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此人不是年轻早逝的话 朱元璋未必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还不知道:明玉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熟悉明朝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开国的那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精彩的一页。尤其是明太祖朱元璋,更是有‘开局一个碗,装备全靠打’的美誉。
元末明初的那个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将星璀璨,名臣荟萃。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下,朱元璋采用了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一步一步从红巾军当中的一个底层将领,最后成为一方诸侯。再连续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强敌后,成功北上,将蒙元统治者打回了漠北,可谓传奇中的传奇。
但是,真正的历史上,如果有一个人不是英年早逝,朱元璋未必会是最后的胜利者。
这个人,叫明玉珍。
1。明末群雄逐鹿,明玉珍西南立国
在中国历史上,重庆曾经三次被建都。一次是西周时期的巴国,一次是抗战时期的 *** *** 。
还有一次,就是元末明初的时候,明玉珍建立的大夏。
明玉珍(1329年10月2日―1366年3月17日 ),原名瑞,字玉珍,湖广随州随州(今湖北省随州)人,元末义军领袖。
按照《明史。明玉珍传》记载,明玉珍是于1351年起兵,随徐寿辉同时参与红巾军起义。到了1353年,也就是两年之后,徐寿辉称帝,明玉珍加入徐寿辉的麾下。
及寿辉称帝,使人招玉珍曰:“来则共富贵,不来举兵屠之。”玉珍引众降。——《明史。明玉珍传》
在加入徐寿辉麾下后,明玉珍驻兵驻守沔阳,与元将哈麻秃大战,右眼被流矢射中,伤愈后右眼失明,因此又被称为“明眼子”。至正十五年(1355年),倪文俊再次攻占沔阳,沔阳连年遭受洪涝灾害,军粮不济,于是命明玉珍率领万余人,船50艘,朔江而上,到巫峡一带筹粮。明玉珍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以军功升奉国上将军、统兵都元帅。
至正十七年(1357年)明玉珍亲率大军从巫峡出发, 攻克夔州、万州,进而袭击重庆,击败完者都,生擒哈麻秃。明玉珍首先在普州击溃李喜喜率领的青巾军,乘势占领泸州、叙南( 今四川宜宾)。
自此,明玉珍在西南根基已成。
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明玉珍彻底独立。两年之后,明玉珍彻底称帝,大夏建国。
2。巅峰时期的大夏,占据了整个西南
巅峰时期的明玉珍,几乎坐拥整个西南。东及夷陵(湖北宜昌),西至中庆(云南昆明)、南达播州(贵州遵义)、北抵兴元(陕西南郑);除川蜀全部外,还有陕西南部、湖北西部、云南东北部,贵州北部等地区。从辖制范围来看,像极了三国时期的蜀汉。
而在明玉珍建立大夏,已经雄踞西南的时候。其他地方,却是正处于混乱的时候。1362年,明玉珍建国。1363年,陈友谅和朱元璋展开了鄱阳湖大战。
对比一下这个时间,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明玉珍的势力,是何等重要。雄踞西南,坐拥巴蜀之地,进可攻,退可守。而东南群雄,包括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方国珍等势力,连年大战,自身实力损耗极其严重。明玉珍占据西南,对外交好朱元璋,安心发展实力,只等时机成熟,便可以狮子搏兔之势,横扫天下。
而在正史上,明玉珍占领西南之后,也确实是按照这个路线来进行的。后世方孝孺曾有评论:
夏主幸致躬行俭约,兴文教,辟异端,薄税敛,一方咸赖小康焉。历年虽不永,民至今感叹焉,不能文词间尽其贤也。
如果历史继续按照这个路线发展下去,明玉珍说不定很快就会有机会,依据巴蜀之地,争夺天下的最终归属权。
但问题是,明玉珍至死,都没有等到这个机会。
1362年,明玉珍建立大夏。仅仅四年之后,1366年,明玉珍便病逝,享年38岁。
3。明玉珍死后,主少国疑,终降于朱元璋
明玉珍死后,其子明升即位,年仅十岁。
正所谓主少国疑。君主年幼,臣子势大,向来是封建王朝的大忌。就算在大一统王朝,也很容易出事,更何况是这种偏安一隅的政权。
在明玉珍死后,大夏原本修养生息,积蓄力量的局面,很快发生了变化。国内势力纷繁复杂,再无进取之心。等到两年之后,朱元璋已经派徐达北上,占领元大都(今北京)。至此,大夏再无争夺天下的机会。
不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明玉珍的英年早逝,使得大夏群龙无首,最后只能归降于朱元璋。不过正是因为明玉珍曾交好朱元璋,帮助朱元璋牵制陈友谅,给家人留下了一份香火情。
朱元璋吞并西南后,封明升为归义王。洪武五年,又将明升及明家二十七人迁往高丽安置。这种安置,未尝没有流放的意思。但是在历代争夺天下最后又失败的人当中,已经算是更好的结局了。
另外,明家迁往高丽之后,一样过得衣食无忧。而且明升于高丽总郎尹熙王之女成婚,并且在朝鲜半岛开枝散叶,成为了一个很大的家族。1982年,明玉珍墓在重庆被发现后,每年都会有大批的韩国明氏后裔,来重庆祭拜,香火绵延至今。
对比历史上其他失败的帝王来说,明玉珍和明家的结果,未尝不是一种善终。
4。如果明玉珍不死,历史很有可能会改写
明玉珍并非昏庸之辈,在统辖蜀地期间,素有贤名。这一点,在历史上是公认的。对内,分蜀地为八道,轻赋税,修养生息。同时重新恢复科举,重视人才。仅仅几年时间,便让元末战乱不息的川蜀之地,元气大复。对外,彻底扫除西南地区的蒙元势力残留,交好朱元璋,牵制陈友谅。
甚至有人说,如果不是有明玉珍的牵制,鄱阳湖大战期间,陈友谅一定能拿出更多的力量,来和朱元璋进行决战。最后大战的结局,说不定就会以陈友谅的胜出而告终了。
不管是从战略上,还是从战术上,明玉珍统帅的西南之地,无疑都是非常成功的。如果明玉珍不死,在朱元璋逐渐扫平东南的同时,明玉珍很有可能已经先行北上,占领关中地区,最后击败朱元璋和蒙元,开创另一种历史。
至少在明玉珍去世之前,1366年的时候,明玉珍统辖的大夏,实力是要超过朱元璋的。而且明末的势力格局,和三国时期又不一样。与其说明玉珍像是蜀汉时期的刘备,倒不如说更像秦末时期的刘邦。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明玉珍的死,让好不容易开始休养生息的西南地区,再次陷入内乱。至此,雄踞西南的大夏,对于朱元璋再无威胁。也正是因为明玉珍的死,让朱元璋可以放心派遣徐达统帅主力北上,击溃蒙元的残存势力,最终一统天下。
而且,明家后代的结局,在历史上诸多失败帝王的后代当中,也算是善终。这对于明玉珍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