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斯究竟为何而死?百官为什么落井下石?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9-08)160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斯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说起李斯,相信大家对这个人不会很陌生了,我国历史上秦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官至左相,位高权重。在秦始皇逝世之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了遗诏,迫使秦始皇长子扶苏被逼自杀,立少子胡亥为秦二世,成为秦朝的统治者。秦王朝丞相李斯,于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几十万叛军突然出现在咸阳城附近,李斯居然一无所知,更大地可能是李斯知情不报。无论是哪种可能,李斯都必须出面给胡亥一个体面的说法,给秦王朝一个体面的说法。

李斯之所以会死,就是因为他无法给出一个体面的说法。

李斯当然可以说:这一切是因为秦始皇好大喜功、奢侈享受、滥用民力,所以把老百姓逼得活不下去了,才会这样大规模的造反。

可这种说法绝对是上不了台面的,因为这会导致帝国出现大乱。而直接把责任推到先帝头上,本身就是大不敬之罪。而仔细思考一番,这件事的主要责任其实也不能甩锅给秦始皇。

大半个帝国已经乱成一锅粥,几十万叛军已经闯入函谷关,帝国 *** 还整天说形势大好。直到几十万叛军突然出现在距离咸阳城不足百里的地方,你们才对皇帝说,大事不好!

皇帝和关中人民都非常想知道: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这种时候去责怪秦始皇,岂不是牛头不对马嘴?

这样巨大的叛乱,绝不可能毫无预兆,也不可能一夜形成,几十万叛军更不可能从天而降,函谷关更不是纸糊的,帝国的文臣武将也都是大活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前几天还说什么形势大好,现在几十叛军就打到咸阳城下了。责怪先帝就想摆脱问责?你把事情想得也太简单了吧?

李斯当然也可以说:这一切是因为胡亥讳疾忌医,所以下面的人只能报喜不报忧,事情恶化到这个地步,胡亥要负全责。

还是同样的回答。首先,责任推到皇帝头上是大不敬。其次,因为皇帝讳疾忌医,所以几十万叛军就能从天而降?这样说话的人到底有没有逻辑?

几十万叛军大张旗鼓地向函谷关逼进,这是绝对无法严守的军事秘密。难道就因为皇帝讳疾忌医,你李斯作为百官之首就能无所作为,任由叛军长驱直入吗?难道就因为皇帝讳疾忌医,你李斯作为百官之首就能无所作为,知道叛军打到咸阳城附近再报告吗?

所以李斯不管怎么说,这事都怪不到秦始皇父子俩,要追根究底,还是得追到李斯自己的身上。

但是由于李斯权倾朝野,所以没人敢提这一点。但有一个关键点是谁也不会忽略的。

想进入函谷关,必须经过三川郡。三川郡守在叛军经过的时候,为什么不积极拦截?为什么不及时向中央 *** 汇报?从这个角度来看,三川郡守是严重失职加渎职,甚至有通敌的嫌疑!

三川郡守名叫李由,是李斯的长子。

当周文进逼咸阳的时候,李斯的权力逐渐被削弱,所以开始有人找李由的茬。而这种指责,也让李斯陷入了万劫不复之中。

责任分清了,李斯父子负首要责任。但事已至此,就算杀了李斯父子也没法退敌。而如果李斯父子能有办法解决此次危机,未必就没有脱罪的机会。

但问题是:李斯拿不出一个有效解决相关问题的办法。

此时的胡亥,此时的秦王朝一定绝望到了极点。身为百官之首的李斯居然如此无能,怎能怪罪众人落井下石呢?

李斯究竟为何而死?百官为什么落井下石?

咸阳作为帝国都城,城内肯定有一支为数不少的精锐部队存在。可李斯作为百官之首,却没有下令的魄力,派这支精锐部队去迎战敌军。

如果这支精锐部队被叛军歼灭,秦王朝除了挂白旗投降之外别无出路。这种历史责任,李斯不愿承担。可如果不派这支精锐部队营地,中央 *** 岂不是只能坐以待毙?

关中地区肯定也有为数不少的正规军,但他们分散于关中各个军事要地,远水难救近火。就算关中各地区的正规军集结于咸阳,焉知对面的叛军不会四处骚扰打游击?届时,整个关中地区都会烽烟四起。

面对此情此景,李斯傻眼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李斯当时有多尴尬。因为他是百官之首,在其位谋其政,李斯之死,在于他面对危机时的无能为力。

但秦王朝还是有能人的。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少府章邯挺身而出说道:“帝国都城附近有几十万刑徒,咱们给这几十万刑徒分发武器,立刻就能拥有几十万军队。只要让我领军,绝对能打垮叛军!”

李斯究竟为何而死?百官为什么落井下石?

真正的人才,只有在危急时刻才会出现。就在秦王朝危如累卵的时刻,章邯出现了,为这个即将倒塌的帝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后世很多读者认为:章邯的建议就是白日做梦。原因就在于:大家对秦国的刑徒缺乏了解。

很多人一说起秦国的大型工程,总会联想到一个画面:众多戴着镣铐的人,面色凄苦地干着重活;旁边则是手拿皮鞭的监工,面无表情地挥舞着鞭子。画面转换,吃不饱、穿不暖,饿死、冻死、病死、累死,都是家常便饭。

很显然,这是脑补过度的行为。如果刑徒的工作场面真是这个样子。就算章邯敢这样做,秦王朝的重臣们也不敢采纳这种意见。因为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刑徒,拿到武器之后很可能会先把秦军干掉,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刑徒,体质一定比普通人还差,不可能迅速成军。

所以,秦王朝的刑徒生活当然不会幸福,但也不至于太苦。所谓的“天下苦秦久矣”和“暴秦”之说,并不客观。

李斯究竟为何而死?百官为什么落井下石?

听到章邯的建议,胡亥立刻批准。这也侧面证实了一点:秦王朝从上到下都认为,刑徒可用,帝国对他们不算好,但也绝对不差。

此时还有一个问题:章邯的官太低,让他独自统帅几十万刑徒不太可能,究竟由谁来挂职作为章邯的领导呢?

按说,李斯的身份地位绝对够格,可李斯在之前的一系列事件中早已威风扫地。别说是李斯的政敌,就算是李斯的嫡系,此时此刻都不太信任他了。

于是胡亥和赵高亲自出马,为章邯背书。没有后顾之忧的章邯非常争气,直接把几十万叛军全部赶出了函谷关。

事已至此,李斯还有什么脸面站在朝堂之上呢?别说什么秦始皇做错了,也别说什么胡亥做错了,千错万错都是你李斯的错!

几十万叛军兵临咸阳,你李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知道像个怨妇一样地怨天尤人。看看人家章邯,带着几十万刑徒就把叛军全部歼灭了。

接下来自然就是秋后算账的时间,李由被秋后算账,严查他在三川郡的渎职行为。

李斯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非常着急,他知道,如果自己再不反击,等待着他的就只有死路一条。于是,李斯面见胡亥:如果您这样放任赵高的权力发展下去,赵高总有一天会杀了您的!因为,韩非的理论,早就把这一切论述得非常详细。

而赵高看到李斯敢这样攻击自己,也面见皇帝:李斯在外面的权势比您还大,现在就是因为有我在,他才不敢肆意妄为,如果我死了,李斯肯定要篡位。

李斯说赵高心怀不轨,赵高说李斯权势滔天,他们谁说的话是真的?

别人的意见不重要,胡亥的意见却挺重要。胡亥的决定就是:把李斯抓起来。

李斯原本以为自己劳苦功高,可以免于一死,最终却依然没能逃过被杀的命运。

李斯临死之时对自己的儿子说:“我很想再和你一起,牵着大黄狗去楚国郊外捉兔子,这样的生活还能再有吗?(原话: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想当年,那个一文不名的穷书生,因为不甘于贫穷,从楚地远赴秦国,一步步爬到了权力的顶峰。现在,他从权力顶峰栽下去时,忽然又想起了从前的生活。

是的,如果他当年没有赶赴秦国,而是待在楚国过小日子,哪有今天的祸事呢?如果李斯安分地呆在楚国,会是什么结局呢?恐怕,只有老天爷知道。

李斯墓位于河南省上蔡县芦岗乡李斯楼村东南。现存的李斯墓高12米,底部直径40米,墓前石碑数座,四周松柏环抱。2000年9月,该墓葬被河南省人民 *** 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明节扫墓添坟不置坟头】由于赵高拿着李斯的人头向秦二世请功,所以,李斯墓里掩埋的只是他的身躯和四肢。李斯的后人为纪念李斯而形成了一个风俗:清明节扫墓添坟不置坟头,一直延续至今,全国独一无二。

李斯究竟为何而死?百官为什么落井下石?

唐朝诗人胡曾专为李斯墓题诗,其诗曰:

“上蔡东门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归?

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咸阳血染衣。”

宋朝大诗人刘敞也为李斯墓题诗:

“二事三公何足论,忆牵黄犬出东门。

天人忌满由来事,枉持沙丘有旧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9/82947.html

“李斯究竟为何而死?百官为什么落井下石?” 的相关文章

鬼谷子是什么来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鬼谷子是什么来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鬼谷子,王氏,名诩,,纵横家创始人。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鬼谷子在中国历史上是家喻户晓的隐士高人,是迄今为止最为神秘莫测之人。他胸怀卓绝智慧和旷世奇才,一手创建了鬼谷门派。他不但擅长修身养性,还精于算计,独具纵横捭阖之策,是道家、纵横家、兵家的共同鼻祖,也是和孔孟齐名的大思想家。那么...

高柔: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以善于治法闻名

高柔: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以善于治法闻名

高柔(174年-263年),字文惠。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并州刺史高干从弟,以善于治法闻名。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从小吏任起,二十年后官至九卿。任廷尉二十三年后,升任太常。七十二岁时出任司空,随后仕途高升,在高平陵之变时支持司马懿,...

刘备早期作为常败将军还爱哭 刘备为什么还能得到尊重

刘备早期作为常败将军还爱哭 刘备为什么还能得到尊重

对刘备初期打仗没赢过,还动不动就哭,为何会被那么多人尊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是个常败将军,之所以受到各路诸侯的尊重,主要是刘备为人、处事值得别人佩服。刘备的胆识令人敬佩。《三国演义》中,刘备主要以仁爱的形象出现,大多时候哭哭啼啼,表现的反而有些软弱。但《三国...

沮授知道袁绍必输无疑 沮授为什么没有另寻出路

沮授知道袁绍必输无疑 沮授为什么没有另寻出路

对沮授为何不一脚踢开袁绍另谋出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沮授是东汉末年的著名谋士,“少有大志,多谋略”,曹操曾感叹说,如果他能得到沮授,则天下不足虑。东晋史学家孙盛甚至认为,沮授之谋,“虽良、平何以过之”?沮授之谋是否能与西汉开国谋士张良和陈平相提并论,我们暂且不说...

历史上曹丕与曹植本是兄弟,为何二人关系不好?

历史上曹丕与曹植本是兄弟,为何二人关系不好?

曹丕和曹植是亲兄弟,他们都是曹操的儿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曹丕已然贵为魏文帝,为何还是不放过弟弟曹植呢?严格意义上来说,曹丕还是饶了曹植。之所以一开始想除掉曹植,主要是由于曹植给自己带来的些许隐患。夺嫡,是我国封建王朝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最残酷的宫廷...

姜冏:蜀汉名将姜维之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姜冏:蜀汉名将姜维之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姜冏(?~214年),字仲奕,天水郡冀县人,汉东末年将领,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姜维之父。曾担任天水郡功曹。建安十九年,平定羌胡,兵败阵亡。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姜冏(?~214年),字仲奕,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人。三国时期曹魏功曹,蜀汉大将军姜维之父。...

雍正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称得上明君吗?

雍正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称得上明君吗?

雍正,清朝第五位君主,是清盛世承前启后的大政治家。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中华上下五千年,83个王朝更替,559位帝王更迭。559位帝王,我最为偏爱的是雍正,爱新觉罗·胤禛。对于他的喜欢,不是因为影视剧对于他的魔改,而是尊重历史,结合史实,雍正是一位难得的好皇帝。一位不慕美色,不喜享乐,只为百姓的皇...

历史上海瑞的一生有过多少妻子?

历史上海瑞的一生有过多少妻子?

海瑞可以说是大明王朝,乃至于有史以来的封建王朝中,官场上最特殊的人物。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海瑞的侄女婿梁云龙所写《海忠介公行状》记载,海瑞一生有过三位正妻和两位妾室,原配妻子因没有子嗣而被休,第二任妻子过门仅一个月又被休,原因被猜测是海瑞的母亲不喜欢,第三位妻子王氏比...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