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对秦始皇随便说教,为什么他什么事都没有?
这个权臣曾经对秦始皇随便说教,千古一帝气急败坏也无可奈何,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公元前239年,21岁的始皇帝坐寝宫的一个角落,面色铁青。一个人有这样的表情,说明他在生气。
始皇帝生气的原因,是咸阳发生的两件大事。这两件事给他带来了一个问题,到底谁是秦国说话最算数的人?
之一件事,吕不韦出书了,正携带着他的《吕氏春秋》到处做宣传,搞签名售书活动。
吕不韦有功于秦庄襄王,被授予丞相的职务。在秦庄襄王死后,又担当了顾命大臣,以“仲父”的身份执掌朝政。以他的地位,就是出10本书也合情合理,为什么始皇帝要生气呢?
因为《吕氏春秋》里面有几个观点,让始皇帝心里很不舒服。吕不韦在书中写到:秦国是君主专权,这必然会导致独裁统治,造成君权同各级 *** 官员之间的矛盾。君主应该下放自己的权利,搞君臣分权,君臣各管各的不是很好么?
吕不韦的用心已经很明显了,他暗示始皇帝,秦国不能你一个人说得算,不然各级官员可能不会听你的话。只有把《吕氏春秋》当作秦国的基本国策,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面对吕不韦这样的威胁,始皇帝能不生气么?
第二件事,按大秦律例,始皇帝满20岁可以进行冠礼,之后就可以亲政于秦国。可是两年过去了,始皇帝的两次冠礼申请,都被吕不韦召开议会给否决了。就连他的母亲,太后赵姬也投了反对票。
说实话,对于吕不韦把持朝政的种种手段,始皇帝早已经适应了。可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慈爱的母亲,居然也反对他亲政。
始皇帝会明白的,就在不久的将来。
始皇帝眼中的秦国,一直都是政令清明,国家有条不紊的走在富强的道路上。这样的表象掩盖了一些始皇帝早该注意的东西,他手中的权利少得可怜。好在他及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如果再晚上一年,恐怕始皇帝这个位置,就真的轮不到他来做了。
枪杆子里出政权,始皇帝虽然没有听说过这句话,但他同样明白这个道理。要想扳倒吕不韦这座大山,就必须要有能跟吕不为抗衡的力量。
始皇帝决定秘密结社,组织一个保王小组。他拉拢了昌文君、昌平君两只武装力量,准备随时清君侧。
始皇帝体内王者的血统,让他无法忍受被人摆布的生活。一把磨砺了二十二年的宝剑,铿锵出鞘,为的不是受人观瞻,而是饱饮鲜血。
因为吕不韦的独断专权,让始皇帝有了危机意识。但他更大的危机,却不是来自吕不韦。在秦国政坛这个纷乱的局势里,还有一支隐匿颇深的力量,正准备给始皇帝致命的一击。读者中不乏历史功底深厚之人,知道谁要对嬴政不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