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邓芝:三国最诚实的外交官,平息蜀吴战火40年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9-28)210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邓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蜀国和吴国,喝同一江水,不同一条心。

这很正常,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汉失其鹿,天下也共逐之,同样高材疾足者得之。

曹魏、蜀汉、东吴,都自认是高材疾足者。

222年,刘备伐吴失败,次年病死,蜀汉、东吴的关系降至冰点。

值得庆幸的是,蜀汉执政的诸葛亮和东吴执政的孙权,这两位80后,都非常冷静,都知道最强大的曹魏,另外一位80后曹丕,正在坐山观虎斗,蜀吴如果再战,只能是双双灭亡。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算不幸,蜀吴若是早灭,天下早早一统,百姓或许早吃几年好饭。

诸葛亮和孙权,都知道问题在哪里,但下一个问题是,派谁来修补蜀吴关系,让双方放弃战争,共同抗魏?

刘备是223年四月死的,到223年十一月,蜀汉的使者到了湖北鄂州,当时叫武昌,吴国的都城。

这位使者是位70后,生于178年邓芝,东汉名将邓禹之后,当过县令、太守、尚书,出使东吴前,任中郎将。

这位使者,是刘备一手提拔的干部。在214年见到刘备时,邓芝才是一个县城粮仓护卫队的队长——邸阁督,到223年,仅仅9年时间,就从一位低级官吏,变成高级干部。

刘备提拔的干部,如果单讲报恩,应该极力主张为主公报仇。

但是,邓芝没有,他给诸葛亮提意见说:现在主上年幼,在位不久,应该派使臣重新和东吴结好。

诸葛亮其实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难的是找一个合格的使者。

没有电报、手机等现代通讯工具,一个合格的使者,不仅仅是政治忠诚、说会道就行,他必须完全彻底理解主政者的意图。

诸葛亮对吴国的意图,是完全联手。

让蜀国人接受与吴国完全联手,其实很难:蜀国两大阵营,荆州人士复仇,益州人士自保。

一个是和东吴热战,一个是和东吴冷战。

提意见的邓芝,让诸葛亮看到,终于有一个人能懂他,使臣非他莫属。

蜀汉大使到访,却让孙权有些迷糊:邓芝,这人是谁,来干嘛?

邓芝虽然是名将之后,但定居益州时,长期没人知道他,几年前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护粮大队长。

益州有些名气的人,孙权都知道,但邓芝这人肯定不知道。

邓芝看孙权不见他,那就上表求见,直接挑明:我这次来,也是为了吴国,不单是为了蜀国。

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正中靶心,孙权接见了他,一见面,孙权挺强势:我啊,本来诚心和你们和亲,但你们老板年幼,国家小,现在还闹经济危机。曹魏总想打你们,怕你们守不住啊,所以犹豫来犹豫去的。

孙权这话,挺噎人:老板小,那不是你把老板爹气死了吗;国家小,那不是你把荆州抢走了吗;经济危机,那不是你把军事打击的吗。

要是荆州人士来,非得给孙权两句。邓芝没有,他顺着孙权的话头说:蜀国和吴国,加起来有四个州的地盘,大王您和咱国丞相诸葛亮都是英杰,蜀吴各有天险,如果成为唇齿之邦,进可以并取天下,退可以鼎足而立。

邓芝小小总结道,这是理之自然。他从侧面回答孙权的三个疑问:老板小,但执行总裁能力超群;国家小,但也有两个州,你吴国也就两州,咱们两家半斤八两;经济危机嘛,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你们现在日子也不太好,携手合作,实现双赢才是正道。

总结过后,邓芝再往前推进一步:当然,吴国可以不跟咱蜀国好,可以去和魏国好。但是,魏国肯定要求您上朝,最次最次的要求,也是魏国的底线,是让吴国太子入朝作为人质。

吴国如果不这样,魏国就揍你!

孙权听了,想了很久,说:君言是也。

从此,孙权下定决心,与魏绝交,派大臣张温访蜀。

张温回吴时,邓芝陪着返回武昌。

孙权对他说:将来天下太平了,两个君王统治,不是也是很快乐的吗?

孙权的话,其实就一客套,表明将来啊,吴国和蜀国,各占一半,和平共处。

邓芝却回答:(这不可能。)天无二日,地无二主,那个时候,蜀国和吴国,君王各茂其德,臣子各尽其忠,将领握棰擂鼓,一场新的大战,将会刚刚开始!

孙权大笑:你很诚实!!!

不过,这场灭魏之后的蜀吴大战,只存在于假想之中。

蜀吴的下一次战争,发生在264年,当时蜀汉已经灭亡,但益州发生钟会之乱,钟会、邓艾、姜维被杀,蜀汉原来的百座城池没有归属,吴国见状,想捡便宜,派兵西征,却被巴东太守、守卫永安城的罗宪打得大败。

邓芝:三国最诚实的外交官,平息蜀吴战火40年

再过十来年,吴国也被灭。汉失其鹿,晋终得之。

三国中,堪称最诚实的外交官邓芝,在251年去世,他的人生更高职务是车骑将军。

在他还没当上护粮大队长的时候,一位相面的人叫张裕,早就预言过:你邓芝,年过七十,位到大将,并封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9/86300.html

“邓芝:三国最诚实的外交官,平息蜀吴战火40年” 的相关文章

当众大臣都在拍朱高炽马屁的时候,杨士奇是怎么做的?

当众大臣都在拍朱高炽马屁的时候,杨士奇是怎么做的?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历史上的第四位皇帝,他出台了很多仁政措施,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所以当时众大臣都在拍朱高炽马屁,那么此时杨士奇是怎么做的?当时有大臣上书不吝词汇地大肆歌颂太平盛世,朱高炽将这个大臣的奏章当众公布出来,满朝文武就此争先恐后地附和一番,大拍彩虹屁。只有内阁成员杨士奇一人站出来,提出了...

三国时期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杀与刘备有关?

三国时期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杀与刘备有关?

三国时期名将关羽作为忠义勇猛的象征,受后人膜拜,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关羽败走麦城被俘杀害,蜀汉因此全失荆州,仅剩益州一州之地,实力大为受损。诸葛亮荆州、益州兵分两路北伐的长期战略规划也落空了,后来的北伐只能从道路崎岖的汉中等地进军,因粮草补给大受限制,未能...

有哪些与王夫之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王夫之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湖广衡阳县人,明遗民,明末清初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学者王朝聘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五年(1632年),考中秀才,组织“行社”、“匡...

朱元璋准备夺走武将兵权的时候,乐韶凤是怎么做的?

朱元璋准备夺走武将兵权的时候,乐韶凤是怎么做的?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兵部尚书乐韶凤就是这样一个人,当朱元璋准备大释武将兵权的时候,他看出朱元璋的心思并抢先一步交出兵权,顺利躲过了朱元璋的屠刀。乐韶凤是明代初年的一个兵部尚书,出生在直隶滁州全椒县,关于其早年的经历,史书上记载不多,所以我们后人也无从知晓,只知道她在元朝末年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一个...

司马亮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司马亮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司马亮,西晋宗室大臣,“八王之乱”的参与者。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元康元年(291年),晋惠帝叔公汝南王司马亮遭人杀害,西晋八王之乱中八王的第一个王就此落幕。司马亮是八王之中辈分最高,年龄最大的王,按理来说应该受到诸王的尊敬,那为何他会被自己的侄孙楚王司马玮杀掉呢一,出仕曹魏...

俗话说成王败寇 刘邦夺得天下后为何没有污名化项羽

俗话说成王败寇 刘邦夺得天下后为何没有污名化项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得了江山后,为何项羽没被污名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邦和项羽之间,有着一种奇妙的联系,刘邦是一位得道之士,而项羽是一位失道者,论实力,刘邦不如项羽,但是论起心性,项羽比刘邦差了十万八千里,项羽失去了乌江,这似乎是他的宿命,但是在这场鸿门宴上...

朱高炽体弱多病,朱高煦战功卓著 朱棣为何选择朱高炽做继承人

朱高炽体弱多病,朱高煦战功卓著 朱棣为何选择朱高炽做继承人

还不知道:朱棣为何选体弱多病的朱高炽为太子,而非战功卓著的朱高煦?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熟悉明朝历史的人想必对朱棣这位皇帝并不陌生。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后来被朱元璋封为燕王驻守北地。按理说朱棣是不会继承皇位的,但是他的野心勃勃使他发动了著名的靖难之役,从而从...

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曹操而是刘备 诸葛亮是怎么想的

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曹操而是刘备 诸葛亮是怎么想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为什么选刘备 而不选曹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181年,一个叫诸葛亮的婴儿出生在徐州。多年后,在他的故乡徐州,曹操与刘备两人的不同表现彻底决定了诸葛亮的人生选择。诸葛亮的先祖诸葛丰就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他因为弹劾权臣被人诬陷,被免官后贬...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