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隋炀帝为什么要说除生我养我者不可,其他皆可这句话?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9-22)140

隋炀帝真的说过“除生我养我者不可,其他皆可”这句话吗?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纵观历史,对隋炀帝杨广这个人物的评价其实是褒贬不一的,存在巨大争议的。

这个和编写史书的人有关,尤其是隋唐这一块的历史,要谨慎对待,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因为我们研究古代历史大多依靠二十四史,在唐朝之前,历史都是私人编写的,但是唐朝开始,历史就都是官方编写的了。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的时候,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就大肆修改史书,尤其为了证其玄武门之变的合理性,将他在晋阳起兵反隋过程中的事迹被夸大。

作为敌对的一方,隋炀帝的形象必然会受到刻意的打压,总之他的好坏并不是我们亲眼所见的,所以我们要理性客观的去看待他。

隋朝国祚很短,只有38年,作为隋朝第二任皇帝的杨过,在历史上名声一直不佳,除了上述唐朝官方改史外,就连民间的小说《隋唐演义》都将杨广贬低的一文不值。

可以说,杨广给人的印象就是昏庸无道,奸淫掳掠,残暴不仁的一个皇帝,因此才有了坊间杨广曾说过“除生我者养我者不可,其他皆可”这样的话,其实这句话的原话是“女人之于本王,生我者不可,我生者不可,余者无不可。”

意思就是,除了生他和养育他的女人不可以,其他的女人都可以成为他的后宫。

当然,答案肯定是没有的,隋炀帝还没有这么浅薄。

这句话不是出自史料,而是出自电视剧,拿电视剧中的梗当历史,在现在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作为一名文史知识普及作者的纵横表示,任重而道远啊!

如果评价一个古代的帝王从私生活去看待的话,估计这些帝王没有几个是能够经得起考验的,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其实还是应该看其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隋炀帝在位期间主要有两大功绩,一个是开创科举制度,另一个是修建了京杭大运河。

隋炀帝开创的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有人说隋炀帝最主要的功绩是建立了京杭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统一,实际上,我认为隋炀帝更大的贡献是开创了科举取士的考试制度。

很多人都认为科举制兴起于唐朝,实际上是被发明于杨广在位期间。

南北朝以来的三百多年的政治动荡局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央势力弱,而地方权力大,尤其是门阀士族更是掌握巨大的力量。

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使得门阀大族基本垄断了朝政,使得平民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到政治当中,为了能够打破这种贵族世袭制,加强皇权与中央集权,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度,终结了过去人才选拔以大臣们的推举和引荐为唯一方式,使得那些寒门出身且有一定才华的人,也能够得到从政的机会。

科举制度就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个制度,最终结束于清朝末年。科举制在我国教育历史上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制度同时也产生了深远的形象。

尽管隋炀帝时期的科举制只是草创时期,并为从彻底改变官员的选拔制度,但是这已经是迈出的最重要的一步。

当然,科举制制度在后来不可避免的出现这样活着那样的问题,但是那都是后话,不应归结于隋炀帝,在隋朝的科举制应该与以前的九品中正制进行对比,它是明显带有进步性质的。

通过,科举制度减轻门阀家族对政治的垄断,也达到了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的目的,可以说,唐承隋制后创造的盛世局面,跟隋朝的奠基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隋炀帝建造的京杭大运河,对维护国家统一做出的贡献

其实隋炀帝在位的时候,名声并不是这样差,在《隋书·炀帝纪》这本书中就高度评价隋炀帝“天下皆称广以为贤”,意思就是说天下的人都称赞杨广,是一个有贤能,有才华的一个人。

在隋灭陈之战中,杨广受命率领五十万大军灭掉了南朝陈朝,使得隋朝建立了大一统的朝代,隋炀帝在位期间,更是一改过去南北朝以来三百年南北对峙的局面,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团结。

如果没有隋朝的大一统,中国难保不会持续这种南北方的分治而立的局面,在维护南北统一的问题上,隋炀帝更是修造了中国之一条大运河——京杭大运河。

大运河的创造使黄河、长江、钱塘江、淮河还有海河连接在一起,创造了一个新的文明。

京杭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全长可达两千多公里,对于古代人民来说大运河开通之后,更是提高了生产力,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乃至全中国的经济发现。

京杭大运河将南北朝以来南北对峙的双方连结在一起,单单从这个层面来说,隋炀帝的贡献就是不可磨灭的。

隋炀帝是一个需要被历史重新评价的一个人

隋炀帝为什么要说除生我养我者不可,其他皆可这句话?

在我看来,隋炀帝可能至今都没有想到,自己死后世人对自己的评价居然是这样的,用现代的话来说,他应该算是被黑的最惨的一任皇帝了。

虽然在电视剧中,隋炀帝是一个反派人物,但是在真正的历史记载中,隋炀帝并不是后世所传的昏庸、好色的。

但是隋朝最后的结局,杨广也是难辞其咎的,没有充分考虑到国力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他的脑海里可能还有更宏伟的蓝图,但是却超出了国家百姓乃至社会的接受和完成的能力。

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在细细的分析隋炀帝这个人物之后,发现他并不是历史书中和电视剧里那个昏庸至极,荒淫无度的形象了。失败的人,就没有自 *** 。我们一直在被“昏庸、好色”等等这些词语所熏陶,而忽略了他的一些功绩,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无论是对一个人物的评价还是面对一个难题,我们都要客观理性全面的去看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9/85331.html

“隋炀帝为什么要说除生我养我者不可,其他皆可这句话?” 的相关文章

梁潜为官清廉,勤政为民,为什么还会被朱棣杀掉?

梁潜为官清廉,勤政为民,为什么还会被朱棣杀掉?

朱棣虽然是明朝的一代明君,但是死在他手里的无辜官员也不少,就比如梁潜一生为官清廉,勤政为民,最后还是被朱棣杀掉,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梁潜是明朝初期一个为政清廉的官员,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西门梁家,洪武二十九年成功考中举人,第二年便被朝廷委派到四川苍溪县一个小小的训导,后在别人的举荐下,相继去当...

苏麻喇姑死后,她的下葬规模为何如此隆重?

苏麻喇姑死后,她的下葬规模为何如此隆重?

苏麻喇姑,清朝孝庄文皇后侍女,出身于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苏麻喇姑是清王朝一个出身低微的侍女,她去世的时候,康熙以嫔级待遇厚葬了她。那么,她是否嫁人了,为何康熙会给她这样的礼遇呢?康熙晚年曾说:“世祖章皇帝(顺治帝)因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姆护视于紫禁城...

陶侃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陶侃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陶侃是东晋为数不多的名将,也是为人正直的官员之一,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陶侃年幼而孤贫,最初任县中小吏。家里很穷,父亲去世的早,和我们一样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一次,鄱阳郡孝廉范逵途经陶侃家。时值冰雪积日,仓促间陶侃无以待客。他母亲于是剪下自己的长发卖给别人做假发,...

荀况:战国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荀况:战国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

曹操的三个女儿都如花似玉的 曹操为何将她们嫁给同一个人

曹操的三个女儿都如花似玉的 曹操为何将她们嫁给同一个人

对曹操有3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却全都嫁给同一人,是谁如此厉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信三国这段历史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水淹七军的关羽,八百骑兵大破孙权十万联军的张辽,那段瑰丽的历史留给了后人无限的遐想。但若说三国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非曹操莫属。无论是在长安城刺杀...

推恩令相当于变相削藩 诸侯王为什么不反抗汉武帝

推恩令相当于变相削藩 诸侯王为什么不反抗汉武帝

对明知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变相削藩,诸侯王们为什么无人反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武帝的“推恩令”是我国古代最强的阳谋之一,尽管诸侯王都知道“推恩令”的危害,但是却都无法抗拒“推恩令”的实行。因为“推恩令”在损害诸侯王嫡长子利益的同时,也让诸侯王的其他儿子获得了好处...

张昭在赤壁之战前选择投降曹操,到底是因为什么?

张昭在赤壁之战前选择投降曹操,到底是因为什么?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刘表病死,刘琮举州投降。在当阳击溃刘备后,曹操准备乘势进攻江东,江东群臣面对曹操大军绝大多数都主张投降。其中以威望、地位最高的张昭为首,自此投降成为了...

汉中之战曹操是如何遇险的?又是如何脱困的?

汉中之战曹操是如何遇险的?又是如何脱困的?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操在打汉中之时,带着许褚和徐晃去偷看张鲁之弟张卫的营寨,结果,张鲁大将杨昂、杨任突然率两路大军杀来,准备干掉曹操,危急时刻,许褚和徐晃立即进行了分工,他们的表现有何不同?许褚做了哪个正...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