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日夜有呈与秤取一石,秦始皇的阅读速度这么快吗?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9-25)16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始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众所周知,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之一位自称“皇帝”的封建统治者。作为皇帝制度的开创者,秦始皇以身作则,为后世历代帝王树立了一个勤于政务的好榜样。不过很少有人注意到,雄才大略的秦始皇之所以拥有后世帝王难以望其项背的政务处理能力,其实与他过人的阅读速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秦始皇阅读量及速度的量化

太史公司马迁在其所著《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完成一统六国伟业的秦始皇专权独断,认为自己身为古今之一任皇帝,天下行政事务无论大小都应由自己亲自裁决,他甚至用“衡石”规定自己每日处理的文书数额,不完成每日定额决不休息。南朝史学家裴骃在《史记集解》对于“衡石”这一名词做出了相关解释:“石,百二十斤。”唐代学者张守节所著《史记正义》则写道:“衡,秤衡也。言表笺奏请,秤取一石,日夜有程期,不满不休息。”由此来看,“衡”是古代的一种计重装置,类似于今天的天平,各地博物馆中的秦朝铜权、铁权等物,其实就是用于“衡石量”。而“权”不可以简单地将其误解为秤砣,它们实际上类似于天平所用砝码与作为天平的“衡”相匹配使用。

秦始皇每天处理文书的定额称之曰“呈”或者“程”,据张守节《史记正义》所载,这一定额就是“秤取一石”,后人大都认同他的分析。我国史学大家范文澜先生曾在《中国通史》中写道:“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按此,“以衡石量书”应当理解为用“衡石”为文书测重,“书”,即奏章竹简,每次称量时没有定量,但最后一定要达到每日批阅的定额。

按照古人“秤取一石”的理解,“石,百二十斤”,秦权一斤单位量值在250克左右,所以说“秦一斤合今半市斤”。通过科学计量,现代发现带有自重刻铭的秦权实物,质量平均为257克,秦始皇每日批阅“百二十斤”的奏章竹简,相当于今天的30.8公斤。邢义田先生曾考据书写《史记》竹简总重量平均数为51.015公斤,若秦始皇批阅文书同样是用每简38字的固定格式进行书写,那么“石,百二十斤”的篇幅可以写就31.79万字。也就是说秦始皇“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每天必须处理的政务“书”(奏章竹简)竟超过30万字,这一惊人数据不得不让我们佩服始皇帝的阅读量。

二、秦始皇阅读速度的真实性及对比

那么这一阅读速度到底是不是夸张描述呢?事实上,秦汉时期,关于惊人阅读速度的记录并不在少数,东汉末年的张松也有这一本事。丞相曹操会见益州牧刘璋派出的使节张松时,未予礼遇,为打压才高气大的张松,丞相府主薄杨修将曹操所撰兵书《孟德新书》拿出向其展示,“松晏饮之间一看便暗诵”。此类故事在《太平御览》和《艺文类聚》等古代文献中被视作“强记”之事,并当作记忆力奇佳的典范进行宣传,宋人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卷下据此称张松为“世俗命强记者”,能在宴饮之间就能读完背出一部新编兵书,无疑彰显出张松阅读速度之快,而这也与秦始皇“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的情形有所相似。

将秦始皇与汉武帝的阅读速度进行比较,结果又是如何呢?虽说“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浩瀚史料中对于秦始皇的“文采”记载尚不充分,然而与秦始皇并列的汉武帝,自身文治武功并不弱于其他开国之君,因此其阅读速度应快于普通的皇帝。当然,为证明子渊所说非虚,还是有必要纠正一下大家的既有成见,谈谈汉武帝到底多有“文采”。

日夜有呈与秤取一石,秦始皇的阅读速度这么快吗?

据班固《汉书·武帝纪》所载,汉武帝一生属于“雄才大略”,但其未能继承“文景之恭俭”,而汉代史学家对于武帝武功,除了“举其俊茂,与之立功”中有过“立功”二字外,再也没有其余评价。按照清代文人赵翼所言“是专赞武帝之文事,而武功则不置一词。”汉武帝在文化建设方面确实取得了显著功绩,历代学者对于其“文采”也多有赞扬,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四“汉帝多自作诏”一条,说到“汉诏最可观,至今犹诵述”,文辞“可观”,古今“诵述”的诏书中,有的是“天子自作”,赵翼所举首例就是汉武帝,这也是班固“号令文章,焕焉可述”的表现之一。《文选》收编有多种文体著作,其中“诏”一类只收录了两篇,它们无不是汉武帝所作,从这来看,武帝晚年“深陈既往之悔”,沉痛检讨自己一生政治过失的“轮台诏”,自然不是他人执笔所代写。

《汉书·艺文志》对于“赋”这一特殊文体,也写道“上所自造赋二篇”,唐代史学家颜师古认为这里所说的“上”即是汉武帝,《隋书·经籍志四》著录“《汉武帝集》一卷”、《旧唐书·经籍志下》和《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汉武帝集》二卷”。历经数百年时间的检验,武帝著作仍能得以保留,自有其值得肯定的文学价值。纵观秦汉时期众多帝王,也仅有汉武帝一人荣获如此嘉誉,《文选》卷四五则收录了署名“汉武帝”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携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全篇字句楚风饱满,因此有人称“汉武帝《秋风辞》足迹骚人。”也有学者认为 “七言起于汉武《柏梁》诗”,即汉武帝开创了“七言诗”这种新诗体,若果真如此,武帝“文采”方面的功绩着实过人。

对于这样一位接近于“辞赋家”的皇帝而言,其阅读速度实在令人好奇。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大儒东方朔入京,呈送给武帝三千奏牍,这些竹简两个内侍一起才勉强抬动,而汉武帝每次中止阅读时都进行了认真标记,下次再从标记处续读,一直阅览了“二月”方才尽数读完。东方朔“用三千奏牍”,据后人分析,如果不是用牍而是用简,三千竹简大约重9491.825公克,即9.5公斤左右,若是东方朔用较简为宽的木牍,三千木牍的重量则要多上好几倍。假设以东方朔竹简重9.5公斤为标准,参照邢义田先生测算书写《史记》竹简重量51.015公斤这一数据,东方朔上书字数应为《史记》的18.62%,也就是9.8万字左右,汉武帝阅览完这些文字用了两个月时间,平均每天阅读量不足1700字,这固然与汉武帝政务繁忙有关,但仅看东方朔上书“读之二月乃尽”的轶事,也足以说明汉武帝的阅读速度了。

日夜有呈与秤取一石,秦始皇的阅读速度这么快吗?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则是同样日理万机的秦始皇。按照先前所说,秦始皇每日处理公文的定额超过30万字。当然,秦始皇“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处理的大多是军政管理等日常政务,汉武帝每天也会进行这样的常规性工作,他阅读东方朔“奏牍”事实上只是在“业余”之时读“闲书”,而且汉武帝阅读东方朔奏牍十分认真“读之,止,辄乙其处”,而秦始皇处理公务肯定会有主次、重轻、详略之分,秦始皇即是身为皇帝,“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但也不可能对各地所有上奏文牍都一一详尽研读。

三、秦始皇的阅读速度是否为诽谤之辞

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太史公司马迁的记载到底能不能完全确信。《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的“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其实是出自反对秦始皇的方士之口,司马迁如此记述:“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于是乃亡去。”司马迁涉及秦始皇公文阅读速度的记载,与其对于始皇暴政酷刑的批评内容相邻——侯生、卢生逃亡后,方士的背叛激起了始皇暴怒,始皇驳斥曰:“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方士们所说“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是对于秦始皇的“诽谤”之辞呢?

在学术界主流看来,秦始皇所谓“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应当指代“专任狱吏”、“乐以刑杀为威”、“不闻过而日骄”等指责,以现有史料分析,我们无法将“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等话语归结为对秦始皇“不德”的批评,也就不能将至判定为“诽谤”性语言,况且勤政对于任何一位统治者而言都应当是美誉。所谓“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事实上是对秦始皇行政风格的客观性描述。这与秦始皇琅邪刻石自我标榜所谓“皇帝之功,勤劳本事”,“忧恤黔首,朝夕不懈”、“细大尽力,莫敢怠荒”等说法大致符合。稽刻石所谓“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贵贱并通,善否陈前,靡有隐情”的记载,是秦始皇穷尽一生所追求的政治目标,而要想达到这一境界,则必定要勤于政务,大量批阅奏牍了。

我们应当承认,秦始皇虽推行严刑酷敛、文化专制等暴政,本身也有种种政治失误,使得“百姓怨望而海内畔”,上演了“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但也必须肯定秦始皇是中国古代众多帝王中最为勤政的典型之一。即使他处理政务时也许只是选择性批复,或者大致浏览,但以31.79万字的总阅读量和以“日夜”在御案上工作12小时计算,秦始皇每小时过目的文字数量平均也在2.65万左右,如此巨大的工作量必然导致其劳累过人,所谓“朝夕不懈”、“莫敢怠荒”绝对不是虚言。秦王朝行政的峻急节奏,或许也正是秦始皇这一更高统治者所兴起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9/85869.html

“日夜有呈与秤取一石,秦始皇的阅读速度这么快吗?” 的相关文章

孙权拿下荆州都达到了目的 孙权为什么还要杀关羽

孙权拿下荆州都达到了目的 孙权为什么还要杀关羽

对孙权都已经拿下荆州了,为何还要杀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问中国哪段历史最让男人着迷,那么各色英雄人物不断登场的东汉三国一定会高票位于前列,而在诸多三国英雄人物中,义薄云天的关羽的人气非常高,而对于关羽的粉丝们来说,关羽被东吴杀害这一结局显然是很难接受的,以...

夷陵之战真的该打吗 刘备为什么会惨败

夷陵之战真的该打吗 刘备为什么会惨败

对夷陵之战刘备为何惨败?一是高估了曹丕,二是不听手下大将的妙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夷陵之战到底该不该打?《三国演义》中说,刘备之所以非要发动夷陵之战,就是为了替二弟关羽报仇。潜台词其实就是,刘备太感情用事,不该打夷陵之战!长久以来这个观点几乎成为了共识。但实则...

张郃的死真的与司马懿有关吗?真相是什么?

张郃的死真的与司马懿有关吗?真相是什么?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张郃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在街亭之战时大败蜀将马谡,挫败了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因而名扬天下。但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张郃奉司马懿之命追击蜀军,却中伏战死。那张郃是被司马懿害死的吗一,投靠袁绍张郃早年从军,在冀州牧韩馥手下...

赵飞燕的生理缺陷,为什么会让汉成帝那么迷恋?

赵飞燕的生理缺陷,为什么会让汉成帝那么迷恋?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赵飞燕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赵飞燕的生理缺陷,为什么会让汉成帝那么迷恋?请听我详细道来。众所周知飞燕合德最巅峰时,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就算如此,两人不好的出身也是改变不了的事实。其实很让人意外,飞燕合德的亲生母亲是汉朝一个贵...

西晋灭亡之后 司马家族的下场到底有多惨

西晋灭亡之后 司马家族的下场到底有多惨

对西晋的司马氏家族结局如何?几乎全部被灭,远不及曹魏安全下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分三国,魏蜀吴经营多年都不能完成统一,最后竟然被西晋捡了大便宜。本以为这样的统一大国承接了三国的实力,应该非常强悍,统治的时间也会更为长久,但谁也没想到西晋居然是个短命王朝,而...

亚圣孟子的后代,明朝开国名将孟善有多厉害?

亚圣孟子的后代,明朝开国名将孟善有多厉害?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亚圣孟子的五十五代孙孟善的故事。孟善是明朝开国名将之一,出生在山东武定府海丰县孝理村,起初是在元朝担任山东枢密院同佥,一直到了明朝初年,方才开始归附,跟着徐达大将军参与了北征元朝的战争,战后因功被授予为...

唐俭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唐俭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凌烟阁是唐代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闻名于世。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唐俭是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晋阳起兵中立有大功,为唐朝的建立立下大功。但唐俭在出使东突厥时,差点被李靖与张公谨害死。那唐俭为何差点死在东突厥呢一,鼓动反隋唐俭为隋朝戎州刺史唐...

夺门之变朱祁镇轻松夺权 朱祁钰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

夺门之变朱祁镇轻松夺权 朱祁钰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

还不了解:明代夺门之变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代夺门之变为什么如此顺利,朱祁钰犯了什么错,最终枉死西宫?还是哥哥狠,朱祁钰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让朱祁镇轻松夺权?在执政水平上,对国家利弊上看,朱祁钰是强于朱祁镇的,朱祁钰在危难关头,力挽狂澜,拯救帝国于水火之中。他...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