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舜水为什么会被日本人称为国师?原因是什么
这个中国人,还被日本人尊称为国师,他做了啥?让日本超越中国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日本和中国隔海相望,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关系。早在汉朝时期,日本便和中原王朝有过正式的官方交流往来,而到了唐朝之时,除了官方上的交流之外,中日民间的交往也非常兴盛,如我们的高僧鉴真老和尚,数次东渡日本,终于漂洋过海来到当时的日本,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实除了鉴真老和尚,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人,在日本传授儒家的学说,并带给日本人一种思想,这一思想曾影响深远,而这位高人,就是中国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朱舜水先生。
朱舜水原名朱之瑜。在东渡日本之前, 朱舜水一直被叫做朱之瑜。朱之瑜小时候很聪明,用现在的说法就是神童一名,学问深厚,朝廷看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多次征辟他做官,朱之瑜拿出一根筋儿的劲头,就是不愿被朝廷趋势。以至于最后将皇帝惹恼了,下令通缉朱之瑜,无论如何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没办法,被朝廷通缉的他,只能拔脚跑路,四处躲避明军的缉拿。
但是在明朝灭亡后,朱之瑜的表现却令人惊奇,他一改以前讨厌和明朝朝廷合作的态度,反而积极地投身到了反清复明的大业中去,老先生憋足了劲儿要和大清朝死磕到底。为此他曾追随明朝王室后裔鲁王的麾下,也跟过郑成功等人,中间还想着去日本或越南搬兵,希望这些羡慕和敬仰中原王朝辉煌儒学的邻国,能够出兵相助,恢复大明河山。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为恢复大明操碎了心的朱之瑜,突然发现一切梦幻成空,十几万八旗军的大清,竟然真能坐稳了江山,牢牢掌控着天下,明朝复国的希望被现实击得粉碎。
心灰意冷的朱之瑜,自然不愿意臣服在大清王朝之下,他直接东渡日本,想要在异国他乡了却残生。但是东渡日本,也不是那么顺利,当时的日本,闭关锁国很严重,朱之瑜被困在海上,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
幸运的是,一位叫做安东守约的日本学者,得知朱之瑜的情况后,知道他是中国首屈一指的教育家、思想家,因此立即伸出援助之手,朱之瑜这才得以登陆日本,有了暂时的安身之所,在长崎居住了下来。
居住在长崎的朱之瑜,原打算躬耕田野,默默无闻到终老。但当时的日本德川家族,得知这位大儒竟然就在自己的治下生活,不由喜出望外,水户侯德川光国立即派人前去聘请朱之瑜出山,来江户讲学,条件是答应封他为国师。
对于国师不国师的名号,朱之瑜倒是不在乎,只是感觉有必要在日本弘扬华夏的儒学,同时德川等人很谦虚,因此就答应了对方的请求。来到江户之后,对朱之瑜崇敬万分的德川一家,不敢直呼他的姓名,朱之瑜这才取号为“舜水”,而由此,朱舜水的名字成为了日本至今家喻户晓的一个存在。
朱舜水在日本讲学期间,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同时他带去的一个思想,在日本社会也影响深远,人人都知道,这就是一切以忠君为要,尊王一统。具体到日本,天皇才是这个国家更具代表性的正统名号。而这一思想,在日本幕府统治消失后,从明治维新直到二战结束,影响力达到了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