祗传》有这样的记载“陈祗代允为侍中,与黄皓互为表里,皓始预政事”,由此可推断,陈祗当属这一集团中的一员。而陈祗年少有名,有谋略,深受费祎赏识,姜维因常年在外,朝政的世纪掌握着为陈祗,陈祗为了取得执政地位,结交刘禅身边宠信的黄皓,对刘禅本人也是极力逢迎。
董允本人在蜀汉中有相当高的威望,当时庶人将其与诸葛亮、蒋琬和费祎称为四相或者四英,在蜀人心中具有较高的地位,而董允为人刚正不阿,他“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于皓(黄皓)”,因而“终允之世,皓位不过黄门丞”。
对此,黄皓怀恨在心,只是在董允活着的时候,忌惮其威望,不敢为非作歹,等到延熙九年董允病死,陈祗代替董允成为侍中后,与陈祗“互为表里”,开始构陷已经过世的董允。在陈祗担任侍中期间,黄皓有黄门丞升黄门令,陈祗死后,黄皓一跃成为中常侍、奉车都尉,在朝中的势力早已今非昔比,陈寿在《后主传》中也称此时“宦人黄皓始专政”。显然,黄皓后来的专政与陈祗有莫大的关系,如果陈祗能够像董允一跃正色匡主,黄皓也不敢为非作歹,而陈祗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与黄皓互相勾结,蜀国朝政也就不可服说了。
那么为什么手握兵权,曾经建议过后主杀掉黄皓的姜维,对黄皓的专权也无能为力,而只能到沓中种麦子避祸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黄皓的圈子里不止一个陈祗,还有镇守蜀汉东南面门户,防范吴国入侵的右大将军阎宇。
《诸葛亮传附董厥传》载:“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然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
这里面瞻、厥、建指的是诸葛瞻、董厥、樊建,这三个人都是蜀汉末年的执政者,樊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也间接说明了诸葛瞻、董厥与黄皓之间有所往来,并且对黄皓“咸共将护”。
这些人都是蜀汉末年的主要执政者,对黄皓要么支持附从,要么任其发展,而不能矫正弊端,使得黄皓在朝中的势力越来越大,根基越来越广,蜀汉的执政者们对黄皓的姑息纵容,也是黄皓能够专权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